浅析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摘要】本文的行文思路是从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进行开始,对砖混结构墙体裂缝所存在的相关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从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方面对各种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此外,在进行质量控制过程中同样应该加强对相关的规范的执行力度,进而达到消除或者减弱相关砖混结构墙体裂缝通病的目的。
【关键词】砖混结构墙体裂缝;通病;分析;处理
abstract: this paper was started from the reasons for cracks in brick structure wall, analyzes the wall cracks in brick and concrete structure to some relevant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factors in detail, and then from the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o analyzes the causes of wall cracks in brick and concrete structure, in addition, i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or the relevant code enforcement in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of the same, so as to eliminate or weaken the wall cracks in brick and concrete structure defects.
key words: brick-concrete structure wall crack; fault; analysis;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tv54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 前言
对于民用建筑,可以按照主要承重结构材料的不同,大致分为
木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结构等不同的类型。
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相关的住宅工程是采用砖混结构,这种建筑结构使用钢筋混凝土作为结构的水平的重要的承重构件,同时采用以砖墙或者砖柱作为承受相关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
房屋的建筑结构特点是施工较为简单、造价较为低廉,但是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以及刚性不足,因而在住宅工程中经常会发现墙体裂缝等相关质量危害现象。
出现的状况的裂缝的大小不一同时裂缝的位置情形也不一样。
房屋墙体的裂缝会在无形中给住户带来相关的经济损失以及心理压力。
因此在进行砖混结构墙体产生裂缝的相关原因的分析的时候要积极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也应该成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2 对于裂缝产生相关原因的分析
2.1 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的裂缝在房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的地质条件的限制、地耐力不均匀,以及在地基以下出现空洞,而相关的勘察设计人员没有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同时相关的施工单位也没有进行相关的处理工作,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同时对于墙身在较大的剪力的相关作用下,受到的相关主拉应力会大于墙体所受到的抗拉应力,会造成砌体在受主拉应力的作用下遭到破坏。
出现这种裂缝往往发生在沉降较小而且沉降较大的地基之间的相关墙体上,同时随着时间推移进而会逐步向上进行扩展。
2.2 受到温度的变化的影响引起墙体的裂缝屋面由于受到长时
间的阳光照射,造成屋面的温度高出墙体很多,在夏季,屋面的温度会高出墙体的温度有时候会多出1倍,同时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相应的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会高出相应的砖砌体线膨胀系数
的好几倍,由此造成的影响是屋面的变形会远远超过墙体的变形。
在屋面变形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推力作用,这种水平推力能够使墙体与屋面的接触面产生相应的剪力作用,这种剪力作用会对屋盖、挑檐或女儿墙产生相应的垂直压力作用,进而构成墙体的双向应力,当墙体受到的主拉应力大于墙体所受到的抗拉强度时,在墙体的端部就会出现相应的水平裂缝或者斜裂缝,这种相应的裂缝较多的出现的屋面的结构,多是混凝土的刚性平屋面的相应的住宅工程。
2.3 由于块石基础质量较差,引起墙体的裂缝对于块石基础而言,如果相应的块石的材料抗压强度要求不能符合的要求,同时相关的技术人员疏于检验,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房屋使用后基础的耐久性,相应的基础不能很好的承受上层建筑物所带来的压力,因而在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会造成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同时造成墙体开裂的现象。
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砌筑块石的砂浆不够饱满,或者采用堆砌的方法进行施工,这样极易造成块石基础的相关工程质量不能符合相关的要求。
楼房在进行交付使用之后会受到相应的竖向荷载的相关作用,进而会造成块石位置的移动,进而会造成整个建筑基础产生相应的不均匀沉降现象,同时会破坏砌体的相应结
构。
2.4 在冰冻线以上的位置进行基础的砌筑,造成墙体的裂缝
在温度较为寒冷的地区,在进行基础埋置深度的设计过程中,如果偏重考虑结构的相关要求而对基础的冰冻线要求没有进行足
够的重视。
进而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建筑所在地区的冰冻线,在冬季天气较为寒冷的时候,地基土在受冻后体积发生膨胀,进而会给基础增加相应的向上的作用力,当主拉应力大于墙体的抗拉应力时,就会造成墙体出现相应的裂缝,特别是经过多次冻融循环之后,墙体的裂缝现象将会更加严重。
2.5 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的相关问题
2.5.1 建筑物顶层端部所受到的剪应力会与温度成正比的关系,而与水平阻力系数、材料弹性模量以及建筑物的长度呈一种非线性的变化关系,由于温度应力造成的墙体裂缝现象会受到很多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单单使用伸缩缝作为进行裂缝控制的一种唯一的方法。
2.5.2 砖混房屋的长度超过一定的限度,例如当相关的住宅总长度超过相应的温度变形所允许的长度时,相关的规范规定,当房屋的总长超过60m就应该设置相应的伸缩缝,或者采取相关的其他措施。
2.5.3 构造柱能够起到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以及抵抗相应的地震作用的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构造柱的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符合相关的抗震规范,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建筑物所承受的温度应力作用。
3 裂缝宽度的相关问题在实际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够充分避免相关裂缝的产生。
对于相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设置项的大裂缝宽度时要对建筑物的结构耐久性进行充分的考虑,例如裂缝宽度对于钢筋腐蚀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外部构件在湿度和抗冻融方面对于建筑的耐久性产生的相关影响作用。
对砌体结构而言,墙体的裂缝宽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裂缝的设置还要考虑到相关的美学需要。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设置的裂缝宽度要大于0.3mm,而这个标准在建筑美学上是行不通的。
4 防止墙体开裂的具体构造措施
4.1 防止由于混凝土屋盖发生温度变化以及砌体干缩变形造成的墙体开裂现象①在屋面的防水工程过程中要避免使用相应的钢
筋混凝土大挑檐,同时也要避免使用大面积的刚性以及柔性平屋面防水结构。
近年来在屋面防水中较多采用相应的彩钢瓦的坡屋面,这种结构一方面能够有效减轻屋面防水构件的重量,另一方面又能够有效增强了屋面的相应的防水功能,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屋顶墙面出现开裂的风险,同时造型较为美观大方;②采用刚性防水屋面时,要在屋盖较为适当的部位进行分隔缝的设置,间距在6~12m 之间,同时分格缝的宽度要大于20mm;③在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当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要进行相关分格缝的设置,宽度不应小于20mm,同时采用弹性油膏进行嵌缝;④伸缩缝的间距一方面要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要在较为适当的位置进行控制缝的设置。
控制缝的间距要控制在30m以内,而且宽度
不大于12mm。
4.2 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由于干缩引起裂缝的相关措施
4.2.1 设置相应的控制缝控制缝的设置位置要符合下面的相关规定:a.在墙的高度突然变化处位置设置;b.在墙的厚度发生突然变化的位置进行;c .在门、窗洞口的一侧或者两侧进行设置;d.对于3层以下的房屋,要沿着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进行竖向控制缝的设置;e.控制缝在屋盖的位置可以不贯通,但是在相关的部位要设置相关的假缝;f.将控制缝做成相应的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要小于12mm,控制缝内选用相应的弹性密封材料进行填充。
4.2.2 设置相应的灰缝钢筋在墙洞口上的第一道或者二道灰缝的位置进行设置,其中钢筋伸入洞口的每侧长度要大于600mm;在楼盖标高以上第二或第三道灰缝的相应位置进行设置,间距要小于600mm;灰缝钢筋应该进行通长设置,在不便通长的位置进行设置时,可以进行搭接,其中搭接的长度要大于55d;在灰缝钢筋两端应该锚入相交墙或转角墙中,相应的锚固长度不要大于1m;灰缝钢筋应该埋入到砂浆中,其中灰缝钢筋砂浆保护层,上下不大于3mm,外侧不大于15mm,灰缝钢筋要进行相应的防腐处理。
5 结束语大量的实践证实,砖混结构的出现的墙体裂缝虽然不能够彻底的避免,但是只要能够进行合理的设计,充分保证施工的质量,选用适当的建筑材料,能够有效的减少建筑物的裂缝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gb 500032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2]gb50292-1 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3]肖亚明,砌体结构裂缝与控制问题研究综述[c][4]张承志,建筑混凝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