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解释下列词语
【第一段】
(1)除:(2)都督:(3)时:
(4)迫:(5)于左丞相府:
(6)莫.知计所出:(7)会:
(8)交驰:(9)爱.身:
(10)众谓余一行为可以纾.祸:(11)觇:(12)无留.北者:(13)不拜.:
(14)尚可以口舌动.之: 15)翌日:(16)以.资政殿学士行:
【第二段】
(1)抗辞慷慨:(2)轻.吾国:
(3)构恶.于前:
(4)献谄.于后:
(5)羁縻:(6)国事遂不可收拾:
(7)数:(8)直前.诟.虏帅失信:
(9)但.求:(10)为逆:
(11)貌.敬:(12)利害:
(13)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二、思考下面的问题,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1)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2)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
三、翻译下面几个句子(注意加点字)
(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余一行为可以纾.祸
(2)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3)北虽貌
..敬,实.则愤怒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弄清文章3—4段以及第五段(部分)中的文言现象
一、解释下列词语
(1)诣.北:(2)驱:
(3)臣分.当引决:
(4)将以有为也:
(5)间.奔: 6)虚实:
(7)约以连兵大举 8)庶几:
(10)詭.踪迹:(11)草.行露.宿:
(12)穷.饿无聊:;
(13)追购:(14)靡.及:
(15)避渚洲:
(16)以至于
..永嘉:
二、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
第一阶段是:
第二阶段是:
第三阶段是:
2、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按理应当自杀),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暗中忍受着去了)?
三、解释第五段中的词语,
(1)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2)诋:(3)当.死:
(4)争曲直
..:(5)屡:
(6)不测:(7)几自刭死:
(8)为巡船所物色:
(9)从鱼腹死:
.....
(10)真州逐.之城门外:
(11)彷徨:(12)如:
(13)竟使
..欲哨:(14)不由:
(15)殆例
..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