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常见病毒:肝炎病毒

医学-常见病毒:肝炎病毒

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
1
甲型肝炎病毒
2
乙型肝炎病毒
3
其它肝炎病毒
石河子卫生学校 潘晓军
1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
第3节 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是指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
体。目前公认的人类肝炎病毒有5种类型,
考点:肝 炎病毒的 分型
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这些病毒分 属于不同的病毒科,均引起病毒性肝炎。
图7-7 甲型肝炎病毒结构模式图
返回到 本节目录
3பைடு நூலகம்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 肝炎病毒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甲型肝炎病毒是甲型 肝炎的病原体,传染源主 要是患者,传播途径主要 是粪-口途径。病毒通常由 病人粪便排出体外,通过 被污染的手、水、食物、 食具等传染,严重时会引 起甲型肝炎流行。
HBcAg主要存在于受染的肝细胞核内,血液中无游离的 HBcAg,临床上不易检出。抗-HBc为非保护性抗体。 (3)e抗原(HBeAg)和抗体(抗-HBe):
HBeAg游离于血中,其消长与病毒体及DNA聚合酶的消长基 本一致,故该抗原的检出可作为HBV复制及血清传染性强的一个指 标。抗-HBe对HBV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1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
3. 抵抗力
HB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对干燥、紫外线、 70%乙醇等均有耐受性,60℃2h不被破坏。但煮沸 100℃10min、高压蒸汽灭菌法、0.5%过氧乙酸、3%漂 白粉溶液、5%次氯酸钠和环氧乙烷等均可使HBV灭活。
12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6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
都是毛蚶惹的祸?!
知识 链接
1988年初,上海市暴发了甲肝大流行,患者
出现发热、呕吐、厌食、乏力,脸色发黄等症状 ,病人不停地涌向医院,最后工厂和学校都摆满了病床……这场传 染病持续了三个月,感染者30余万,死亡31人。卫生防疫部门通 过临床调查发现,85%的甲肝病人在发病前都曾食用过毛蚶(见图 7-8)。为了证实毛蚶的致病性,卫生科研人员赶赴毛蚶的原产地 江苏启东。很快,他们在毛蚶体内找到了甲肝病毒,证实了毛蚶就 是甲肝流行的罪魁祸首。
4
第7章
考点:甲肝 病毒的传播 途径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
病毒经消化道侵入,引起肝炎。
临床表现以无黄疸型多见,患者出现
考点:甲肝 免疫性的具 体内容
发热、疲乏、食欲下降、肝脏肿大、肝区压痛及肝功 能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黃疸,无慢性病例或慢性病 毒携带者。
显性或隐性感染后机体均可产生抗体,血中抗 HAV的IgM、IgG及局部的SIgA均可阻止HAV的再感 染,免疫力持久,特异性细胞免疫在消灭病毒、控制 HAV感染中亦有重要作用。
7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
那一年,启东海区环 境受到了大量人畜粪便的 污染,吸附力强的毛蚶将 甲肝病毒聚集在体内,而 上海人生食毛蚶的习惯更 是让病毒轻而易举地进入 消化道。再加之当时上海 城区的居住环境较为拥挤, 使病毒的传播更为快速。
图7-8 贝类毛蚶
8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病毒性肝炎传播较广,对健康危害较大。其中 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除引起急性肝炎外,常引起慢 性肝炎和肝硬化,并与肝癌相关,严重危害人类的 健康。
2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
一、甲型肝炎病毒(HAV)
(一)生物学特性
病毒呈球形,无包膜,为单股RNA型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对温度的抵抗力较强, 在干燥条件下25℃可保持 传染性1个月。加热100℃ 5min或常用消毒剂(乙醇 、石炭酸、 漂白粉、甲 醛等)处理,可将其灭活。
图7-10 乙型肝炎病毒(Dane颗粒) 结构模式图
10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
2. 抗原组成及产生的相应抗体
(1)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 HBsAg常在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检出,能刺激机体产生 抗-
HBs,为保护性抗体。 (2)核心抗原(HBcAg)和抗体(抗-HBc):
(1) 血源传播:血液传播是乙肝传播途径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 因输入污染的血液、血液制品;污染的医疗器械通过注射、牙科手 术、内窥镜检查、纹身等途径传播。
(2) 性接触传播:精液、阴道分泌物、月经血及唾液中均可含有 病毒,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体内。
(3) 母婴传播:又称垂直传播。人群中约有1/3~1/2携带者来自 母婴传播。
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考点:乙 肝的主要 传播途径
1. 传染源
主要是患者和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潜 伏期较长(60~160天),在潜伏期、急性期或慢性活 动期患者及无症状携带者的血清都有传染性。
13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
2. 传播途径主要有
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
二、乙型肝炎病毒(HBV)
(一)生物学特性
考点:乙肝 病毒具体的 形态结构
1. 形态与结构
(1)大球形颗粒: 由双层衣壳和核心组成,外衣壳相 当于一般病毒的包膜,含HBsAg。核心内含核心蛋白 (即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具有感染性,是完 整的HBV颗粒。
(见图7-9、图7-10)
返回到 本节目录
9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
(2)小球形颗粒: 成分是HBsAg,是由HBV在肝细胞内复制时过 剩的HBsAg装配而成,无感染性。
(3)管状颗粒: 是由小球形颗粒串联而成,成分与小球形颗粒相 同。
图7-9 乙型肝炎病毒三种颗粒电镜图
5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
(三)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HAV,是诊断
考点:甲 肝防治的 具体内容
HAV近期感染的重要指标。
为防止甲型肝炎的发生和流行,应加强饮食卫生管 理,饭前、便后洗手。病人排泄物、食具等应认真消毒。
特异性预防使用的疫苗有甲肝减毒活疫苗、纯化 灭活疫苗两种 。对甲肝病毒易感者,年龄在1周岁以上 的儿童、成人均应接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