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总结: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走在建设“三个XX”前列的目标,着眼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实际,认真做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相继制定了《关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选派后备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锻炼的意见》等文件制度,注重源头建设,坚持备用结合、强化培训、搭建平台,不断完善年轻干部“培养链”,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去年以来,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通过换届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明显增强。

一、实施“123”工程,建好年轻干部梯队。

今年我们在全市组织实施年轻干部锻炼成长“123”工程,着力解决各级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数量偏少、结构不优,年轻干部成长较慢、队伍能力素质不高等问题。

一是开展年轻干部专项调查。

对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分析,重点掌握40岁以下县级领导干部、35岁以下正科和30岁以下副科级领导干部情况,以及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硕士研究生学历、985院校本科学历优秀年轻干部情况,分类建立全市年轻干部储备库。

二是分解下达目标培养计划。

向县区和市级部门下达重点目标培养计划,指导县区和市直部门通过民主推荐、专题调研、综合评估等方式,择优确定目标培养对象,督促制定培养方案。

三是确定重点培养对象。

在市县区机关35岁以下正科级领导干部和定向选调高水平大学优秀毕业生中,择优确定100名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副县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

在全市择优确定200名30岁以下的副科级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中层干部,作为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

以女干
部、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以及急需紧缺专业干部为侧重点,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择优确定300名28岁以下、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985院校本科学历的优秀年轻干部。

通过分层施策、分向用力,确保重点对象培养工作扎实推进。

二、搭建三个平台,提升年轻干部综合能力。

一是打造理想信念教育平台。

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统筹培训对象,分层次集中调训各级年轻干部,先后举办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新任副县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乡镇党委书记示范培训班等各类主体班次32期,培训2000多人次。

举办新提拔领导干部“延安精神再教育”培训3期,累计培训年轻干部130名。

举办全市科级年轻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2期,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讲课,并聘请北大、清华等国内著名高校专家教授,对全市220多名35岁以下正科、30岁以下副科级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调训。

为年轻干部坚定信念、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打造思想观念革新平台。

着眼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动XX跨越发展,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全市统筹、市县联动,组织开展“万名干部东部行”活动,在中东部20个省(市)的82所高等院校(党校、培训机构)共举办培训班246期,先后组织9650多名市、县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赴XX、XX等地学习培训、开阔视野。

着眼于更新观念、提升能力,开展“千名专家请进来”活动,以“XX大讲坛”为重点,联动各县区举办“企业家智慧之光”等培训,邀请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的50多名专家,盯紧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举办讲座36期、培训干部1.2万人次。

三是打造实践锻炼历练平台。

持续不断开展实践锻炼“四百”活动,每年选派百名干部到扶贫一线、百名干部到信访维稳一线、百名干部到经济发展一线和市县(区)机关互派百名干部挂职锻炼,使年轻干部在实践
锻炼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增长才干。

抽调市、县区部门和镇736名机关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其中后备干部538名,进驻贫困村开展驻村联户挂职扶贫。

选派新提拔的40多名县级干部和150多名年轻干部担任信访督查专员,到信访一线接访、督查、办信岗位经受考验。

选派市级部门22名干部到6个管委会和驻外办事处挂职锻炼;市、县区联动选派129名年轻干部参与重点项目建设、赴市县区经济园区招商一线挂职锻炼。

先后选派70多名市级部门年轻科级干部到省直对口部门跟班学习,15名县级干部到XX市、XX区挂职,38名镇街党政正职到XX市挂职,组织开展市县区机关互派40名科级干部挂职锻炼,一大批年轻干部经过相互交流学习,提升了工作能力。

三、贯彻“三项机制”,“四个一批”激发活力。

把“三项机制”运用到年轻干部培养管理当中,“四个一批”激发激发年轻干部队伍活力。

一是政治激励选拔一批。

在市县区领导班子换届中,针对新提拔干部空间有限的实际,尽量向县区倾斜、向基层倾斜。

把在项目建设、脱贫攻坚、“双千”活动、招商引资等全市中心工作和本职岗位上表现优秀、实绩突出、敢于担当的41名40岁左右优秀年轻干部进县区领导班子。

二是“容错纠错”包容一批。

换届中对县区班子中受到党政纪处分但处分期或影响期已满的3名干部,继续提名为县区班子成员。

对继续提名人选存在瞒报情形的27人,责成本人作出书面检讨,在综合研判分析的基础上给予容错,保护了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能上能下”退出一批。

对被执纪执法部门立案调查、给予党政纪处分、超出提拔年龄和平时表现不佳的后备干部,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以动态管理实现“有进有出”、“能上能下”。

四是“特别关注”储备一批。

结合公开选拔工作,将那些未能任用的人员及时补充到后备干部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