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学案一、名段助读1.深夜幽灵【情节概要】霍拉旭向哈姆雷特讲起有关鬼魂的事时,困惑中的王子立刻相信了,并决定当天晚上一起见父王的鬼魂。
哈姆雷特看见鬼魂果然和霍拉旭他们描述的一模一样,鬼魂示意哈姆雷特跟它到人少僻静的地方去好一吐为快。
霍拉旭他们竭力劝阻哈姆雷特不要跟鬼魂去,生怕鬼魂露出狞恶的面目吓坏了年轻的王子。
但年轻的王子突然觉得像狮子一样强悍,挣脱了霍拉旭们的阻碍,跟着鬼魂走了。
当四处无人的时候,鬼魂打破了沉默,说它正是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
鬼魂说他是被人害死的,凶手就是他的亲弟弟克劳狄斯,目的是为篡夺王位、霸占王嫂。
当老国王照老习惯午后在花园里睡觉的时候,歹毒的克劳狄斯趁他熟睡的时候,偷偷溜进花园,把毒草汁灌进国王的耳朵和眼睛里。
这样,卑鄙的弟弟夺去了他的生命,篡夺了王位,霸占了王嫂。
哈姆雷特听后立誓要为父亲报仇。
【内容解读】“深夜幽灵”这则故事发生在小说的第一幕,作为故事的开端,它通过幽灵的倾诉为读者填补了情节上关于先王之死的空缺,这同时也解决了戏剧开头设置的悬念,但紧接着又设置了新的悬念,哈姆雷特是怎样为父亲复仇的呢?因为《哈姆雷特》的另一名字叫《王子复仇记》,所以此处点题了,但又有产生新的悬念的效果。
对于哈姆雷特王子,一般的看法是认为他忧郁,缺少果敢的行动。
但在此处所表现出的果决和勇敢也应该是他丰富形象总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幽灵鬼魂这一想象的东西,总是心存戒备和畏惧的。
然而哈姆雷特没有任何的畏惧,反而觉得自己像“狮子”一样强悍,然后挣脱朋友们的劝阻,一个人去倾听鬼魂的倾诉。
这不能不说明哈姆雷特是一个勇敢的王子,尽管其中也包含一种对叔叔关于父亲之死的理由的怀疑。
这种疑虑加上他对父亲的敬佩,让他不顾一切地想要抓住一切机会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2.哈姆雷特装疯【情节概要】在得知这个宫廷阴谋之前,精神的痛苦就使哈姆雷特的身体虚弱,精神颓唐,鬼魂揭开秘密又在他心灵上增加了极其沉重的负担。
哈姆雷特生怕这样下去会引起克劳狄斯的注意,。
于是王子就作出了一个奇特而大胆的决定:假装发疯。
这样一来,克劳狄斯可能就不会认为他有什么图谋,也不会有什么猜忌了。
而且,假装发疯不但可以巧妙地掩盖他内心中的真实的不安,也可以给他机会冷眼窥视克劳狄斯的一举一动。
自此,哈姆雷特在言语、服饰及各种行动上都装得疯癫怪诞。
他装疯十分肖似,以至国王和王后都被他哄骗了过去。
【内容解读】装疯的原因一,父亲的暴亡和母亲匆忙的改嫁。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哈姆雷特说:“人类是一件了不起的杰作!”他父母的婚姻在他心目中也是坚贞的典范,这其中蕴涵着他对爱情,对友谊,对人性的一整套人文主义的看法。
而父王的突然死去,母亲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就急忙和新登基的叔父结了婚。
在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彻底破灭了。
装疯的原因二,鬼魂的出现。
第一幕四五场鬼魂的出现又给哈姆雷特重重的一击。
哈姆雷特与鬼魂见面,通过他的口吐露了不可见人的宫廷丑闻,然而他一个人的肩头担负了过重的责任,而他的力量也过于渺小,他又无可避免,无法推委,所以只好装疯,寻找其他的解决途径。
哈姆雷特装疯原因三,一方面有效地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使自己有时间思索,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如何把危机变成转机。
这个行为表现了哈姆雷特刚毅顽强的性格特征。
3.葬送爱情【情节概要】波洛涅斯给国王献计,用女儿奥菲利亚做引诱引诱,让哈姆雷特和奥菲利亚见面。
然后国王、王后和波洛涅斯藏起来偷听,他们的对话,从而窥探王子疯病的原因。
哈姆雷特面对着该不该复仇的困惑发出了“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疑虑,然后用“讽子”的言语深深伤害了奥菲利亚【内容解读】“偷听”的行为隐含了三个人各自的想法:国王想知道哈姆雷特的真实想法;波洛涅斯想证实自己的猜测正确与否;乔特鲁德希望奥菲利亚的温柔能够治愈儿子的病。
而作为主角的哈姆雷特也有他的想法。
先前亲情和友情的打击,让他越来越忧郁,也无从选择,所以发出了“生存还是毁灭”的发问,这是他选择忍耐和选择反抗的矛盾心理的体现。
但是从伤害无辜的奥菲利亚的中,我们又看到他的决心,不惜亵渎爱情,伤害恋人,以保证全身心地投入复仇的计划中。
奥菲利亚的形象在这一幕中是描绘得比较深刻的。
她甘心做父亲试探王子的工具,并遵从父命将定情信物还给恋人,这深深打击了哈姆雷特对爱情的信念。
这可以看出奥菲利亚的单纯,不明世事,同时也奠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4.贻误良机【情节概要】为证实鬼魂的话,哈姆雷特决定利用戏班子演出鬼魂所说的谋杀场面试探,然后仔细观察克劳狄斯的神情反应来确定他究竟是不是凶手。
国王和王后都应邀前来看戏,哈姆雷特便坐在他旁边,好仔细地察看他的神情。
当剧情发展到琉西安纳斯把毒药灌进在花园里熟睡的贡扎古的耳里时,哈姆雷特发现他的篡位的叔叔再也看不下去了。
国王忽然大喊点起火炬回宫,装作身体不舒服的样子,匆匆离开了剧场。
哈姆雷特终于断定鬼魂说的全是实话。
这个一直困扰着他的疑问终于得到解决。
可而后,当克劳狄斯对弑兄夺位的行为忏悔时,哈姆雷特没有抓住从他背后经过的机会动手,以至于失去了最好的复仇机会。
【内容解读】“戏中戏”是哈姆雷特聪明和机智的体现,然而接下来的错失复仇良机又是他优柔寡断性格的体现,他的人文主义性格的矛盾性在这里体现得最为集中而深刻。
他为什么要这样拖延贻误机会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为了增加剧情,延长剧本;可以看做是他犹豫多疑、优柔寡断性格的体现;可以认为是人文主义理想和杀人复仇的动机的冲突;也可以看成哈姆雷特把较多的精力花费在决定上,而失去了行动的力量;还可以看成是哈姆雷特意志软弱的表现……或者杂而有之。
5.误杀大臣【情节概要】正当哈姆雷特盘算着该如何去报仇时,王后奉克劳狄斯之命派人叫他去后宫谈话。
并向他表示,他俩都很不高兴他刚才的举止。
篡位的国王生怕乔特鲁德会偏袒儿子,隐匿起一些他很想知道的话来,所以就吩咐御前大臣波洛涅斯躲在王后内宫的帷幕后面。
王后很温婉地责备了他的举止行为,说王子已经开罪于他的“父亲”了,哈姆雷特听到“父亲”这个词时非常吃惊和生气,便毫不客气地冲撞了王后。
当王后生气了想要离开的时候,哈姆雷特想利用这个好不容易的单独的机会,叫她意识到自己的堕落来,于是就抓住王后的手腕,按住她让她坐下来了。
王后十分害怕,担心他由于疯狂会做出伤害她的事来,于是就大声嚷了起来。
而此时躲在帷幕后面的波洛涅斯也大声喊叫,救王后,哈姆雷特以为是国王藏在那里,于是拔出佩剑向幕布后刺去。
当他把尸体拖出来才看到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
【内容解读】哈姆雷特的复仇的决心和行为在这个场景中体现得最为坚决,但遗憾的死去的不是他的杀父仇人,而是他女友的父亲。
在这个复仇过程中,悲剧的角色不止是他,另外还有两个女人的悲惨命运也让我们同情。
其中之一便是他的母亲乔特鲁德。
乔特鲁德是一个不守妇道,没有主见,善恶不分,是非不明,性格软弱的傀儡式的人物。
儿子对她在送葬时所穿的鞋子还没有破旧就嫁给了克劳狄斯的指责,便是对她性格的经典概括。
但她对自己的过错也有醒悟,当哈姆雷特指责她“你不觉得羞愧”时,她就觉得“这些话向刀子一样戳进我的耳朵”,但是她的性格缺陷决定了她的悲剧。
然而作为一个母亲,它又是真心爱自己的儿子的,从规劝闷闷不乐时的儿子,到找儿子谈心,再到为儿子的婚恋操心等等,都可是看出她对儿子的疼爱和担忧。
而且在哈姆雷特告诫她要保守自己装疯的秘密时,她也欣然允诺。
6.流放的阴谋【情节概要】国王以波洛涅斯的死为借口把王子驱逐出境,送到当时丹麦附属国英国,并安排两个大臣陪同坐船到去,以避免所谓的处分为借口。
同时,克劳狄斯给英国朝廷写了封信,要他们把哈姆雷特处死。
哈姆雷特怀疑这里面肯定有名堂,于是在夜里偷偷从那两个大臣处拿到那封信,巧妙地把自己的名字擦掉,而换上那两个大臣的名字。
不久,船受到海盗的袭击,哈姆雷特拿着剑杀上了敌人的船,而两个大臣却驾着船逃跑了,把他丢下。
带着改过的信件急急忙忙跑到英国去接受应得的惩罚了。
而海盗俘虏了王子以后,希望王子在朝中替他们说些好话,然后就把他放了。
【内容解读】从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克劳狄斯一直没有放松对哈姆雷特的警惕,只要有一丝机会便会立即抓住。
克劳狄斯的凶险、奸诈在这个情节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要借刀杀人,却找一个驱逐犯人的借口;要大臣看管,却以避免处分的借口,由此可见一斑。
这段情节还是对哈姆雷特勇敢形象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他杀上敌船是直接展现其勇敢;陪同的大臣逃跑,是对比衬托出他的无畏。
7.奥菲利亚之死【情节概要】老波洛涅斯死了之后,奥菲利亚受了很大刺激,神经也变得不正常起来,因为她没想到老父亲居然会死在她所爱恋的王子手里。
她到处疯疯癫癫地跑来跑去,把一束束鲜花撒给宫里的女人们,说是在给她父亲举行葬礼;又时常唱一些爱情和死亡的歌儿。
她喜欢痴痴地坐在一条小河边。
有一天,她溜了出来,来到小河旁,编结了一只小小的花圈,然后爬上一棵柳树,想把花圈挂到伸向河中的柳条上,可是树枝一下折断了;奥菲利娅便带着她编的花圈掉进了水里。
【内容解读】奥菲利亚是哈姆雷特复仇之路上的另一个悲剧的女性。
她性格单纯,对爱痴情,对哈姆雷特更是一往情深,然而她所爱的人却是她的杀父仇人,一个简单的姑娘怎能承受这样矛盾的打击,这是性格的悲剧,也是命运的悲剧。
同时这个情节也推动了后文雷欧提斯的复仇和两人的决斗的情节的发展。
8.最后的决斗【情节概要】克劳狄斯利用雷欧提斯对其父亲妹妹惨死的忿愤,设奸计唆使雷欧提斯向哈姆雷特挑战比剑。
狠毒的国王利用被仇恨所支配的雷欧提斯,让他使用一把涂了致命毒药的开刃尖头剑。
比赛前,哈姆雷特挑了一把钝剑时,也没有检查雷欧提斯的剑。
比剑开始了,起初,雷欧提斯没拿出真实本领来,故意让哈姆雷特占些上风,好趁他掉以轻心之时全力一击;而这时国王克劳狄斯也故意称赞哈姆雷特的胜利,大声喝着彩。
这一切都分散哈姆雷特的心神。
几个回合过后,哈姆雷特剑势就有些松弛,这时,雷欧提斯凶狠地拿出了看家本领,用毒剑一下刺中了哈姆雷特。
但这一击也激起了他的怒火和勇气。
激烈的拼斗中,哈姆雷夺过那把毒剑并用它回敬了雷欧提斯一下。
正在这紧张的时刻,王后喝下那杯克劳狄斯准备给哈姆雷特的毒药,国王忘了事先关照王后,然后王后就倒地身亡了。
这时垂死的雷欧提斯觉得自己已深深地挨了哈姆雷特一剑,肯定是无救了,于是良心发现,招认了一切。
然后雷欧提斯便死去了。
哈姆雷特眼看自己快要死了,就拼起残存的力量猛地向奸诈的国王扑去,当即杀死了这个谋害他全家的凶手。
【内容解读】克劳狄斯的阴险、奸诈、狠毒再次集中体现,既虚伪地立意雷欧提斯的复仇心理,又设置二重诡计,可谓用心险恶。
而哈姆雷特的对比赛规则的信任也让他粗心地献出了无辜的姓性命。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