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诚信演讲稿篇一:诚信自律是安全的保护伞演讲稿诚信自律是安全的保护伞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自律是安全的保护伞》。
从呀呀学语时,妈妈就教给孩子过马路的儿歌“红灯停,绿灯行。
”,让孩子遵守交通规则。
上学了,老师会告诉学生:“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大家不要玩有毒、有电、有害的东西!”让学生们注意安全。
参加工作后,领导就会教育员工,牢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样一些安全警句,要求每一名员工遵章守纪。
当我们离开了妈妈的怀抱,踏上人生道路后,就要一直依赖着“安全”这把保护伞不断前进。
没有了它,我们就可能摔跤,没有了它,我们就走不远、走不稳,甚至失去生命,更何谈报效祖国,建设祖国。
安全是什么?安全就是爱护和保护人的生命不受损害。
安全就是一种尊严,它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安全是一种文明,是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安全是人生幸福的港湾。
有了安全,家庭才有欢乐和温暖;生活中,拥有了安全,就有欢乐笑语。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它不像财富能失而复得,也不像离离原上草,能周而复始。
虽然我们一再小心,然而事故却像魔鬼的血盆大口,时时窥视着人的生命。
纵观许许多多的煤矿事故,不能诚信自律,不遵守煤矿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0XX年12月13日,我矿掘进区发生一起工亡事故。
矿上通过大型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该班组能够做到诚信自律,严格按照整修措施施工,按标准来,按程序来,先后路,后前头,先使好前探梁,把棚子连锁,这起事故就可能避免;如果工亡者能够做到诚信自律,严格执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不安全不生产,先处理隐患后生产,这起事故仍可能避免……但是,太多的如果,也只能是一个虚幻而美丽的假设。
时光不可能倒流,世上没有后悔药。
“”事故除了留给我们永远的心痛,至少还应该留有一条最宝贵经验,那就是:我们要讲诚信,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打折扣,不讲理由,不讲条件地执行好规程措施,按标准来,按程序来,上一个程序未完成,不准进入下一个程序,并在操作前、操作过程中执行好手指口述安全确认,雷厉风行,执行到位。
服从命令、遵守纪律是军人的天职。
同样遵章守纪,讲求诚信,注重安全,是我们煤矿职工应该具有的基本职业道德。
纪律是军人的生命,那么对我们煤矿职工来说,安全生产就是我们的生命。
我们应该象爱护我们生命一样重视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没有及格,只有满分。
诚信自律是安全的保护伞,不讲诚信,忽视安全,哪怕是偶尔的一次疏忽,就能产生遗憾终生的后果:不要安全,忘记诚信,哪怕是瞬间的麻痹大意,就可能导致悲剧的上演。
“人无诚不立,业无诚不兴”,诚信自律是做人的基础,更是安全的保障。
何为诚信?许慎在《说文》中这样解释:“诚,信也”,“信,诚也”,二者在本意上是相通的。
诚的基本含义就是老实不欺,即不自欺,也不欺人,包含着真诚于自己和老实地对待他人的双重规定。
而信的基本含义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诚信,既是一种个人的内在品质,又是主客体互动关系中的行为规范。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至王者的“君无戏言”,下至黎民百姓的“言必信,行必果”,它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煤矿员工如果缺乏应有的诚信力,不仅很容易给他人造成伤害,恐怕连自身的安全也难以保证。
每个人只有对自己所在的团队讲诚信,那么这个团队才会是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团队。
否则,就是一盘散沙。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煤矿的员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直接或间接导致诚信力不高。
多年来的安全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仅靠制度管束,单纯地让员工写安全承诺书、严厉处罚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承诺不能践诺是一种普遍现象。
尤其是针对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的群体,要从思想深处改变他们的侥幸心理,使职工真正认识到安全是最大的幸福,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进而自觉规范操作,就要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员工诚信自律教育,真正做到承诺必须践诺,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认同感和服从意识、配合意识,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质的改变,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细节决定成败。
对我们煤炭行业来讲,细节不被重视,管理不够精细,这是屡屡发生安全事故的症结所在。
其实,我们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繁杂、平凡、细小事务的重复,这些事做好了,虽然并不见得有什么成就,但如果连这些小事都做不好的人,肯定也做不成什么大事。
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决定了我们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安全生产的成败。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讲诚信,做好自己的工作,人人尽职,步步到位,按标准来,按程序来,就能确保整个过程的顺畅、完美。
反之,如果我们不讲诚信,说一套做一套,不看重小事,不注重细节,就有可能全盘皆输,就有可能造成大的安全事故。
所谓100-1=0的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我们要重视细节,认真去做,用心去做,严格执行程序化操作。
因为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第一”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听不进“安全第一”的劝告,是耳朵的幼稚;不懂防范为重,责任重于泰山是心灵的幼稚;不排除各种安全隐患,是行为的幼稚。
有一本书叫《赢在执行》,书如其名,它告诉我们干好每件事执行到位于否是成败的关键,而执行到位的基础就是诚信自律。
所以,我在这里再次大声呼吁:为了让生命不受伤害,让我们时刻诚信自律,做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遵章守纪,按章操作,按标准来,按程序来,因为它是保证我们每个人幸福安康的保护伞。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篇二:慎独自律,重塑诚信品质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与大家共同探讨大学生诚信这个话题。
谈起诚信这个词,让我觉得既熟悉有陌生。
熟悉是因为它有着温润如玉的面庞,而陌生是因为它却流露出冷漠讥讽的表情。
从小到大,关于诚信的名言、故事总是不绝于耳,传统的教育更是把其作为最重要的做人准则。
国家讲,学校讲,社会也讲。
这个极高频的词汇,似乎应该使我们心中最重要的品质。
然而现实却是:我们生活在一个诚信缺失的时代。
从三聚氰胺毒奶粉和地沟油到毒胶囊,再到各种论文的抄袭和剽窃事件,我们开始在矛盾中遗失道义的光辉。
以至于当我站在这里谈诚信,总觉得有高谈阔论和不着边际之感。
现实中的它的缺失而让我们对他的含义和价值有了陌生感。
那么诚信在哪里?它到底有多重要?我们大学生还能够重塑诚信的品质么?一、诚信就在我们心中在山东交通学院无影山校区内的一条道路旁,有一家由在校学生开设的只有一个5层的铁皮柜的“诚信驿站”,里面摆放着笔芯、橡皮、本子等十几种学习用品,没有收银台,也没人看管,只是放置了一个用来收钱的箱子和一本“顾客”留言册。
小店里的所有的商品都标有价格,购物者在挑选商品后,完全凭着自觉,将钱投进箱子里并找零。
就是这种经营模式,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诚信驿站”发展壮大了起来,营业额不断攀升,从最初的一张简易的电脑小桌到如今的五层橱柜,并且开设了分店。
一家无人看管的小店传出了一段校园佳话,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所谱写的关于诚信的故事,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报道,也迅速在社会上荡起了巨大反响。
“你尊重我,所以我必须自尊;你信任我,所以我不能失信。
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要能经得起‘诚信驿站’的考验,从小见大,几块钱的笔和本子来折射出我们的素质。
”小店经营者如此自信的肯定了大学生的诚信,我也为这句话感到震惊。
这件事带给了我许多的感动和思考。
首先它让我发现原来诚信的观念一直埋藏于我们的心中,根深蒂固。
只是有时它会暂时被掩盖,我需要做的只是不要忘记,时时清理内心的陈杂,让诚信能在需要的时候流光溢彩。
诚信驿站让我坚信:没有过多的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侵染,大学生本来就应该是诚信一族。
上例中的无人看管的店虽小,彰显的却是大学生们“互信、守信”的诚信精神,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里,这种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去仔细体味、学习。
买商品的大学生自觉买单做守信者,以实际行动支持弘扬传统美德,这反映的是社会诚信大主题。
与当前“彭宇案”、老人倒地无人扶、“小悦悦”事件等一连串诚信危机事件相比,“诚信驿站”现象成为一面道德旗帜,给当代大学生以及所有民众上了一堂鲜活的教育课,为当下社会注入一股清新的暖流,会引发强烈积极的社会反响。
虽然近几年关于大学生不讲诚信的例子已屡见不鲜:拖欠助学贷款,考试作弊,论文抄袭,造假申请助学金等等。
但社会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期许仍旧充满了希望,多数大学生对诚信的追逐也从未停歇。
所以我还是愿意相信那些丧失诚信的大学生只是瞬间被利益蒙住了双眼,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定会唤起他们心中沉睡的诚信品质;只要我们自己时时坚持“反身而诚”,诚信就可以被塑造为不可颠覆的信仰;而当信仰根深蒂固,诚信就不再是理想主义高高在上,而是形成完善的体系,使之成为真正的国民意识。
二、慎独是考验诚信的试金石在当今社会下,“假”、“虚”、“骗”正在成为一种“公害”。
似乎“骗”能“发财”、“虚”能“升官”,谎言正在误国。
相伴而来的还有人情淡漠, 人性扭曲, 道德沦丧。
有很多人抱怨缺少诚信的氛围;在金钱和权利包围下,不能以冷静的头脑明辨是非;在看到他人丧失诚信时也就随波逐流。
其实,要知道诚信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诚信与我们的距离也并没有多么遥远,它就是“诚信驿站”卖出的一支笔、一块橡皮。
这是一种“慎独自律”,在没有任何监督的环境下,用自己的举手之劳完成诚信之举。
“诚信驿站”的“顾客”留言本就是当代大学生笃守信义、诚信做人的最好见证。
即使我们不能成为改造时代的英雄,不能像鲁迅“为肩起黑暗的闸门而拥有一颗黑暗的心”;但只要我们自己慎独自律,就能为这个社会诚信的重树尽自己的一份力。
我们欣喜的看到,我们的国家、社会也在为重建当代人的诚信信仰做着点滴的努力,中央提出了“以诚实守信为荣”鼓励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我们的身边我看到:去年我们学校开展了诚信考场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拓展诚信教育活动的涵盖范围,开展了包括主题班团活动、短剧大赛、演讲和征文比赛、诚信论文答辩等活动,融思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诚信教育活动中来。
时代对重树诚信的孜孜追求。
而我们又怎能对此失去信心呢?三、真诚对待自己要诚信待人,真诚处事,自我慎独,首先要学会真诚于自己。
我们常常活的面目可憎,是因为我们连完全忠实于自我都时时没有勇气,何谈忠实于他人?想起这样一句话“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幻觉,存在才是唯一真实的瞬间。
”我们为什么要在短暂的生命里,带着虚伪的面具营营狗狗,为什么要让曾经心灵的伤疤结成铠甲,为什么要让防御的目光铸成刀剑,为什么要让笑靥掩蔽陷阱,请真实的袒露自己,承认自己对沟通的渴望,承认自己孤独的心在战栗,请用真诚与信任去孵化你与他人看似坚硬的外壳;让我们用真心换取内心的安宁,用坦诚别人的信任一言足以兴邦,一言岂止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