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集含答案第六章a单选题1、在集中式总线仲裁中,(A )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
菊花链方式独立请求方式分布式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2、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同时:(C) 减少了信息传输量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加重了CPU的工作量3、系统总线中地址线的功能是:(D)选择主存单元地址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选择外存地址指定主存和I/O设备接口电路的地址4、采用串行接口进行7位ASCII码传送,带有1位奇校验位,l位起始位和1位停止位,当传输率为9600波特时,字符传送速率为:(A)960873.13724805、同步通信之所以比异步通信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是因为:(D)同步通信不需要应答信号且总线长度比较短同步通信用一个公共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同步通信中,各部件存取时间比较接近以上各项因素的综合结果6、在集中式总线仲裁中,( B)方式响应时间最快。
链式查询计数器定时查询分布7、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是( C)之间的交接界面。
CPU与存储器存储器与外围设备主机与外围设备CPU与系统总线8、在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下,每次计数从0开始,则(A) 设备号小的优先级高设备号大的优先级高每个设备使用总线的机会相同以上都不对9、在集中式总线仲裁中,(B)方式相应最快。
链式查询计数器定时查询不能确定10、系统总线是指(D)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之间的连接部件运算器、寄存器、主存之间的连接部件运算器、寄存器、外围设备之间的连接部件CPU、主存、外围设备之间的连接部件判断题11、波特是信号传输速度的单位,波特率等于每秒内线路状态的改变次数。
1200波特率即指信号能在1秒钟内改变1200次值。
对12、分时传送即指总线复用或是共享总线的部件分时使用总线。
对13、实现高速CPU与低速外设之间工作速度上的匹配和同步是计算机接口的主要功能之一。
对14、总线带宽是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定义了总线本身所能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但实际带宽会受到限制)。
对填空题15、在总线上,由一个主方向多个从方进行写操作称为(广播);多个从方的数据在总线上完成AND或OR操作称为(广集)。
16、单处理器系统中的总线可以分为三类,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称为(内部总线);中、低速I/O设备之间互相连接的总线称为(I/O 总线);同一台计算机系统内的高速功能部件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称为(系统总线)。
17、按照总线仲裁电路的位置不同,总线仲裁分为(集中)式仲裁和(分布)式仲裁。
18、在单机系统中,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的总线系统由(系统总线)、(内存总线)和(I/O总线)等组成。
19、目前的CPU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和CACHE。
20、在一个16位的总线系统中,若时钟频率是100MHz,总线的周期为5个时钟周期,则总线带宽是(40MB/S)简答题21、简述常见的总线仲裁方式。
1)集中式仲裁方式:①链式查询方式;②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③独立请求方式;(2)分布式仲裁方式。
22、简述波特率和比特率的区别。
波特是信号传输速度的单位,波特率等于每秒内线路状态的改变次数。
标准波特率有:1200、2400、4800、9600、19200等,1200波特率即指信号能在1秒钟内改变1200次值。
二进制系统中,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仅当每个信号元素代表一比特信息时,波特率才等于比特率。
23、简述接口的典型功能。
接口通常具有:控制、缓冲、状态、转换、整理、程序中断等功能。
24、简述总线特性包括哪4个方面。
物理特性:描述总线的物理连接方式(电缆式、主板式、背板式);功能特性:描述总线中每一根线的功能;电气特性:定义每一根线上信号的传递方向、传递方式(单端方式或差分方式等),以及有效电平范围;时间特性:定义了总线上各信号的时序关系。
应用题25、设某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8个字节的数据,假设一个总线周期等于五个总线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60MHz,求总线带宽等于多少?总线带宽=8B×60×106/5=96MB/s26、设在异步串行传输系统中,每秒可传输20个数据帧,一个数据帧包含一个起始位,7个数据位,一个奇校验位,一个结束位,试计算其波特率和比特率。
波特率=(1+7+1+1)×20=200波特,比特率=20×7=140b/s27、某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8个字节的数据,假设一个总线周期等于一个总线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70MHZ ,求总线带宽是多少?设总线带宽用Dr表示,总线时钟周期用T=1/f表示,一个总线周期传送的数据量用D表示,根据定义可得:Dr=T/D=D×1/f=8B×70×106/s=560MB/28、用异步通信方式传送字符"A"和"8",数据有7位,偶校验1 位。
起始位1位, 停止位l位,请分别画出波形图。
解:字符A的ASCII码为41H=1000001B;字符8的ASCII码为38H=0111000B;串行传送波形图为:注:B:起始位 C:校验位 S:停止位第七章单选题1、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 (D)输入/输出设备外存设备通信设备除主机外的其他设备2、下列外存中,属于顺序存取存储器的是: (C)U盘硬盘磁带光盘3、显示器的颜色数为256色,则刷新存储器每个单元的字长应该为:(B)256位8位7位16位4、CRT的颜色数为256色,则刷新存储器每个单元的字长应该为:(B) 256位8位7位16位判断题5、光盘的优点是存储容量较大、耐用、易保存等。
对6、磁盘的找道时间和等待时间是随机的,所以一般取随机时间。
错7、磁盘的存取时间包括找道时间、等待时间和读写时间。
对8、位密度是指磁道单位长度上能记录的二进制位数。
对9、道密度是指沿磁盘半径方向单位长度上的磁道数。
对10、常见的打印机分为:点阵针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
对11、灰度级指黑白显示器中所显示的像素点的亮暗差别,在彩色显示器中则表现为颜色的不同。
灰度级越高,图像层次越清楚逼真。
对12、分辨率指显示器所能表示的像素个数,像素越密,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模糊。
错填空题13、显示设备工作时,为了不断提供刷新图像的信号,必须把帧图像信息存储在(刷新)存储器中。
14、按读写性质划分,光盘可以分为(只读)型光盘、(一次)型光盘和(重写)型光盘三种。
15、磁盘上访问信息的最小物理单位是(记录块)。
16、汉字在输入时采用(汉字输入编码),在存储时采用(汉字机内码),在显示或打印时采用(汉字字模编码)。
17、显示器上构成图像的最小单元或图象中的一个点称为(像素),磁盘记录面上的一系列同心圆称为(磁道)。
计算题18、设某硬盘有20个磁头,1024个柱面,每柱面46个扇区,每扇区可记录512字节。
试计算该硬盘的容量。
磁盘容量=20×46×1024×512B=460MB19、某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8个字节的数据,假设一个总线周期等于一个总线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70MHZ ,求总线带宽是多少?设总线带宽用Dr表示,总线时钟周期用T=1/f表示,一个总线周期传送的数据量用D表示,根据定义可得:Dr=T/D=D×1/f=8B×70×106/s=560MB/20、某显示器的分辨率为800×600,灰度级为256色,试计算为达到这一显示效果需要多少字节?所需字节数为:256色即28,每像素占8位=1字节,则800×600×B=480000B 21、设显示器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深度3B,帧频为72Hz,计算刷新屏幕时存储器带宽是多少?所需带宽=1024×768×3B×72/s=768K×216B=162MB/s简答题22、说明外围设备有哪几种类型。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设备、数据通信设备、过程控制设备23、说明磁盘找道时间和等待时间的含义。
磁盘找道时间是指磁头移动到信息所在磁道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是一个平均时间值。
等待时间是指磁头等待当前磁道上对应扇区的信息到达磁头下的时间,也一般是个平均时间值。
应用题24、某磁盘存贮器转速为3000转 / 分,共有4个记录面,每毫米5道,每道记录信息为12288字节,最小磁道直径为230mm,共有275道。
问:(1)磁盘存贮器的容量是多少?(2)最高位密度与最低位密度是多少?(3)磁盘数据传输率是多少?(4)平均等待时间是多少?解:(1)每道记录信息容量=12288字节每个记录面信息容量=275×12288字节共有4个记录面,所以磁盘存储器总容量为:4×275×12288字节=13516800字节(2)最高位密度D1按最小磁道半径R1计算(R1=115mm): D1=12288字节/2πR1=17字节/mm 最低位密度D2按最大磁道半径R2计算: R2=R1+(275÷5)=115+55=170mm D2=12288字节/2πR2=11.5字节/mm(3)磁盘传输率C=r·N r=3000/60=50周/秒 N=12288字节(信道信息容量)C=r·N=50×12288=614400字节/秒(4)平均等待时间=1/2r=1/(2×50)=10毫秒第八章单选题1、采用DMA方式传送数据时,每传送一个数据就要占用一个( C)的时间。
指令周期 B. 机器周期 C. 存储周期 D. 总线周期2、在中断响应过程中,(C )操作可以通过执行程序实现。
关中断保护断点保护现场读取中断向量3、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D)在DMA周期内,CPU不能执行程序中断发生时,CPU首先执行入栈指令将程序计数器内容保护起来DMA传送方式中,DMA控制器每传送一个数据就窃取一个指令周期输入输出操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4、中断向量地址是:(C)子程序入口地址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指示器5、在关中断状态,不可响应的中断是: (A)可屏蔽中断硬件中断软件中断不可屏蔽中断6、为了便于实现多级中断,保存现场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B) 通用寄存器堆栈存储器外存7、采用DMA方式传递数据时,每传送一个数据就要占用一个时间。
(D) 指令周期时钟周期机器周期存储周期判断题8、中断处理过程为:中断请求→中断源识别判优→中断响应→中断处理→中断返回。
对9、DMA控制器即采用DMA方式的外设与系统总线之间的接口电路。
对10、CPU将部分权力下放给通道,由通道实现对外设的统一管理,并负责外设与内存间的数据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