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题目关于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的文献综述学院经贸学院专业经济学班级2010级经济学一班学生姓名冯敏指导教师姜鑫职称教授2013 年9 月 2 日目录中文摘要: (1)关键字 (1)Abstract. (1)Key words (1)一、前言 (1)二、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与发展 (2)1、从产业集群视角探析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2、从竞争力视角探析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3、从产业链或零部件角度研讨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4、从创新研发角度研究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3)5、从核心区域构建角度研究重庆汽车产业发展 (3)6、从新能源等其他角度研究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4)7、国外关于汽车产业发展相关对策借鉴 (4)三、总结综述 (5)参考文献 (5)关于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的文献综述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专业 2010级经济学一班冯敏指导教师姜鑫中文摘要:伴随着重庆市整体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在新的时期能否有更大作为值得关注,众多学者对相关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笔者发现,国内外有关本领域的现有研究主要包括在产业集群、竞争力、产业链、创新研发、核心区域、新能源角度等方面,本文通过对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该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字:汽车产业重庆现状及对策文献综述Abstract:With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whether the automobileindustry can have a greater improvement in the new period draw more attention. And more and more scholars do research on relevant aspects. I found that the exist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bout this field mainly consists inindustrycluster, competitiveness, industry chain, innovation, core area, new energy angle etc.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research about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ongqing automobile industry,so that it can enlightenment and help the further research onthis subject.Key words: Automobile industry Chongq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一、前言汽车产业是资本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典型代表。
在把重庆努力建设为西部经济增长极的新形势下,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其在全国的影响里,更能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以及重庆整体经济的发展。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在重庆市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渐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
实践证明,汽车产业产业的发展对推动重庆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发展的背后必然存在的一定的问题,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出现了瓶颈,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可能制约着整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国内外对于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应研究文献较多,主要包括产业集群、竞争力、产业链、创新研发、核心区域、新能源角度等方面。
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与总结,得出解决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要从多角度共同入手、采取实质性政策等启示。
二、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与发展目前,国内学者研究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涉及很多方面。
在研究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上,人们观点众多且各有侧重,而针对进一步发展对策上则分析较少、口径一致。
通过对重庆汽车产业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笔者发现其研究方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产业集群视角探析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钱芳(2007)在认为,要想更好地实现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就必须打造集群品牌[1]。
在对集群品牌的涵义与特征阐释的基础上,其结合重庆市汽车产业的实际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重庆构建汽车产业集群品牌战略的思路及对策。
乜堪雄(2009)指出,产业集群对于促进重庆汽车产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并认为重庆汽车产业积极实施集群化战略至关重要[2]。
其措施包括: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依靠龙头企业集团的牵引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作用等。
姜鑫等(2010)对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进行量化评分,指出该产业集群竞争力在国内来说相对较高,影响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研发经费等方面,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对策建议[3]。
2、从竞争力视角探析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徐小钦(2007)提出了从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组织竞争力六个方面来构建重庆市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相应提出了提升重庆市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4]。
赵立坤(2012)利用实证性分析的方法,对重庆汽车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5]。
杨晓云(2009)采用区域市场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重庆市汽车产业出口竞争力进行了衡量,均表明当前重庆汽车商品出口竞争力较低,并指出规模经济的培养、产品档次提高和以自主研发促进技术升级有利于提升未来重庆汽车产业出口竞争力[6]。
高韵等(2008)在分析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产品差异、技术创新与企业联合的角度探讨了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策略,如通过产品差异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企业并购形成规模经济[7]。
3、从产业链或零部件角度研讨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邓兆祥和杨杰(2009)对重庆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行业发展的主要策略,进而据此提出了促进重庆汽车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8]。
另外,他们还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重庆市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详细地分析,指出零部件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重庆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发展重庆汽车零部件业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基础,需要专门组织力量进行发展战略研究,才能制订出切实有效的一整套对策[9]。
葛娜娜等(2013)主要从顾客需求角度分析了汽车产业的相关情况,提出汽车商品化属性研究分为前期准备、顾客需求研究、结果输出和产品转化及监控四个阶段,从市场的角度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及需求至关重要[10]。
王怡文(2009)提出完善汽车产业链条尤其是汽车零部件整车企业配套体系,强化汽车整车制造核心环节、提高研发力量,整体提高重庆汽车制造业服务业水平是适合重庆汽车产业发展完成重庆汽车产业升级的可行性道路[11]。
赵媛媛(2010)认为目前重庆目前重庆还没有专门的汽摩配件市场,自发形成的配件市场极为混乱[12]。
因此,建设一个大型的汽车、摩托车配件物流商城是十分必要的,对推动重庆汽摩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从创新研发角度研究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陈宇科等(2009)基于价值网理论,提出建立以顾客价值为核心、以产业链为主干、以产品创新为目标的纵向合作创新网络,并对网络的特征、运作机理和运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最后以重庆汽车产业为例,对纵向合作创新网络建设的基本思路作了简要的说明[13]。
熊世权等(2010)人从与汽车直接供应商的关系这一角度,研究了汽车产业出创新绩效的相关情况,指出应均衡协调与供应商的关系、充分重视组织学习在提升产品创新绩效中的作用[14]。
陈卫莉等(2011)分析了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现状,如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创新技术薄弱、自主创新投入不足等。
进而,提出了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相应对策,如加大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发展自主品牌[15]。
李钺锋(2010)认为政府对创新缺乏战略引导和支持、配套研发能力滞后导致自主创新成长力薄弱以及对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的主观动力不足。
同时,提出了政府引导、战略重组、锻造汽车产业链的研发高端等对策建议以提升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16]。
侯朝濮等(2009)通过对国内、外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新趋势和对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机遇与挑战的研究;从基础、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提出提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对策和政策建议[17]。
5、从核心区域构建角度研究重庆汽车产业发展成思桥(2010)提出,北部新区作为重庆强大的汽车产业基地应瞄准世界汽车工业前沿技术,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型企业集团、优势品牌为龙头,以总部企业、国际国内巨头生产基地引进为突破口,壮大并提升汽车整车业,建成重庆中国汽车名城的核心区[18]。
刘卫等(2009)认为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是汽车产业生态经济,分析了重庆经济技术开区汽车制造产业的现状,提出了重庆经济技术开区汽车制造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19]。
白渝平(2011)指出重庆应改变汽车产业生产过去分散的状况,在现有汽车工业发展状况和基本布局的基础上,统一规划部署建立重庆市具有创新特色的汽车工业园区[20]。
6、从新能源等其他角度研究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陈建华等(2010)在简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重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提出了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21]。
谢非等(2010)指出重庆汽车工业对于国外的产品、技术和市场有着相当高的依存度,处于该行业中的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外汇风险;为此,应该从外汇风险规避内部控制机制、财务对策及非财务对策三个方面以应对相应风险[22]。
凌天钧(2013)探讨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瓶颈,并且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应采取多方面措施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3]。
姜雪娇等(2012)指出天然气汽车以其环保优势、技术优势、安全优势等受到青睐,发展新型清洁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一大趋势;同时分析了重庆 CNG 汽车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24]。
7、国外关于汽车产业发展相关对策借鉴各先进汽车制造国为了促进本国汽车产业创新,通过完善汽车产业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采取鼓励创新的税收制度,对汽车产业技术进行推广等措施,为本国汽车产业提供了一个适合创新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