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名片管理系统体结构设计

电子名片管理系统体结构设计

电子名片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1.电子名片管理系统介绍1.1电子名片管理系统开发背景.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商业往来日益广泛,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于是,人们手中便出现了名目繁多的通讯录.名址录.名片夹等对交友或者客户进行管理的工具,但是一张张名片上的信息虽然不多,但是却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同时,这些传统的手动管理方式存在着不易更新.不易存放.容易丢失.难以备份等重大缺陷;而建立自己的电子文档对名片进行管理虽然克服了以上的缺点,但查询效率低下,特别是当数据量十分庞大时,劣势更加明显。

随着商务通的出现,虽然实现了可构造查询条件的名片电子化管理,但价格昂贵,难以在广大客户中进行全面普及。

因此开发出一个既可以存储信息,又可以进行更新.查询等功能,同时价格又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的多功能电子通讯录就显得十分必要。

1.2电子名片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该电子名片管理系统应该便于对名片进行分类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操作,能有效的对数据进行更新.查询,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化。

(1)功能。

ECMS系统的主要功能为:数据更新.数据查询.密码管理.数据导入/导出。

(2)性能。

方便有效的完成名片管理的各项工作,录入数据合法性的效验程度高,数据查询速度快。

(3)系统的输入。

商业往来过程中交流的各种名片所包含的信息。

(4)系统的输出。

查询的结果和各种类型的报表。

(5)处理流图。

(如下)(6)安全和保密要求。

系统对不同权限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功能模块,对历史数据的更改和新数据的添加只有一定权限的用户才能进行操作,一般的用户只能进行查询操作。

对数据库的关键数据应该要求保密。

(7)完成期限要求。

本系统的完成期限为指定时间。

1.3电子名片管理系统的开发目标系统的开发目标应考虑如下因素:(1)人力与设备费用的相对减少;(2)处理速度的提高;(3)控制精度的;(4)人员利用率的改进;1.4电子名片管理系统简要描述和优点ECMS系统采用常规的数据库管理方法,根据名片信息管理的特点对数据库操作,比如对数据的增加.修改.删除.打印和输出等给予了优化。

ECMS系统有利与数据的集中和效管理。

与手动管理方式相比,占据空间小,易更新和备份;与自建文档相比可以高效的实现组合查询;与商务通相比功能更强.价格却更便宜。

ECMS系统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

当原始数据发生变动时,应用程序可以对数据库稍作修改即可使数据及时反映最新情况,如某个客户的联系电话发生变动,用户只需定位至该项记录加以修改即可。

ECMS系统能够较好的保证数据库的安全。

建立用户并为之分配密码和操作权限,这样,任何用户只能在他的权限范围内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1.5电子名片管理系统所要具备的条件项目开发中所具备的条件.假定和所受到的限制。

(1)所建议系统运行寿命的最小值。

系统运行寿命的最小值应达三年。

(2)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时间。

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时间为一个月。

(3)经费.投资方面的来源。

因为为课程设计要求,无经费来源。

(4)硬件.软件.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方面的条件。

硬件环境PII或者更高档微机,笔记本电脑;运行时内存要求:1MB;安装所需:5MB;打印机:可选;软件环境中文Windows95/98/2000/Me;英文Windows95/98/2000/Me+中文之星2.0;Windows NT4.0。

(5)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

可参考已有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6)系统投入的最晚时间。

(缺)1.6电子名片管理系统的术语说明ECMS:电子名片管理系统OA:办公室自动化MIS:管理信息系统DATA Processing:数据处理Transaction Processing:事务处理Data Processing Cycle:数据处理流程Data Acquisition:数据采集Data Processing System Security:数据处理系统安全性2.电子名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2.1电子名片管理系统用户需求分析该电子名片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分为普通用户和系统管理员两类。

这两类使用人员的功能需求不同。

普通用户数据更新功能该功能必须包括数据的添加.数据的删除和数据修改。

数据添加功能能提供便捷的录入截面,通过应用程序将原始数据追加到数据库中。

数据删除功能必须能将满足用户要求的相应记录中数据库中删除。

数据修改功能允许用户对他所指定的相关信息进行修改。

数据查询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进行两种方式的查询:记录浏览和条件查询。

记录浏览功能可以方便快捷地浏览全部记录。

条件查询允许用户构造各种组合条件来处理所需要信息。

同时可对满足条件的信息进行报表生成和打印输出。

密码管理功能密码管理功能允许合法用户对密码进行修改。

数据导入/导出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将全部记录导出至文曲星.商务通或者其他存储设备中,也可以将上述设备中的数据信息导入至本系统的数据库中。

系统管理员用户以及权限的管理系统设置和维护2.2电子名片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型有需求分析,可以得到:功能模型图如下顶层数据流程图如下详细功能模块图如下:2.2.1 密码管理模块密码修改模块该模块实现用户密码的修改,对用户的信息保护起了很好的作用,一旦密码外漏,可以通过其他注册信息进行修改。

帐号注销模块该模块实现用户长号的注销,如果用户不想当前帐号可以注销。

2.2.2 更新模块数据修改模块修改任意一条记录数据的所有域,其中姓名不能为空。

数据删除模块删除一条数据记录,并且提供确认机制。

数据添加模块添加一条新的数据记录。

2.2.3 数据导入/导出模块数据导入模块可以将外部文件导入到本系统中保存。

数据导出模块可以将本系统中的数据导出到外部设备中。

2.2.4查询模块查看详细资料模块可以显示用户选定记录的详细信息。

条件查询模块可以进行姓名匹配查询;单位及部门匹配查询;电话号码匹配查询;精确查询或者模糊查询;单项查询或组合查询。

2.2.5 系统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对用户的注册,注销,删除,以及权限的修改。

系统设置模块对系统的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如更新周期,备份数据等。

系统维护模块可以进行系统的更新,系统的备份等。

2.3性能需求分析2.3.1 数据准确度要求查询时应保证查全率,所有相应域包含查询关键字的记录都应能查到。

查询时应保证查准率,岔道的记录与给顶的单项或组合查询条件完全匹配。

2.3.2 时间特性即效率对于浏览.查询.增加.删除.更新和密码设置的一般操作,应该及时响应,在1到2秒内;对软磁盘和打印机的操作以及数据的导入和导出操作也应该在可以接受的时间内完成。

2.3.3 适应性满足个人使用的需求。

对于前面提到的运行环境要求不应该存在困难。

2.3.4 完整性要求能在发生以外(比如断电)的情况下,保证不丢失数据。

2.3.5 安全保密性要求提供身份严整,只允许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使用本软件,对于三次密码输入不正确的,应该强行关闭,并且当天该帐号无法使用。

2.4 电子名片管理系统软件属性需求1 正确性。

要求发布的软件达到用户的预期目标,运行时基本无错误。

2 可靠性在一般条件下,应不出故障。

3 易使用性要求尽量为用户的使用提供方便,软件的截面符合目前流行的界面规范。

4 可维护性要求本软件在运行中发现错误时,能快速.准确对其进行定位.诊断和修改。

5 可测试性设计时尽可能减少测试本软件的各项功能所需要的工作量。

6 复用性设计时应采取模块化的方法进行设计,对系统内各模块接口尽可能达到高内聚.低偶合的程度,以提高各模块的复用性。

7 可理解性对于本软件的各种菜单命令,各种信息提示,应易于用户理解。

8 可移值性要求本软件在将来易于向Windows CE操作系统上移值,以用于掌上电脑。

9 互连性要求提供数据的导入导出接口,一易于同其他系统的连接。

2.5外部接口需求分析采用Windows的通用图形界面,对用户友好,且必须对鼠标和键盘提供支持,界面的设计应遵循如下的规则:界面要具有一致性,界面规范应该遵循MS Windows软件界面的规范;提供简单的错误处理;提供反馈信息,用多种信息提示用户当前软件运行状态.软件界面元件的功能;操作可逆,起动作可以是个单个的操作,或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操作序列;设计良好的连机帮助;显示启动画面,画面简洁明快,富有现代气息,不能太多花哨;应该遵循国家关于计算机词汇的标准,用词适当精练准确,没有歧异,图形的意义明朗。

3.电子名片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3.1电子名片管理系统体系结构风格选择我们使用4+1视图来指导体系结构设计, 以逻辑视图,开发视图,场景视图为重点,辅助以进程视图和物理视图,通过功能行为,将整个大系统划分为三个子系统:用户使用,管理员使用,系统管理.以下是对这三个子系统进行体系结构分析.由于电子名片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个人用户的系统,当用户使用该系统时,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就是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特别是涉及到网络上的数据的传输,这些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我们采用了这么两个策略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1.采用数据加密传输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2.将记录的数据文件分别存放到不同的服务器数据库上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即同一份记录有多个备份。

要实现这两个策略,需要用户在本地机器上运行复杂的代码,而不只是简单的上传下载的功能,而简单的浏览器并不能满足这个需要,因此,我们选用了C/S 架构。

然而,传统的C/S架构有这么几个缺点:多个Client端与Server端数据库直连,会给Server端数据库带来很大的压力。

Server端的业务与数据混合在一起,耦合度太高,不易修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改进的3层C/S架构,将服务器端的控制与数据分离,形成用户层——服务层——数据层的三层C/S体系结构。

这么一个C/S架构基本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然而,除了用户,我们还需要为管理员提供管理接口。

由于管理员不需要上传下载文件,因此,对于管理员而言,他无须安装客户端。

并且,管理员必须能够方便快捷地管理系统。

因此,对于管理员,采用B/S架构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某台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信息发生永久性损坏,那么记录的数据文件的冗余度就会降低,这将会降低整个系统的可用性。

如果损坏的服务器数目超过了阈值,文件则无法恢复。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将所有的数据库服务器组织成一个P2P 架构的机群,通过系统管理员设定的系统维护周期,定期的检测看哪台数据库服务中的数据信息出现损坏,然后将该机器上的数据恢复出来。

因此,网络备份系统最终的设计方案就是一个集合了C/S,B/S,P2P三种架构的混合体系结构。

3.2电子名片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3.2.1 P2P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是描述在系统管理员对Web数据库服务器设定下,由数据库服务器架构的P2P机群周期性的检测是否有某台数据库服务器中数据信息出现缺失,如果有,则自行的进行恢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