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系统技术方案1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操作规程及标准图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4)《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 编制说明本技术文件主要包括工艺设计方案、安装施工组织设计、调试及试运行方案、工程移交、培训及售后服务计划。
2工程概况2.1 总述由于空气质量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大气环境的质量与保护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恶臭气体污染已成为大气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之一。
工业生产、市政污水、污泥处理及垃圾处置设施等是恶臭气体的主要来源。
以及石油化工、橡胶塑料、油漆涂料、印染皮革、牲畜养殖和发酵制药等相应的产生源处。
恶臭气体主要产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排污泵站、进水格栅、嚗气沉沙池、初沉池、二沉池、厌氧池、隔油池等污水处理单元;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污泥浓缩、脱水干化、转运等处;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堆肥处理、填埋、焚烧、转运等处。
不同的处理设施及过程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恶臭气体。
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提升泵房产生的主要臭气为硫化氢,初沉淀池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臭气以硫化氢及其它含硫气体为主,污泥消化稳定过程中会产生氨气和其它易挥发物质。
垃圾堆肥过程中会产生氨气、胺、硫化物、脂肪酸、芳香族和二甲基硫等臭气。
氧化及污泥风干过程可能产生很少量的硫化氢,但主要有硫醇和二甲基硫气体产生。
恶臭物质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对人体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及神经系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其中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苯、苯乙烯等还能使人体产生畸变、癌变。
因此,恶臭气体的治理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
除臭技术与系统的开发运用及工程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遏止污染扩大与蔓延的趋势,改善空气的质量,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
2.2 项目概况污水处理厂内各项设施会散发恶臭气体,对周边环境和工人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需要设置除臭系统对恶臭气体进行处理。
从各构筑物及建筑物收集的臭气经过生物滤池装置除臭后,通过15米高排气筒外排。
2.3除臭区域及臭气成分2.3.1除臭区域********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相关区域。
2.3.2臭气种类恶臭物质大致可分为五类:1)含硫的化合物,如H2S,硫醇类,硫醚类;2)含氮的化合物,如NH3,胺类、酰胺、吲哚类;3)卤素及衍生物,如Cl2,卤代烃;4)烃类,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5)含氧的有机物,如醇、酚、醛、酮、有机酸等,本项目臭气的主要成份为NH3,此外还有一定量的硫化氢、有机气体如甲硫醇、甲胺、甲基硫等。
主要恶臭物质种类2.3.3臭气危害主要臭气物质:氨气和硫化氢、甲硫醇、甲胺等,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较大,具体说明如下:硫化氢(H2S)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它同时又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当H2S的浓度为16-32mg/m3时,人会出现畏光、流泪、刺眼睛等症状。
氨气(NH3)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低毒类,主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当氨气浓度达到1750mg/m3可危及生命。
甲硫醇(CH4S)是无色气体,有卷心菜腐烂味,低毒性,对皮肤、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高浓度时可引起肺水肿和脑水肿,甚至可引起呼吸麻痹。
乙硫醇(C2H6S)无色液体,有不愉快的气味。
蒸汽对鼻、喉有刺激性,引起咳嗽和胸部不适。
持续或高浓度吸入,会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
液体或雾对眼有刺激性,也可引起皮炎。
臭气中部分恶臭物质的特性2.4设计条件介质:混合致臭气体臭气温度:0~50℃PH值:3~13设备位置:室外2.5运行条件交流电源380/220V;直流电源供电电压220V(动力)、220V(控制)检修电源36V2.6除臭工艺选择根据招标文件,本项目除臭工艺采用生物过滤法。
生物过滤法相对于其他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除臭效率高、工艺成熟等特点。
2.7处理气量该项目共有一套生物除臭系统,生物除臭系统的处理量为16000m³/h。
3设计说明3.1 总说明本设计方案包括除臭工艺及设备的设计和技术参数、电气及自控系统设计、安全及环保措施、运行效果说明、设备明细表、运行成本分析、相关设计图等内容。
3.2 技术说明1)我司充分考虑工程建设所需各种材料(如设备池体)和设备工艺的适用性,要求耐腐、美观、密闭;2)所提供的系统设备为国内外先进、成熟、环保、节能的产品,确保运行的安全可靠。
3)所有齿轮和轴承都具备100,000小时的设计寿命,电机标定的负荷是工作负荷的120%。
4)所有类似设备和功能单元从整体上和其组件及机组上具备完全的互换性。
5)除非标设备外,设计时基本采用目前通用的设备,以便以后设备的维护维修。
6)提供的所有设备都经过工厂检测;都带有产品合格证、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
7)所有设备和部件在运输或其它组装过程都采取适当的保护和防腐措施避免造成损坏和生锈。
8)管道的连接法兰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采用与设计图纸相适应的压力等级;与外部空气连通的管道都组装适宜的排气口。
9)封闭覆盖设施的组装符合相关标准与要求,并满足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的需求;10)所有设备的包装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使其到达目的地后完整无缺。
11)每台设备都在明显位置固定有铭牌和标牌,包括制造厂的名称、设备编号,以及各种工作特性、各种定额值、制造日期等都标明在上面。
材质铝板,对于旋转部件也有旋向标牌,对有危险性的部件标有警告标牌,其上带有危险字样等。
12)所有旋转体、齿轮、链轮、飞轮、皮带(链条)传动都设置防护装置(包括防爆保护)。
13)所有金属表面都进行防腐喷涂处理;在给定的环境及工作条件下满足至少8年以上的运行和使用要求。
同时进行喷砂清理,等级为Sa21/2;主要部件的防锈底漆、中间漆及面漆各层漆膜的厚度及总干膜厚度≥350um。
14)为了防潮、雨淋等,所有与湿气接触的接头、紧固件、垫片等均采用非金属材料。
15)提供各种设备应用的润滑油、脂的牌号及规格目录、定期加油时间等。
16)所有设备,连接和接线都从降低火灾危险性和避免产生火灾事故危险的角度设计和布置。
且所有的元器件满足消防部门的防火要求。
17)提供保证臭气治理系统设备3年正常运行的附件、备品备件及工具,并且都是新的、从未使用过。
18)法兰、密封垫、管接头、螺栓和螺母、电缆接头、接线箱等所有附件均在我方的供货范围内。
且都按国家相关标准制造,所有附件的材料、密封垫片的厚度都能确保其密封性、耐用性、耐腐蚀和抗老化。
密封垫无多余边外露。
19)除非另有规定,所有设备设有由高强度铸铁或结构钢制成的基座,基座置于混凝土或钢基础上。
20)我公司所提供设备及设备安装按招标文件规格书规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
3.3 设计依据及参考标准1)基础数据和有关环境污染控制要求2)管路输送设计规范GBJ19-87(2001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3)除臭系统设计参考标准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8918-2002《城填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2348《工厂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T14675《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T14678《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4)检测控制系统参考规范IEC439《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组件》IEC113《电工技术图表》IEC529《外壳防护等级》IEC158《低压接触器》IEC269《低压熔断器》IEC51《模拟电气测量仪器》5)安全防爆参考规范GBJ16-87《建筑安全设计规范》6)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4 设计原则①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确保各项废气指标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②采用成熟、安全、可靠的工艺和先进的设备,确保处理装置运行稳定、可靠;③尽量减少用地,不影响原有设施布局,业主方不需要增加新的大型基础设施。
④整个工艺设施布局合理,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充分考虑方案的经济性,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⑤操作管理方便,管理人员技术要求简单,尽量控制工程成本,达到以最少的投资实现最大的环境效益;⑥项目设计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规范。
3.5 设计排放标准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厂界废气排放(二级新扩改建)排气筒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4除臭系统工艺设计4.1本除臭系统工程内容本项目为配套交钥匙工程,除臭装置系统成套供货,包括除臭设备、风机、水泵,仪表与控制设备正常运行一年的备品备件、专有工具和满足设备安装的紧固件,如预埋地脚螺栓、螺母、垫圈等。
所有供货设备均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试运行及二年的质保服务。
具体供货范围如下:(1)离心风机(含风机、电动机、隔振垫、进出口补偿器等)(2)洗涤床(包括水泵、喷淋系统)(3)生物滤床(包括水泵、加湿系统)(4)生物填料(5)风机至洗涤床风管(6)就地PLC全自动电控箱(7)电控箱至设备的电缆(8)PH值调节装置监控仪表(9)尾气排放管(10)所有联接、固定附件、螺栓、螺母业主负责将符合我方要求的新鲜水管道、排污管道、设备基础、总电源引至控制柜1m范围内。
4.2主体工艺介绍—生物除臭系统4.2.1生物过滤法工作原理生物过滤工艺采用了液体吸收和生物处理的组合作用。
臭气首先被液体(吸收剂)有选择地吸收形成混合污水,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中的污染物降解。
具体过程是:先将人工筛选的特种微生物菌群固定于填料上,当污染气体经过填料表面初期,可从污染气体中获得营养源的那些微生物菌群,在适宜的温度、湿度、pH值等条件下,将会得到快速生长、繁殖,并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当臭气通过其间,有机物被生物膜表面的水层吸收后被微生物吸附和降解,得到净化再生的水被重复使用。
污染物去除的实质是以臭气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吸收、代谢及利用。
这一过程是微生物的相互协调的过程,比较复杂,它由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反应所组成。
生物除臭可以表达为:污染物+ O2→细胞代谢物+ CO2 + H2O污染物的转化机理可用下图表示:微生物除臭过程分为三步:(1)臭气同水接触并溶解到水中;(2)水溶液中的恶臭成分被微生物吸附、吸收,恶臭成分从水中转移至微生物体内;(3)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恶臭成分作为营养物质为微生物所分解、利用,从而使污染物得以去除。
微生物除臭是利用微生物细胞对恶臭物质的吸附、吸收和降解功能,对臭气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