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PPT课件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PPT课件
4.1 合同法概述
你可以订立合同吗?
✓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 为的精神病人,只能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 以及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 应的合同;否则由其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方 可生效。
✓ 满18周岁且智力正常的成年人(包括16-18 周岁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的人)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独立订立 合同。
4.2 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订立程序:要约承诺程序 (一)要约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约人:发出要约的当事人。 受要约人:要约所指向的对方当事人。 要约条件:
➢ 要约必须由特定的当事人作出 ➢ 要约必须向相对人作出 ➢ 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主观意图
4.2 合同的订立
要约
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 的意思表示。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经济法基础》
合同法律制度
4.1 合同法概述
4.2 合同的订立
4.3 合同的效力
4.4 合同的履行
4.5 合同的担保
4.6 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4.7 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4.8 违约责任
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案例导入
村民南某要买一头牛,席某说自己有一头 牛要卖。南某得知该牛正怀着小牛,盘算 着如果买下这头牛实际上就买了2头牛,便 按市场较高价将牛买下。席某答应,但答 应的前提是待母牛产下小牛后再卖出。
4.1 合同法概述
合同的分类:合同根据不同的标准有 不同的分类。
1、根据当事人是否存在给付义务,把合同分 为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 双务合同,是指当事人相互承担给付义务, 如买卖、租赁等。 单务合同,是指当事人不承担对等给付义 务,如赠与、借用等。
4.1 合同法概述
2、根据当事人取得权利是否偿付代价,把 合同分为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 有偿合同,是指当事人取得权利必须支 付相应的代价的合同,如买卖、租赁等。 无偿合同,是指当事人取得权利无须支 付相应的代价的合同,它不是商品交易的 典型形式,等价有偿原则对它没有适用价 值,如赠与、借用等。
4.1 合同法概述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原则
《合同法》第3条规定:“合同当事人的法 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 给对方”。主要含义有:
1、订立平等; 2、履行平等; 3、承担责任平等。
4.1 合同法概述
(二)自愿原则。
《合同法》第4条规定:“当事人依法享 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人都 不得非法干预”。主要含义有: 1、当事人依自己意愿决定是否订立合同; 2、当事人依自己意愿决定与谁订立合同; 3、当事人依自己意愿决定合同的内容和形 式; 4、通过协商有权变更或解除合同。
4.1 合同法概述
(三)公平原则。
《合同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 循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主要 含义有:
1、参与合同机会的公平性; 2、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对应性; 3、承担责任的合理性。
4.1 合同法概述
(四)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 承担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这是 合同法的一条很重要原则,成为“帝王原 则”,主要含义: 1、订立合同的诚实信用; 2、履行合同的诚实信用; 3、变更或解除合同的诚实信用; 4、解释合同的诚实信用。
南某在将牛牵回后发现母牛已经生下了小 牛,因此想解除买卖关系,要回买牛钱。
分析该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案例导入
该口头合同存在误解,显失公平,根据 《合同法》规定,显失公平的合同可以由 受损害的当事人(南某)自其知道或应当 知道利益受到损害时起一年内撤销或变更;
若南某一年内没有行使权利或者放弃该 权利,则合同产生法律效力。
4.2 合同的订立
合同订立的概念:当事人就合同的具体条 款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协议的过程。
合同订立的主体:
1、自然人;2、法人;3、其他组织。 根据《合同法》规定,订立合同的主体必须 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当事人也可以委托他人签定合同。 合同订立的形式:1、书面形式; 2、口头 形式; 3、其他形式。
4.1 合同法概述
合同的概念: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 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 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 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
合同的特征: 1. 合同是2个或者2个以上的当事人之间的协议; 2. 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3. 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
4.1 合同法概述
合同法的调整对象 ✓ 合同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具有
财产内容的社会关系。 ✓ 具有平等性质的主体之间的身份关系不属
于合同法的调整范围。如婚姻关系、收养 关系、监护身份关系的协议。
4.1 合同法概述
合同法的作用 ✓ 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体体现:(1)
保证合同自由;(2)保证当事人的合同得 以履行;(3)追究当事人的违约责任; (4)确立保全和担保制度,维护债权人债 权的实现。 ✓ 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 为合同当事人提供行为准则。
4.1 合同法概述
《合同法》将合同分为15类:
➢ 买卖合同; ➢ 供用电、水、气、
热力合同; ➢ 赠与合同; ➢ 借款合同; ➢ 租赁合同; ➢ 融资租赁合同; ➢ 承揽合同;
➢ 建设工程合同; ➢ 运输合同; ➢ 技术合同; ➢ 保管合同; ➢ 仓储合同; ➢ 委托合同; ➢ 行纪合同; ➢ 居间合同。
4.1 合同法概述
3、根据合同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要件, 可以将合同分为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 诺成合同,是指以当事人的意思一致为合 同的成立条件的合同,《合同法》规定的 合同,主要是这类合同。 实践合同,是指除当事人意思一致外,还 需要交付标的物合同才的成立的合同,如 抵押合同、自然人之间的价款合同等。
4.1 合同法概述
(五)合法原则
《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 同、履行合同,应当遵循法律、行政法规, 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含义有: 1、当事人订立合同时,要遵循法律、行政 法规中关于合同的形式、内容等规定; 2、当事人订立合同时,要维护社会公德,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