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综述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中的一个基本的理念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提出了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即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分享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学习,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而是更多的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角色应当是活动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重在培养学生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包括调查问卷、采访等;其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及时性、互动性等方面的优势,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网络环境,从而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的整合,在科学的学习环境和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把探究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带着任务(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认识,同时注重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注重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科教学实效的目的。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经济常识下册第六课《银行与储蓄者》的第二课的第二框,这一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的经济生活
也有紧密的联系。
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大,所以应主要侧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能力。
我在本课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整合了上、下两册书中关于投资理财方式的内容,以课本知识为依托、网上素材为背景、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特点: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学生却很少关注经济生活,所以,很多学生理财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理财知识。
针对这一事实我引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问卷、采访、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对投资理财这一问题展开探究,从而对理财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
学习习惯:学生习惯于教师的讲解这种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交往:高一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交往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1.教法:
●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经过自身的深入探究,小组交流,
形成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
●演示法:把网络中的资料、视频等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对知识深层次的把
握,并从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
●谈话法: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在论坛中发表
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合作学习,集思广益。
●成果展示法:将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在
全班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认同,同时教师也参与到讨论交流展示成果中,在平等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
讨论法:围绕某些问题进行讨论,以形成正确的观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
2.教学手段: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体验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与学生合作制作《投资理财》的教学网站。
网站内容主要包括:
①课本上关于投资理财方式的基本知识及相关的一些资料,丰富学生的视野;
②开设论坛,以便于学生发表观点、相互交流。
学生:对家庭或身边的同学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或采访,搜集相关资料。
对教材知识进行预习。
二、教学流程图:
三、教学过程设计:
四、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自主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如下内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的活动形式多样,有广度和深度,放手让学生去选择、设计、策划、组织、操作、展示、评价,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这些教学活动过程中释放出了很大的能量,学生在诸多的活动中长了操作网络工具的能力,长了与社会上的人交往、沟通的能力,长了比较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长了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方面的能力在师生共同创造的这样一种宽松的、和谐的、自主的空间里得到了自由的生长和发展。
学生在相互合作、讨论、质疑、交流的过程中,思维火花相互碰撞,知识得到深化,能力得到提高,最终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真正的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