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衡阳市珠晖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衡阳市珠晖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衡阳市珠晖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综合题 (共1题;共3分)1. (3分)(2019·海州模拟)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文学植根于你灵魂最柔软的地带,她以优美的笔触,丰富的情感和深suì________的思想让你沉醉其中,她跨越时空,引领你穿梭于历史和未来、现实和虚幻,分享不同的心灵历程;帮助你养成纯萃无xiá________的心灵,无忌流言与诽语,勇于追寻,且歌且叹。

让我们以爱为犁,以美为耙,________________,以思想为养料,在文学的天地里努力耕耘!(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2. (16分) (2020九下·嘉兴月考) 诗歌鉴赏(一)行香子·述怀① 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②,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①元祐元年,苏轼被召还朝,但是政敌多次以类似“乌台诗案”之事欲再度诬陷苏轼,遂提笔抒怀。

②指击石迸出的一闪即灭的火花(二)黄州安国寺记苏轼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① ,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

其明年二月至黄。

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招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

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②所以生而不可得。

一念清净,染污③自落,表里翛然④ ,无所附丽⑤ ,私窃乐之。

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⑥。

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

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卒谢去。

余是以愧其人。

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

连曰:“寺未有记。

”具石请记之。

余不得辞。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注】①指苏轼在吴兴任太守期间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黄州。

②罪垢:指罪孽。

③染污:烦恼。

④翛(xiōo)然:超脱的样子。

⑤附丽:附着,依附。

⑥赐衣:指朝廷对佛教高僧的赐衣和赐封号制度。

(1)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限断2处)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2)结合积累,完成下列表格。

(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具石请记之百废具兴(《岳阳楼记》)B . 求所以自新之方往之汝家,必敬必戒(《富贵不能淫》)C . 间一、二日辄往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D . 私窃乐之宴酣之乐(《醉翁亭记》)(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5)为文段(一)中划曲线句“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设计一个朗读方案。

(可从停连、语速、节奏、重音、语调等方面入手,答出两点即可。

)(6)上面两篇诗文中苏轼境遇相同、心境相似,请结合《黄州安国寺记》相关内容,品析文段(一)中划横线诗句“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语言上的妙处。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3. (2分) (2017八下·海安期中) 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淮南秋雨夜,________。

②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

③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④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近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________?⑤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借助丰富想象神驰宇宙,表达自己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⑥范仲淹在《渔家傲》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4. (1分)(2020·杭州模拟)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是猴性、人性和神性三者合一的产物,也就是分别具有猴、人和神仙的特点。

请你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对孙悟空的猴性、人性和神性的表现进行分析。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5. (6分) (2019八下·江北期中) 学校开展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围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这一主题,补充完成下列宣传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活动步骤:①调查活动“低碳生活知多少?”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校园“低碳生活达人”表彰会(2)学校需要在校园显眼位置张贴向“低碳生活达人”学习的宣传标语,请你拟一条。

(3)请你担任表彰会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段简短的开场白。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6. (20分)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

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

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一切。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做人的原则,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

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

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者;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

但我们所指的书,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

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

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力避凡俗。

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

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这就是说,读书使人向善。

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这就是说,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1)第①段第一句话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________ 世界。

作者认为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是因为________ 。

(2)第③段中作者列举了一系列事例所论证的观点是________ 第④段末尾引用的笛卡尔和雨果的话属于________ 论据,这两句话所论证的观点是________(3)根据全文内容,具体说说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7. (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拾废品的人梁凌①在饭店门口,我遇上了那个老人。

②老人穿着破旧的衣服,背着两个硕大的编织袋,袋子里是他捡来的“宝贝”,许是纸张,许是酒瓶。

他的脸,黑,瘦,有着风和阳光的痕迹。

秋夜的风,吹在他的秃顶上,几根白发,迎着灯光,茅草似的飞。

③他一会儿看看饭店,一会儿看看灯下吃面的人们。

那是一家老牌的砂锅面店,华灯初上时分,里面坐满了食客,他们大口地嚼着羊肉串,呼呼噜噜地吃着砂锅面,大口喝酒,大声吆喝,笑语声喧。

烟火深深处,一片人间繁华之景。

④当我经过,听到老人的低语:“这面条多少钱一碗?”他的声音那么小,像在肚子里说。

可能是自言自语,也可能在问我。

如果我不注意他,可能也听不到他的问话。

⑤我停下来说,十块钱一碗。

⑥老人“哦”了一声,又站在那儿迟疑,张望。

我则匆匆上楼。

⑦我和先生点了两碗面,坐下。

⑧在等面的间隙,我趴在窗口向外看。

老人还在,站在路边舍不得走,却也不敢靠近。

路边有几张桌子,是饭店摆在外面的。

桌前坐满了吃面的人,这会儿都埋头享受美味,没有人看老人一眼。

⑨老人也自觉跟他们保持相当距离,他好像知道自己脏,怕引起人家的厌恶。

⑩我想,他可能很想吃一碗面,却舍不得。

十块钱,对他可是大数目,那要拾多少个瓶子才能换来。

不吃吧,却更舍不得离开。

馋了?饿了?也许,反正就是走不开。

⑪我下楼,走到他身边问,老先生,我想请你吃碗面,可以吗?⑫他嗫嚅道,可以带走吗?我问,是要带给你家人吗?⑬不是的,我家没有人,就我自己,是人家不让我坐在这儿吃。

他说。

⑭我扭头问服务员,我想请老先生吃碗面,你们可以让他在这儿吗?⑮服务员见我这么“光鲜”的人物在说话,立刻道,当然可以吃的!⑯他从角落里特意拉出一张桌子,对老人说,你就坐这儿吃吧。

⑰我上楼给老人买了一碗面,又替他拿了筷子、勺子,把餐牌放在他前面的桌子上。

老人迟迟不肯坐下,说,我是想把这份带回家明天早上吃。

又说,我一天都没有吃饭了... ...老人边说边揉着瘪瘪的肚子。

我想了想,又拿出十块钱,让他第二天买早餐,这会儿只管安心等他的面。

⑱一会儿老人的面上桌了。

看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才上了楼。

我的面早已上了桌,等急了的先生问,你刚才去哪儿了?我说,我刚才做了一件小事... ...⑲我们离开时,老人还在,他的编制袋放在一边,他自己,坐在阴暗处,还在享受着那碗面。

先生说,也许这是个巧要饭的。

我说,可能吧,但那又有什么关系。

⑳这真是个美妙的夜晚,举手之劳,老人享受了一碗面,我享受了快乐的时光。

也许,我应该感谢老人呢,因为我获得的回报,实在比那碗面多得多。

(1)第③段“烟火深深处,一片人间繁华之景”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2)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⑥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本文给你带来哪些关于“助人”的思考?结合全文写出你得到的启示。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8. (1分)(2016·丹阳模拟) 作文:“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这一句歌词曾带给我们真挚的感动,你的成长经历中是否也有一个如此特别的存在,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部经典……,让你或温暖,或感动,或警醒,或奋进……请以“你是我的”为题作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