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习题【1】在TCP协议中,采用(A)来区分不同的进程。
A.端口号B.IP地址C.协议类型D.MAC地址【2】下面信息中(B)包含在TCP首部中而不包含在UDP首部中。
A.目标端口号B.序号C.源端口号D.校验和【3】在TCP/IP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在互联网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C)。
A.点到点连接B.操作连接C.端到端连接D.控制连接【4】在TCP/IP网络中,为各种公共服务保留的端口号范围是(B)。
A.1~255 B.0~1023 C.1~1024 D.1~65535【5】假设某应用程序每秒产生一个60B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被封装在一个TCP报文中,然后再封装到一个IP数据报中,那么最后每个数据报所含有的应用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是(C)。
A.20%B.40%C.60%D.80%【6】如果用户程序使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那么(D)层协议必须承担可靠性方面的全部工作。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7】有一条TCP连接,它的最大报文段长度2KB,TCP拥塞窗口为24KB,这时候发生了超时事件,那么该拥塞窗口将变为(B)。
A.1KB B.2KB C.5KB D.7KB【8】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连接的功能是(1A);采用(2C)技术来实现可靠数据流的传送。
为了提高效率,又引入了滑动窗口协议,协议规定重传(3B)的报文段,这种报文段的数量最多可以(4D);TCP采用滑动窗口协议可以实现(5A)。
(1)A.全双工B.单工C.半双工D.单方向(2)A.超时重传B.肯定确认C.超时重传和肯定确认D.丢失重传和否定确认(3)A.发送窗口内的所有报文段B.在计时器到时前未被确认的所有报文段C.接收端未接收到的报文段D.发送缓存内的所有报文段(4)A.是任意的B.1个C.大于发送窗口的大小D.等于发送窗口的大小(5)A.端到端的流量控制B.整个网络的拥塞控制C.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和整个网络的拥塞控制D.整个网络的差错控制【9】OSI7层模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据传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层是(C)。
A.物理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10】传输层为(B)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A.主机B.进程C.路由器D.操作系统【11】(C)是TCP/IP模型传输层中的无连接协议。
A.TCP协议B.IP协议C.UDP协议D.ICMP协议【13】可靠传输协议中的可靠指的是(D)。
A.使用面向连接的会话B.使用尽力而为的传输C.使用滑动窗口技术来保证可靠性D.使用确认机制来确保传输的数据不丢失【14】下列关于TCP协议的叙述,正确的是(D)。
A.TCP是一个点到点的通信协议。
B.T CP提供了无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C.T CP将来自上层的字节流组成IP数据报,然后交给IP协议D.TCP将收到的报文段组成字节流交给上层【15】一个TCP连接的数据传输阶段,如果发送端发送窗口值由2000变为3000,意味着发送端可以(A)。
A.在收到下一个确认报文前还可以发送3000个TCP报文段B.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1000BC.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3000BD.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2000个TCP报文段【16】下列关于因特网中的主机和路由器的说法,错误的是(B)。
A.主机通常需要实现IPB.路由器必须实现TCPC.主机通常需要实现TCPD.路由器必须实现IP【17】下列关于TCP和UDP的描述,正确的是(C)。
A.TCP和UDP都是无连接的B.T CP是无连接的,UDP是面向连接的C.T CP适用于可靠性较差的网络,UDP适用于可靠性较高的网络D.TCP适用于可靠性较高的网络,UDP适用于可靠性较差的网络【18】在TCP协议中,发送方的窗口大小是由(C)的大小决定的。
A.仅接收方允许的窗口B.接收方允许的窗口和发送方允许的窗口C.接收方允许的窗口和拥塞窗口D.发送方允许的窗口和拥塞窗口【19】下列关于UDP的描述,正确的是(D)。
A.数据按序投递B.不允许多路复用C.拥有流量控制机制D.是无连接的【20】通信子网不包括(C)。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网络层【21】TCP中滑动窗口的值设置太大,对主机的影响是(A)。
A.由于传送的数据过多而使路由器变得拥挤,主机可能丢失分组B.产生过多的ACKC.由于接收的数据多,而使主机的工作速度加快D.由于接收的数据多,而使主机的工作速度变慢【22】传输层中的套接字是指(A)。
A.IP地址加端口号B.传输层提供的APIC.允许多个应用程序共享网络连接的APID.使得远端过程的功能就像在本地一样【23】下列关于传输层协议中面向连接的描述,(C)是错误的。
A.面向连接的服务需要经历3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以及连接释放B.面向连接的服务可以保证数据到达的顺序是正确的C.面向连接的服务有很高的效率和时间性能D.面向连接的服务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数据流【24】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8192B,在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输,那么应该分成(D)个IP数据片。
A.3个B.4个C.5个D.6个【25】UDP数据报比IP数据报多提供了(C)服务。
A.流量控制B.拥塞控制C.端口功能D.路由转发【28】假设拥塞窗口为20KB,接收窗口为30KB,TCP能够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B)。
A.30KB B.20KB C.50KB D.10KB【29】TCP协议使用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握手的第一个报文中被置为1的标志位是(A)。
A.SYN B.ACK C.FIN D.URG【30】TCP的通信双方,有一方发送了带有FIN标志位的数据段后表示(B)。
A.将断开通信双方的TCP连接B.单方面释放连接,表示本方已无数据发送,但是可以接收对方的数据C.中止数据发送,双方都不能发送数据D.连接被重新建立【31】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TCP 段,分别包含300B和500B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D)。
A.500 B.700 C.800 D.1000【32】一个TCP连接总是以1KB的最大报文段发送TCP报文,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需要发送。
当拥塞窗口为16KB时发生了拥塞,使用慢开始算法避免拥塞,那么当第4个RTT 时间内发送的所有TCP段都得到了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的大小是(C)。
A.7KB B.8KB C.9KB D.16KB【33】主机甲主机乙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TCP最大段长度为1000 B,若主机的当前拥塞窗口为4000B,在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两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第一段确认,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2000B,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A)。
A.1000 B.2000 C.3000 D.4000【34】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1,seq=11220)TCP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TCP段可能是(C)。
A.(SYN=0,ACK=0,seq=11221,ack=11221)B.(SYN=1,ACK=1,seq=11220,ack=11220)C.(SYN=1,ACK=1,seq=11221,ack=11221)D.(SYN=0,ACK=0,seq=11220,ack=11220)第五章习题【1】在DNS系统解析如果采用递归查询方式,由(A)给客户端返回IP地址。
A.最开始连接的服务器B.最后连接的服务器C.目的地址所在的服务器D.不确定【2】DNS协议主要用于实现下列中的(A)网络服务功能。
A.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B.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C.IP地址到域名的映射D.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3】用户提出服务请求,网络将用户请求传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执行用户请求,完成所要求的操作并将结果送回用户,这种工作模式称为(A)。
A.客户/服务器模式B.对等模式C.CSMA/CD模式D.令牌环模式【4】域名与(D)是一一对应的。
A.IP地址B.MAC地址C.主机名称D.以上都不是【5】不使用面向连接传输服务的应用层协议是(D)。
A.SMTP B.FTP C.HTTP D.DHCP【6】FTP使用的传输层协议是(1C),FTP默认的控制端口号为(2D)。
(1)A.HTTP B.IP C.TCP D.UDP(2)A.80 B.25 C.20 D.21【7】一台主机希望解析域名,如果这台主机配置的DNS服务器为A,Internet 根域名服务器为B,而存储该域名与其IP地址对应关系的域名服务器为C,那么这台主机通常先查询(A)。
A.域名服务器A B.域名服务器B C.域名服务器C D.不确定【8】从协议分析的角度看,WWW服务器的第一步操作是WWW浏览器完成对WWW服务器的(B)。
A.地址解析B.域名解析C.传输连接建立D.会话连接建立【9】在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时,最常用的协议是(B)。
A.IMAP B.SMTP C.POP3 D.NTP【10】在因特网电子邮件系统中,电子邮件应用程序(B)。
A.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都采用SMTP协议B.发送邮件通常采用SMTP协议,接收邮件通常采用POP3协议C.发送邮件通常采用POP3协议,接收邮件通常采用SMTP协议D.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都采用POP3协议【11】WWW上每个网页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这些地址统称为(C)。
A.IP地址B.域名地址C.统一资源定位符D.WWW地址【12】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时,WWW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B)。
A.IP B.HTTP C.FTP D.TELNET【13】WWW浏览器所支持的基本文件类型是(B)。
A.TXT B.HTML C.PDF D.XML【14】在TCP/IP协议族中,应用层的各种服务是建立在传输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
下列协议族中(B)需要使用传输层TCP协议建立连接。
A.DNS、DHCP、FTP B.TELNET、SMTP、HTTPC.RIP、FTP、TELNET D.SMTP、FTP、TFTP【15】FTP客户发起对FTP服务器的连接建立的第一阶段是建立(D)。
A.控制传输连接B.数据连接C.会话连接D.控制连接【16】当客户端请求域名解析时,如果本地DNS服务器不能完成解析,就把请求发送给其它服务器,当某个服务器知道了需要解析的IP地址,把域名解析结果沿原路返回给本地DNS 服务器,本地服务器再告诉客户端,这种方式称为(B)。
A.迭代解析B.递归解析C.迭代与递归解析相结合D.告诉缓存解析【17】下列协议不提供差错控制的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