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和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1 物资和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1.1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1)物资采购不规范,行情把握不准。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设备配件和物资市场的兴旺繁荣,市场价格也起伏不定,部分采购人员由于材料采购多,事情杂,不愿多跑多走、货比三家,而是对一些材料供应商的名片感兴趣,这样可以电话联系,送货上门,少了许多奔波劳顿之苦,但方便的同时价格也抬高了;一些采购员仅仅是找出材料过去的价格,以过去价格为参考,不去实地调查,形成了教条主义。
由于采购人员没有深入调查询价,以致对市场行情的研究不透,对市场价格的脉搏把握不准,造成价格普遍偏高,增加了施工和维修成本,降低了在建工程的效益;还有一些采购人员对材料性能不熟悉,采购回来的材料不能用或是勉强能用,造成了材料极大浪费。
(2)物资盘点不及时,库房管理不规范。
一些保管员只知收料、发料、记账,对库存材料品种、数量不清晰,心中没有数,没有对材料做到及时盘点,很多配件和材料堆积在仓库里,不能使用也无法处理,几任交接下来,现任仓库管理员可能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导致库房摆设的层次性不好,库房管理工作不规范;还有的管理员不亲自去拿配件或材料,把钥匙交给操作手或用料人员,让他们自己去拿,然后回来在出库单上登记签字就算完毕,这样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和损失;另外由于对仓库现有配件不清楚,有的配件和材料仓库中有,但管理员不知道有没有或是否能用,就只能从外面购买,原来能用的配件可能因放的时间太久而失效不能使用。
1.2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1)在设备的使用上没有打破本位主义思想,没有完善内部调拨、就近调剂等优惠政策,造成了设备闲置,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
在施工过程中,设备优化配置没有真正量化,大部分都是凭过去的施工经验来决定如何去配置设备,这中间存在不少误差。
还有的虽然在理论上设备配置做得很好,但实际中不能实现,因为我们不可能把自己的设备闲着,然后为了设备最优组合去租用别人的设备,这样我们自有设备损失就会很大,为了照顾自有设备也只能凑合着用了。
这样就没有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以较低的消耗换取较大经济效益。
(2)急功近利,保养不及时。
一些现场设备管理员为片面追求施工生产任务,拼设备、吃设备,最后任务是完成了,设备却趴下了;表面上盈利了,实际上却亏损了。
设备因没有及时保养而使之过早老化报废。
(3)单机维修及消耗的核算不彻底。
大部分设备的维修费用没有定额,在施工过程中设备坏了就必须赶快修好,否则对整个工程损失很大。
另外对于单台设备维修费用超支或节约的部分怎么处理没有明确规定,或者有了相应的办法但没有认真执行,这样增加了一部分不必要的维修费用。
(4)修理验收凭感觉,没有真正形成依托社会办后勤。
目前,自己修理也好,外聘人员修理也好,依靠检测判断较少,修理验收完全凭感觉。
虽然项目部对一些大修、性能要求高的设备采取依托社会修理,但是步子不大,还是抱着机械设备从使用到修理这种“小而全”的传统机制不放。
2 对物资、设备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2.1物资管理的对策(1)计划管理,提高物资采购质量。
做好物资计划管理,提高物资采购质量要从物资的计划管理和物资规范采购两方面做好工作。
1)物资的计划管理。
合理编制采购计划,优先使用库存,充分依托市场。
各部门要提前进行需求预算,向采购部门提出物资需求申请,由物资采购部门结合库存情况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统一招标采购。
同时采购部门要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市场信息。
对不同的物资要单独堆放、保管,独立建帐,实现物资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出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工程进度的需求定期、定量严格领用,对施工现场的物资实行不定期地检查、监督、控制,发现问题提出措施、及时纠正。
对工程剩余物资要及时回收、处理,把好使用关,减少浪费。
2)物资的规范采购。
物资的采购应在充分了解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对商家的经营范围、进货渠道、供货能力、售后服务等进行综合评估,以此建立合格分供方资料,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实行信息资源共享;深入市场调查、询价,准确掌握市场材料变化晴雨表,力争价廉物美、服务到位,因此采购人员一定要腿勤、嘴勤、多跑多问“宁愿跑断一条腿,也决不多花一分冤枉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有的放矢,才能使价格准确到位,才能使在建工程成本不断降低;对于物资配件采购,特别是大宗物资或大额采购,要依据需求计划,对内实行集体办公会议决定,对外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选择。
实际采购中尽量减少采购员带现金自己进行采购,鼓励通过银行转帐结算。
严格依法采购,订货合同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要明确采购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产地、数量、价格、质量要求、运输方式、到货日期、交货方式、付款方式、联系方式等内容对可能发生的不利因素,要事先明确责任,把握主动。
(2)定期盘点,加强库房正规化管理。
仓库材料由于品种多、数量大,所以要及时做好物资盘点工作,确实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使仓库规章制度齐全、材料摆放有序、物资盘点及时、材料管理不失控。
对于积压材料和配件要积极向领导汇报,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建议,以此盘活资金,清理出有限的仓库空间,争取实现新上项目零库存。
2.2设备管理的对策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全部依赖施工设备的状况和性能,怎样管好、用好手中设备,用最低的消耗创造更大的利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抓好设备管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1)在设备调配上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第一,内部调剂。
树立整个企业工程施工一盘棋思想,打破狭隘的本位主义,完善设备物资的内部调拨,切实减少闲置,提高现有设备利用率。
第二,合理配置,组建租赁公司,可以先和就近的兄弟单位联盟,然后逐步向外发展,和一些大的租赁公司和厂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本公司设备真正流通起来,在大的社会范围内实现设备优化配置。
在自有设备可以赁出去,需要的设备可以租回来的前提下,实现施工设备的最佳组合,避免“大机小用”或者“小机大用”现象的发生,以最优化设备配置方案要求进行配置设备,努力以最小的费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在设备的使用方面要合理正确使用设备物资,做到技术合理、经济合理,防止“杀鸡取卵”拼设备这种短期行为。
另外要搞好单机核算,把成本费用落实到每一台设备上,然后能根据施工工期及设备现状落实到每一个月,有效控制费用成本。
同时要有严格的奖罚措施,对于节约的费用要按制定的规章制度奖励,超出费用要按相关规定严格处罚,使设备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自发主动的加强设备保养,注重旧件回收再使用,可以不换的配件和油料就不必更换,用多个换下的旧件重新挑选可用部分组合成一个能用的配件重新使用。
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维修费用,同时提高设备可靠性能。
(3)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上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按编定员,明确职责。
实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
第二,落实标准,规范保养。
让操作手和管理人员都明白该怎么去做和什么时间去做,出了问题能立即搞清是谁的责任,避免扯皮推诿现象。
第三,定期检查,综合评比,奖优罚劣。
提高设备操作人员保养使用设备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保养”为“我要保养”,在刚开始的阶段要强制实行,以后就会慢慢适应,再以后就习惯成自然,这样全体设备人员的素质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4)在设备修理方面内部能维修的尽量内部维修,但要做到技术检测。
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维修,要考察相关维修厂家和队伍,经过比较和筛选,挑出维修质量和维修费用性价比最合适的单位分类依托,走依托社会修理之路。
同时要签订相应的合同及质量保证期,以及因维修质量导致的损失该怎么赔偿等协议。
(5)最后要加强引进优秀人才,淘汰不称职的员工。
并定期对设备人员进行培训,使之掌握比较先进的技术,适应越来越先进和复杂的设备操作要求。
最后还要相应提高优秀员工的福利待遇,以免出现优秀员工流失及新招员工刚刚掌握了技术要领就跳槽或被别的单位挖走。
3 结语只有将物资、设备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才能提高项目部生产效益。
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工程建设机械2006.NO.4机务管理对公路行业机械设备管理的探讨◇山东省枣庄市公路管理局工程处陈华王文摘要公路行业机械设备的管理需从设备的选型和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等方面掌握机械的磨损和故障规律,从而由传统的预防性维修转变为现代的预知性维修。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选型状态监测1引言设备管理是现代公路行业管理的重要领域,加强公路行业机械设备的管理,使各种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保证各项公路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我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代企业的设备管理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设备的规划工程,内容是各种设备投资决策、选型、采购或安装调试,设备的信息和资产的管理;另一方面是设备维修工程,包括设备的使用,修理和状态监测分析。
2设备规划工程要管好、用好、维修好机械设备,保证为企业提供最优的技术装备,使企业的工程建设建立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
首先要搞好设备的投资规划,为企业提供先进合理、适用的技术装备。
为此企业内部各职能科室如机务科、各厂队、财务科等要密切配合掌握国内外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动态,合理选购设备。
设备选型的总原则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全面考虑工程、技术和经济的要求。
因此在设备选型时要考虑到:Ⅰ设备的生产效率:表现为功率、转速、行程、速度、幅度等一系列技术参数。
Ⅱ设备的成套性:包括随机工具等其它辅助设备。
Ⅲ设备的能耗和物耗:包括燃料、润滑、配件等。
Ⅳ设备的可靠性:即完成工程质量的保证程度。
Ⅴ设备的维修性:是设备维修的难易程度,此影响设备维修的工作量和费用。
购置设备要按一定程序进行,首先,由职能部门机务科及主管提出购置。
说明购置的理由,进行设备投资概算,技术上,经济上论证,初步进行综合评估;其次,主管领导召集机务科,各生产单位和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共同研究审查设备购置与投资计划,进行职能部门的横向协调,审查设备的技术经济论证方案,判断数据资料的可靠性,选择最优方案,最后经过综合评估,研究审查,判断和最优化后确定设备购置与投资计划。
这时要考虑资金的筹措以及何时投资经济上最合理。
在购置设备时,应测算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包括购置费和使用费。
购置费包括:设备价格、运输费、安装调试费;使用费包括:能源消耗费、维修费、折旧费、保险费以及操作该设备人员的工资等。
2设备维修工程充分发挥职能部门机务科的积极作用,对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或腐蚀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有效的掌握设备的磨损和故障规律。
首先,设备的检查可分二类:(1)日常检查;(2)定期检查。
按计划日程表在操作人员参加下由机务人员(须专业)定期用监测诊断设备,对机器进行监测,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住各种设备的磨损、老化、劣化、腐蚀的部位和程度以及其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