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态1
3.3.1节中已经提到了嵌段共聚物,即聚合物 的长链分子是由性质不同的几段所构成。现在 考虑最简单的情况,即由A、B两段所构成的二 嵌段共聚物。由同类分子构成的链段形成了介 观尺度上的有序结构,如图3-32所示:
枝状聚合物:从一定的中心出发,形成多重 分支的结构。是一个尚待开发的领域。
高分子材料虽然已经获得了广泛的 应用,但近年来对嵌段共聚物、枝杈 聚合物的研究表明,通过对高分子材 料的介观结构的剪裁,可以设计和制 备出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因 此蕴藏了巨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尚 有待于人们进一步发掘。
构成液晶态的结构单元大体 可以分为四类:
1,棒状分子
2,盘状分子
3,由棒状或盘状分子 连接而成的柔性长链聚 合物 4,由双亲分子自 组装而成的膜
根据分子排列的形式和有序性的不 同,液晶有三种不同的结构类型:向 列型、胆甾型和近晶型 。
3.4.2 向列相和胆甾相
指向矢:经常引用矢量来描述液晶分 子的排列状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或 一定浓度范围内),液晶分子趋向于沿 分子长轴方向平行排列(择优取向), 这个方向被称为指向矢。用n表示。
一些物质的结晶结构熔融或溶 解之后虽然变为了具有流动性的 液态物质,但结构上仍保持有序 排列,在物理性质上呈现各向异 性,形成一种兼有部分晶体和液 体性质的过渡状态,称为液晶态, 而这种状态下的物质称为液晶。
研究表明,形成液晶的物质通常具有刚性 的分子结构,分子的长度和宽度比很大,呈 棒状或近似棒状结构.还具有在液态下维持 分子的某种有序排列所必需的结构因素,这 种结构特征常常与分子中含有对位次苯基、 强极性基团和高度可极化基团或氢键相联 系。此外,液晶的流动性要求分子结构上 必须含有一定柔性部分。
液晶的应用
本世纪70年代以来,液晶已被广泛的应用 到许多尖端新技术领域中。例如:电子工业 的显示装置;化工的公害测定;高分子反应 中的定向聚合;仪器分析;航空机械及冶金 产品的无损探伤和微波测定;医学上的皮癌 检查、体温测定等。 随着科学的发展,相信会制造出更多的有 利于社会发展的液晶材料。
2.热效应
向列型液晶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随温度升高而降 低。 温度的改变能使近晶型、光化学效应、光 生伏特效应等。
3.4.5 聚合物的有序结构
很多高分子材料具有取向结构,聚合物的取向 结构是指在某种外部条件作用下,分子链或其他 结构单元沿一定方向择优取向排列。分子链的择 优取向有利于高聚物的结晶,但结晶区域一般不 超过40%,总是晶化区和无规线团区共存。
如4,4’-二甲氧基氧化偶氮苯:
液晶分类
从液晶形成的方式可分为热致液晶和溶致 液晶两类。
从液晶分子在空间排列的有序性不同,又有 近晶型、向列型、胆甾型三种不同的结构 类型。
热致液晶:将熔融的液体降温,当降温 到一定程度后分子的取向有序化,从 而获得液晶态。 溶致液晶:将有机分子溶解在溶剂中, 使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增加,溶剂的浓 度减小,从而使有机分子的排列有序, 从而获得液晶态。。
现将两亲物质与水混合。当溶液中两亲分子量少 时,由于混合熵效应,两亲分子一般分散于水中, 但有聚集倾向和趋于液面或器壁的倾向。随着溶液 中两亲分子浓度增加,由于和水作用能的影响,两 亲分子将克服混合熵跑到溶液表面或容器壁以避免 碳氢尾巴和水接触,当两亲分子浓度达到某一临界 值(CMC)时,一种叫作胶束和泡的结构就会出现: 两亲分子头部向外。伸到水中,分子尾部团聚,形 成球形——胶束结构:或者其中两层两亲分子.形 成一个里外都是水的壳——泡结构。如图2所示。
选择反射:将薄层胆甾相液晶注入玻璃 盒内,白光照射时会看到液晶盒呈现鲜 艳彩色,不同角度观察其彩色也不同。 彩色还随温度改变。选择反射类似于晶 体的布拉格反射。胆甾相本征螺距与可 见光波长相当,故出现可见光的布拉格 反射。
圆二色性:材料选择吸收或反射光束的 两个旋向相反的圆偏振光分量中的一个。 若胆甾相是右手螺旋,则左旋圆偏振光 入射时几乎完全透射,右旋圆偏振光则 完全反射。线偏振光可分解为等强度的 两圆偏振光,故一半透射,一半反射。
向列相的基本特征是分子倾向于沿某 一特定方向排列,而其位置是杂乱无 章的。
长程取向序参量S:
S=(3<cos2θ>-1)/2
胆甾型液晶的得名,是因为最初研究的具 有这种中介相特征的化合物都是胆甾醇的衍 生物,这种液晶中的分子链成层状排列。
胆甾型液晶的分子呈扁平层状结构, 分子的长轴与层的平面平行,层间的 重叠呈螺旋状结构,且多为左旋。当 不同层的分子长轴排列沿螺旋方向经 历360°的旋转后,又回到初始取向, 这个周期性的层间距成为螺距(P)。
溶致液晶的研究属于当前研究中比 较热门的软物质(指处于固体和理想 流体之间的复杂物质)的自组装范畴。 构成这种物质的结构单元介于宏观与 微观之间,在微观是无序的,但在宏 观上可以形成稳定的双亲界面和液膜。 在很多领域可以找到应用。
液晶的性质
1.电光效应 动态散射:把某种向列型液晶放在两个特定的 电极之间(电极间距离约为10微米),逐渐增 加静电压。电压不是很大时(1V左右),液晶 对光仅仅进行镜面反射。当电压增大到某一阈 值时(5V左右),液晶在光的照射下会出现明 暗相间的条纹。电压继续增大,到达另一阈值 时,液晶会对光进行漫反射。
施加外力可以使高分子择优取向,如定向结晶, 定向加工,高分子溶液脱溶。在外力作用下,无 规的高分子线团将沿长轴方向排列成一束束纤维 并部分结晶,表现出优异的力学和物理性能。
聚合物液晶化是制备高强度聚合物材料的 有效途径。在液晶态下,高分子链沿一定 方向排列,由于高分子中C-C键是强健,如 果沿这个方向排列,则该方向将有很高的 强度。如聚酰胺分子在浓硫酸中形成液晶 态,从中脱溶后形成纤维,其强度超过了 钢琴弦的强度。
两亲分子构成胶束时,液相呈现各向同 性。胶束的大小和形状一般不定,和周围 液体中杂散的两亲分子保持统计的平衡。 若在一定的温度下,增加溶液浓度.最终 将导致一系列溶致液晶的出现。
两亲分子形成的液晶相一般有六角相,立方相 和片状相。两亲物质的浓度一般达50%左右时, 胶束会结合起来形成较大的结构,呈现液晶相, 这样的相叫六角相. 当浓度进一步增加时,就会 形成另一种常见的片状相结构.在浓度处于六角相 和片状相之间时,有时会出现一种不常见的立方 相.
旋光性及色散:由于扭转分子层的作 用,反射的白光发生色散,透射光发 生偏振方向旋转,使胆甾相液晶具有 多彩的颜色和极高的旋光本领等独特 的光学性质。
入射广谱光,反射出左旋彩色光,透射 右旋广谱光。
3.4.3 近晶相和柱状相
近晶相(Smectic)是所有液晶中最接近结晶结 构的一类。层内分子的排列有二维有序性,分子 的质心位置排列是无序的,分子只能在本层内活 动。层间可以相互滑移,有一维平移序。
柱状相液晶中,盘状分子 呈一叠叠的柱体,具有六 角形的结构。并具有二维 的平移序,如下图所示:
液晶的相变
平移序消失
升温
近晶相
向列相
取向序消失 液体(各向同性) 升温
3.4.4 溶致液晶 (自组装膜的有序结构)
构成溶致液晶的结构单元是双亲分子
膜
本文以肥皂液为例,对两亲分子及自组装过程 进行分析。 肥皂(学名月桂酸)液分子是一种典型的两亲分 子。它含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羧基键合形成的极 性头部基团,和一个由碳氢链组成的非极性尾部 基团(图1.a),它的通用符号如图1.b。
近晶相的有序性最高,它包括:
1. 层内的二维取向性,其取向序参量S0满足:
S0=1/2(3<cos2θ>-1)
2.层间的一维平移序,其平移序参量St满足:
St=<cos(2πZ/a)>
近晶相分为两类,一类是近晶A相, 分子的取向与层面垂直,另一种是近 晶C相,分子的取向按照特定角度与 层面倾斜。
液晶态
在显示应用领域及电子行业中 具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要内容
3.4.1 概述 3.4.2 向列相和胆甾(zai)相 3.4.3 近晶相和柱状相 3.4.4 溶致液晶(自组装膜的有序结构) 3.4.5 聚合物的有序结构
3.4.1 概述
物质通常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三态。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自然 界的固体多为晶态。在晶态下,原子或 分子紧密排列成晶格,其物理性质多为 各向异性,有固定熔点,晶面间夹角相 等。晶体熔化时由于晶格解体,出现流 动性,此时的液体不再具有规则外形和 各向异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