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商人才培养方案

电商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电子商务专业代码: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职业面向:面向商业、物流等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工作;从事网络营销、国际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商务信息搜集以及电子商务结算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市场经济、信息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经济管理和网络营销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具备使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

面向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网络营销规划、设计、管理、开发,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通过相关调查,结合CNNIC等专业机构的专业报告分析,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表1 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二)培养规格1.素质要求(1)基本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有一定文字表达能力;科学的就业观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2)职业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适应本专业工作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领导素质。

2.知识结构要求表2 知识结构要求一览表2第 3 页 共 11 页3.专业能力要求及支持课程表3 专业能力要求及支持课程一览表二、毕业标准 (一)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修完教学进程表所规定的课程并达到合格标准,共须修满 133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课31学分、专业基础课25学分、专业核心课 21 学分、专业限选课30 学分、专业任选课6学分,公共选修课4学分、毕业顶岗实习 10学分、毕业设计 5 学分。

(二)英语、计算机等级要求 1、英语要求:综合英语考试成绩合格。

2、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或以上证书。

(三)职业技能证书为了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建议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报考以下与本4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关证书。

职业技能证书不作为本专业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表4资格证书要求表三、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简介(一)课程体系1.设计思路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目标,以职业资格为标准”的构建原则进行,通过社会调研确定岗位需求,参照职业资格制定岗位标准,最后通过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构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2.课程体系构建本专业对应的6个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有:电子商务咨询、策划工作、网络商务信息收集与整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商务网站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推广、维护与管理工作,网络营销、网上销售、网络广告、网上贸易业务的工作,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工作,外贸电子商务工作。

依照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分析实际工作岗位的知识、技能需求,将课程设置和典型工作岗位相结合,以此设计出能够支撑工作需要的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

表5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解表第 5 页共11 页(二)专业核心课程简介1. 《网页设计》本课程主要讲授网站设计制作的常用工具与基本流程;HTML语言的一般规律;不同网站类型不同的设计与制作要求;使用Dream weaver完成网页的制作;网站的整体结构规划;网站的测试、发布、推广与维护。

通过课程最后的设计活动,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网页的设计,较好地运用DRAMWEA VER、FIREWORKS、FLASH进行相关的内容设计,把这三种不同的软件很好地结合起来,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2. 《网络营销》本课程主要讲授网络营销的基本概念与原则、网络营销工具(如E-mail营销、病毒式网络营销、网络广告、博客等web2.0营销、搜索引擎营销)及其应用技能、网络营销活动的组织管理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上述基本操作技能,强化学生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初步掌握解决常见问题的操作技巧。

3. 《电子商务物流》本课程主要讲授从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入手,系统地介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开展现代物流管理。

主要介绍现代物流基础知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模式和物流配送,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几种主要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电子商务和物流之间的密切关系,培养具有物流管理基本能力的人才。

4. 《网络信息检索》本课程主要讲授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鉴别与筛选的原则、信息的分类与排序的方法、国内外重要的经济类报刊论文索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独立完成检索的能力、自行建立信息检索系统的能力。

5.《淘宝运营实训》本课程主要讲授开设淘宝网店的基本流程、基本知识及网店营销、支付、物流的配套知识;基于实际项目的渠道分销整个工作流程及必备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淘宝网店基础创业能力;培养学生运营大型电商代理6第 7 页 共 11 页项目的能力,进一部提升学生与企业合作的创业能力;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环境下从事商业活动所必需系统知识。

6.《独立网店建设经营实操》本课程主要讲授第三方平台的操作与维护。

采取分组分角色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包括美工、运营、推广、仓管四个岗位实操电子商务项目运作。

并不断提升,将四个岗位职能进行强化训练,并组织轮岗,深入了解项目运作要素。

最终让学生具备电子商务项目运营中四个通识性岗位的技能,并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

7.《客户关系管理》本课程主要讲授包括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概念、内涵,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的相关知识,客户关系管理核心理念指导下的市场营销理论以及客户关系管理技术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客户需求的特点,了解客户价值决定公司价值的原理。

掌握客户满意度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客户忠诚度的管理办法,基本掌握客户资源分析的技巧,学会优化客户资源。

四、教学进程安排(一)学期教学周安排(二)课时分配表(三)教学计划进程表8第9 页共11 页五、实施建议(一)教学实施1.加强培养方案的实施管理实施培养方案责任制度——责任到人、过程管理。

专业带头人为培养方案第一责任人,对培养方案实施负全面责任。

并对培养方案实施进度、质量和效果负责,层层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培养方案能够按预期进行,培养出合格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2.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按照“科学论证、专家评审、绩效考核”的程序管理和建设,制定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培养方案有目标、有规范。

3.建立人才培养效果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每学期进行学生教学反馈,听取学生意见,督促本方案的贯彻执行。

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通过第三方采集的反馈信息明确培养方案的修订目标,以进一步完善该方案。

(二)教学考核评价1.考试形式多样化鉴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特点,应通过多样化考核形式真实考查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除继续做好传统的笔试(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半开卷考试)外,还应采用成果性考核(大作业、调研报告、课程论文等)、实训工作任务业绩考核、计算机及网上考核、自我评定与小组评定考核(小组协作与配合意识、团队贡献)、校内评定与校外评定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特别提倡两种或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来全面评价学生。

2.考核内容科学化考核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一定的微创新能力、现代信息检索能力等,减少纯理论内容,增加能体现电子商务典型工作岗位所需职业能力实际操作考核内容。

并将所有课程分为A、B、C三类课程,针对不同类型课程制定不同的考核方案。

3.考核时间全程化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将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做到考核时间全程化,根据本专业的各类课程的特点,合理地确定两者之间的比例(一般而言过程性考核的权重不能低于40%)。

过程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考勤、回答问题与讨论、作业以及在模拟或真实工作中的表现情况等,结果考核侧重模拟或真实工作的业绩、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等。

10第 11 页 共 11 页 各任课老师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依据课程标准制定考核方式,上报学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教材选用各门课程在选用的原则上,必须参照教学大纲要求和规定,选用“高职高专二十一世纪规划教材”类国家规划型教材,以保证教材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其内容能够代表本课程的最新发展。

各门课程选用的教材,由任课主讲教师提出,经教研室和教学系部批准,认为适合使用的,方可选用。

原则上任课教师每二至三年应该调整一次教材的选用,淘汰落后教材,选择优秀教材。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管理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基础学科和技术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技术专业。

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专向调研,我们确定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资源可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1.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电子商务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选用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材基础之上积极推进教材的校本化进程。

2.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条件及新建成的先进的实训中心为学生搭建基于电子商务行业特点的自主学习平台和自主创业平台。

3. 充分利用企业与社会资源,加强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开发电子商务实训室相关模拟工作任务的实训指导用书,与企业合作,开发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训指导教材。

4. 加快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促进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使课堂与实习一体化、实习与就业一体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