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2013年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2013年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云南元谋
B、浙江河姆渡
C、北京周口店
D、湖南道县
2、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

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人工取火的原始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3、下图反映了远古人类的农耕生活,其中下列农作物属于半坡居民种植的是
①稻粒②粟粒③菜籽④麦粒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A、大禹陵
B、黄帝陵
C、秦始皇
D、孙中山陵
5、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来源:学|科|网]
A、秦始皇
B、齐桓公
C、启
D、禹
6、“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7、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秦穆公
8、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A、纺织业B、制陶业C、冶铁业D、青铜制造业
9、“三星堆”文化的具体地点是在
A、青藏高原
B、成都平原
C、云贵高原
D、河南安阳
10、成语“退避三舍”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1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铁农具的广泛使用B.统治者重视水利工程C.实行的改革比较彻底D.武器先进且为铁器12.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的社会状况
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
13.以下顺序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竹帛书—大篆B.金文—甲骨文—大篆—竹帛书C.甲骨文—金文—大篆—竹帛书D.大篆—甲骨文—金文—竹帛书14.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出现在哪个时代?
A.战国B.商朝
C.夏朝D.周朝
15.春秋战国时的名医是
A.张仲景B.扁鹊
C.华佗D.李时珍
16.屈原生活在战国的
A.楚国B.赵国
C.魏国D.齐国
17、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
A、楚
B、魏
C、齐
D、燕
18、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
A、商鞅
B、李悝
C、李冰
D、诸葛亮
19、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诸侯国不包括
A、韩国
B、宋国
C、赵国
D、魏国
20、历史上有一个“徙木为信”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商鞅
二、填空题(12空,每空1分,共12分)
21、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__________,山顶洞人掌握了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22、(A)上图1是______________居民房屋复原图,上图2是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
(B)1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2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

23、约公元前______________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5、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___________”,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想一想:下列说法对吗?对的请打“√”,错的请打“×”。

(一题一分,共8分)
()26、“国人暴动”中的“国人”指的是奴隶。

()2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8、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发现于珠江流域。

()29、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30、“尊王攘夷”口号的实质是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

()31、城濮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32、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这是夏历规定的。

()33、华佗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
四、问答题()
34、你能说出五个我们学习这一段历史后所接触的历史成语吗?(10分)35、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对秦国的影响是什么?(10)
五.阅读下列材料: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
(1)李太守是谁?他是什么时期哪国人?(4分)
(2)李太守主持修筑了一个什么样的工程?该工程的名称是什么?(4分)(3)伯禹是谁?为什么把他与李太守相提并论?(6分)
30、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问题(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4分)
问题(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