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钢结构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钢结构行业分
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发展态势:钢结构建筑前景广阔,竞争激烈 (3)
1、钢结构应用广泛 (3)
(1)钢结构建筑应用的优势 (3)
(2)钢结构应用领域广泛 (4)
2、我国钢结构建筑占比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6)
3、钢结构行业竞争激烈,大型钢结构企业成主导 (8)
4、“十二五”重点发展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9)
二、行业标杆分析:精工钢构 (10)
1、钢结构行业龙头地位日益巩固 (10)
(1)技术过硬,良好声誉成就较高市场认可度 (11)
(2)品牌号召力助力营收稳步增长 (13)
(3)产品结构改善引领毛利率提升 (16)
(4)费用管理能力业内领先 (17)
(5)并购整合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 (18)
(6)近期高管增持,显示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18)
2、盈利预测 (19)
三、风险因素 (19)
一、行业发展态势:钢结构建筑前景广阔,竞争激烈
1、钢结构应用广泛
(1)钢结构建筑应用的优势
根据相关的技术资料统计,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建筑而言,无论是空间结构布臵、还是施工工期、抗震方面,都具有很好的优势。

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自重一般在1.2-2.0t/m2 左右,而钢结构高层建筑自重平均为1t/m2 左右,低的甚至达到0.5t/m2,对于高层建筑物(尤其是20 层以上),不仅减少了运输和吊装费用,还有效降低了成本。

此外,钢结构建筑容易安装,节省人工成本,缩短了工期。

一般而言,钢结构的构建只需在现场进行紧固件和螺栓的安装,施工期较短。

一般而言,30-50 层的钢结构建筑可以将工期缩短8-12 个月,大大缩短了投资回款期,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

钢结构建筑在耐火性能上稍弱,因为根据钢的物理性质,在高温下强度退化,裸露部分升温快,所以耐火性能较钢筋混凝土结构稍弱,但要在300 度以上的高温下钢结构的耐火强度才有所减弱,在300 度以下的环境里钢结构建筑的耐火性跟钢筋混凝土建筑相当。

从下表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优异,在由于钢结构形式的不同,导致其抗震性能也不一样。

一般而言,与砖混结构相比钢结构的周期较长,相应地震作用较小,有利于建筑抗震。

大震作用时,填充墙开裂,刚度很快减小,周期变长,地震反应变小更有利于钢结构主体的抗震。

(2)钢结构应用领域广泛
近年来,钢结构建筑在大跨度、多高层、住宅钢结构、门式钢架轻钢房屋等方面均获得了大规模的应用。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一是国家大型项目、重点项目都采用钢结构。

比如奥运场馆,其中大部分采用钢结构,大跨度的空间结构,如鸟巢、水立方;二是公共建筑,如
体育馆、火车站、剧院、飞机场等,很多采用钢结构,如上海南站、北京南站、杭州萧山机场、国家大剧院、电视塔等,基本也是采用的钢结构;三是超高层建筑如上海金茂大厦、上海国际环球金融中心以及正在规划中的上海中心等,也基本上采用的钢结构。

实际上,住宅也有一部分采用的是钢结构。

钢结构住宅的比重在澳大利亚占到50%,日本钢结构建筑占到50%,美国到现在25%,法国、芬兰都已经形成了产业化钢结构住宅产业。

相关专家指出,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超高层、大跨度和特殊造型三个方面。

特殊造型以广州电视塔和“央视”、“鸟巢”为代表,这些建筑的共同点是不可能采用混凝土施工。

而目前如首都、武汉、白云机场以及一些现代化的火车站建筑形式也开始向空间曲线相连,大跨度的方向发展,这样的结构只能由钢结构的形式来完成。

实际上,我们同样认为,尽管国内一直在大力提倡钢结构住宅,但是由于国人生活理念以及相关政策配套并未出台,导致钢结构住宅一直裹足不前。

当然,我们看好钢结构住宅的前景,但“前途漫漫,其修远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