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专业文档智汇专业文档
立春
立春,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名岁首、立春节、正月节。
干支纪年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
“立春”是依据黄道推算出来的,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时为立春节点,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此外还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新的一年之始。
古人对岁首很重视,立春要祭春神、祭太岁,敬天法祖,由此便产生了辞旧布新、迎春祈福等一系列祭祝祈年文化活动。
节气含义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每一个节气
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就形成了24个节气。
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节气。
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
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节点。
立春,阴阳
转化,阴退阳升,生气始发,
万物复苏,新的一个轮回从
此开始了。
节令习俗
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
到立春前为冬季。
立春前一天被称为节
分,人们为了驱邪纳福,便产生了一系列
活动。
古人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古人深信神灵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认为天地神灵以及祖先神灵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
古人重视祭祀文化,立春是依据黄道推算出来的,当天象“斗柄指寅”时,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黄道吉日举行祭祝祈年活动,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敬重和敬畏,并祈求丰收。
立春后气温回升,万物苏萌,春耕大忙季节在全
国范围陆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