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要点1、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取决于人类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动量,二是取决于人类当时的生产能力。
2、“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和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
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普利策3、、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是对事实的选择。
4、接近性指的是空间的切近性,人们往往关心发生在身边的事件而对远在天边的事漠然。
5、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件表达出来的倾向性意见或态度。
6、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是为适应人类的生存进化和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7、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随着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类的新闻活动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
8、新闻活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下出现的社会活动。
9、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新闻活动,人类的新闻活动反作用于人类社会。
10、趣味性反映了人类的好奇本性和投趣心理。
11、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
12、广播是听觉媒介,其特点是:语言和音响亲切、逼真、生动,具有感染力;传播快、时效性强,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做同步报道;渗透性强,影响面大;保存性弱;对收受者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
13、新闻学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B、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
C、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14、互联网的特点是:容量大、速度快、超文本、互动性使新闻真实性受到挑战、冗余信息和垃圾信息多,有害信息的大量存在15、新闻价值规律的基本点是:事实的新近、信息量的大小、重要程度的高低。
16、广义新闻学指新闻科学,包括三方面: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
17、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
18、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前,新闻传播的几种方式是:口头传播、信号传播、符号传播、文字传播)。
19、1909年至1910年两年内,于佑任在上海相继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民国以后,被人简称为“竖三民”。
20、“真实”是一切新闻的最起码前提,新闻报道的是真真切切发生的事实。
21、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
22、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有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络等。
23、事实的发展的质变和量变,有突变和渐变。
一般来说,事物的质变和突变,容易成为新闻的直接来源。
24、社会新闻活动的产生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25、近代化报刊在中国的出现是在西方的军事入侵之前开始的。
26、新闻的舆论功能向来是新闻的属性之一。
27、《民报》于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是同盟会的机关报28、所谓针对性,就是针对社会上对新闻事件的各种猜测和曲解,选择事实进行有的放矢地宣传。
29、任何一种舆论都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而且这种倾向常常带有偏激的色彩。
30、采写编评都与新闻的选择密不可分。
首先,根据新闻的定义来选,要求选择的事实是真实的和新鲜的。
31、新闻学研究的是人类新闻活动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新闻活动在不同条件下呈现的不同形态,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作用和反作用。
32、新闻活动的本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下出现的社会活动。
33、坚持真理的前提是尊重事实。
34、目前,我国新闻界应当共同遵循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条例是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35、当前,许多新闻媒体为追求商业利润不惜牺牲新闻节目的质量,过多地传播娱乐性、甚至低级趣味的信息,这说明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正在弱化。
36、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特征之一是观点鲜明。
37、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基本点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必须及时公开地传播;新闻传播必须如实地反映新闻事实;新闻传播要针对受众的需知和未知28、新闻事业产生的摇篮是社会分工的专业化。
39、对“政治家办报”理解正确的是新闻从业者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洞察力。
40、新闻敏感性大致包括判断某个事件是否可能引起听众兴趣的能力;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第一重要,哪个第二重要的能力;判断某些看来无关紧要的线索,是否可能抓出新闻的能力;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有哪些同记者已收集到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更重要的新闻的能力。
41、报纸是视觉媒介,它的特点是:保存性强、选择性强、C、适合传达深度信息 D、时效性较差、要求读者有文化。
42、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等。
43、制约新闻事业发展规模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条件是文化发达程度B.政治民主程度C.广告发展水平。
44、新闻报道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就不能用既定观念诠释事实、用片面观点对待事实、用静止方法观察事实45、新闻价值要素包括真实性、时新性等不变要素和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可变要素。
46、新闻传播事实;宣传传播观念。
47、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目前我国新闻媒体的主要运营方式是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48、新闻的5要素是: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how、什么事what、为什么why。
49、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创刊于1815年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考》50、在原始社会新闻活动不是服务于人类的娱乐需要。
51、《向导》创办于1922年9月13日。
它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机关周报。
52、“客里空”成为一切写假新闻的记者的代名词。
53、成熟的媒体会将观点隐藏起来,并通过巧妙的手法“寓观点于事实之中”,让受众在不觉中自然形成媒体预期的结论。
54、新闻媒介是指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中介,是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是用来传达某种社会结构、社会指向或社会意愿的实体建构。
55、电视将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齐集荧屏,也可以进行单独的文字或声音传播。
56、舆论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认同为指向。
57、舆论是新闻媒介报道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是舆论传播的主要方式。
舆论与新闻关系密切。
58、广义的新闻自由是人类共同争取的政治文明成果。
59、从来就没有脱离了社会的绝对新闻自由;任何新闻媒体都无时不刻都在受到社会的控制。
60、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新闻学》的作者是徐宝璜.61、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新闻传媒竞争日益激烈,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激烈冲突时,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62、要使新闻报道做到实事求是,关键在于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63、“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孵化了新闻事业”。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近代新闻事业是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64、提高新闻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政治民主的深化。
65、人们对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
66、“烽火报警”这种信息传播,属于新闻信息与情报信息的混同传播。
67、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最主要的监督对象是权力组织。
68、中国古代邸报的主办和发行者是地方政权派驻京城的机构。
69、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要害是反对政府的干预。
70、新闻价值要素中“显著性”的含义包括人物地位的显著性、新闻地点的显著性、人物业绩的显著性。
71、新闻报道者的主体性体现在:是新闻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发表意见,影响舆论和决策72、在公有制为主的社会环境中,不允许私人办报、外国资本控制新闻业、私人资本控制新闻业。
73、与广播电视相比,报纸的主要优点是载体质地稳定、便于选择和保存、宜于表达深刻的内容、宜于进行连续报道。
74、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75、“独家新闻”是指一个城市只有一家媒体对一件新闻事件进行了报道。
76、新闻事业作为观念意识活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77、舆论是从近期发生的有争议的问题引起的;问题消失,与这一问题有关的舆论也会随之消失。
78、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
79、新闻信息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一定要受其所处社会各背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80、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受众”与其它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概念没有本质的区别。
81、没有社会物理产品和社会精神产品的新闻媒体是不存在的82、新闻导语是新闻写作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83、媒体的发展水平是同社会生产力的状况和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相适应的84、政治制度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简答: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它以新闻实践和理论为研究对象,总结这个学科中的规律性现象;新闻工作则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设计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第二、新闻工作为新闻学提供研究素材,新闻学研究则为新闻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2、简述社会责任论报刊理论内涵和我国新闻理论界对它的评价第一、20世纪40年代由一批美国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为西方所接受。
其基础仍然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第二、“报刊自由委员会”(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五项基本要求:1)新闻必须真实、全面;新闻报道必须理智;新闻报道要作出合理真实的解释。
2)新闻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报刊应负责起社会成员间思想观点交流的责任。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对各个集体给予正确描述。
避免因误解而引起冲突。
4)报刊要提出和澄清社会目标和价值观。
大众穿报媒介必须承担起教育和宣传的职责。
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这是对新闻时间性的要求。
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并不能看不能真正实行自律,公众对此有无能为力,社会责任论者只能求助于政府来管束和制约新闻媒介。
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之间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
3、新闻活动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第一、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第二、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各个阶层对新闻需求量增加,促进新闻活动规模和内容的增加、扩大,以及新闻传递手段的创新;第三、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决定了新闻活动的规模、方式和内容。
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又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4、什么是新闻要素,明确新闻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什么作用?第一、新闻要素是新闻构成的必须材料: who, what, when, where, why.第二、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两大作用:1)有助于记者采访时迅速弄清每一个新闻事实的要点,以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