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铁合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投资摘要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铁合金行业与钢铁行业紧密相关,钢铁行业的供需变动将直接影响铁合金下游需求以及价格情况。
相较于钢铁企业,铁合金企业小而散,议价能力弱,产品价格往往随钢铁价格波动。
硅铁、硅锰等铁合金产品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开工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事件刺激会引发价格的短期上涨,如硅石限产引发硅铁价格飙升。
但从长期看,产能过剩的问题未解决,铁合金价格较难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
核心假设或逻辑第一,我们认为下一阶段钢材需求增速或有所回落。
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钢材消费的主要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滑势必影响钢材消费量的增速。
此外,供暖季环保限产也将阶段性的影响钢材需求。
钢材需求的疲软会进一步抑制铁合金需求。
第二,硅铁、硅锰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且严重过剩。
企业开工率较低,但企业复工也相对较容易,一旦产品价格提升或生产成本下降,会开工生产,反之则停工。
产能过剩叠加弱议价权,使硅铁、硅锰企业长期处于微利状态。
第三,从短期看,硅铁厂的硅石库存可支持企业生产,从长期看,即使青海硅石厂长期大面积关停,硅铁企业也可从其他省份购买到品位略低的硅石。
但需要关注硅石、硅铁企业环保限产力度是否会进一步加大,如果出现大面积限产,仍可能影响硅铁正常供应。
第四,电力成本是硅铁生产成本最主要的构成部分,电价低的地区如青海或具备自发电能力的企业,会享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第五,我国锰矿依赖进口,目前港口库存达年内最低值,随着港口库存的变动,锰矿港口价格呈现反向波动,使硅锰企业生产成本上扬,也对硅锰价格形成了一定支撑。
第六,硅铁、硅锰目前都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在没有外界环保检查等因素的刺激下,价格或将继续回落,至略弱于钢铁价格走势,使铁合金生产企业保持微利的价格区间。
与市场预期不同之处我们全面分析了硅铁、硅锰行业的产能、需求、成本、价格情况。
一方面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拆分,力求从微观层面追踪企业成本。
一方面分析铁合金与钢铁行业的关联,希望从宏观层面预测价格走势。
核心假设或逻辑的主要风险第一,钢材价格下跌幅度超预期,拖累铁合金价格走势。
第二,铁合金企业环保限产力度加大,改变供需格局,刺激价格上涨。
铁合金与钢铁行业紧密联系 (5)铁合金供给逐步回落 (5)铁合金净进口量连年提升 (7)铁合金需求增速回落 (9)硅铁价格仍有回落空间 (12)世界最大硅铁生产国 (12)产能严重过剩 (13)需求温和提升 (15)电力成本差异决定生产成本高低 (16)价格回落 (18)锰矿价格上升挤压硅锰利润空间 (20)西北地区高速发展 (20)需求阶段性增长 (22)锰矿港口库存出现回落 (23)硅锰企业利润受上游挤压有所下降 (25)相关上市公司 (28)鄂尔多斯——全球最大单体硅铁生产企业 (28)中信大锰——占有丰富的锰矿资源 (28)占有锰矿资源企业 (29)国信证券投资评级 (30)分析师承诺 (30)风险提示 (30)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说明 (30)图1:我国铁合金产量情况(万吨,%) (5)图2:2015年各省铁合金产量(万吨) (6)图3:内蒙、广西、宁夏地区铁合金产量(万吨) (6)图4:国内淘汰铁合金落后产能情况(万吨) (7)图5:铁合金冶炼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 (7)图6:我国铁合金出口数量及同比增速(万吨) (7)图7:向日本、韩国出口铁合金量及占比(万吨,%) (8)图8:我国铁合金进口数量及同比增速(万吨,%) (8)图9:从南非、哈萨克斯坦、印度进口铁合金量(万吨) (9)图10:2016年铁合金进口品种占比 (9)图11:铬铁、镍铁进口量(万吨) (9)图12:我国钢材产量与铁合金月度表观消费量(万吨) (10)图13:铁合金外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及铁合金冶炼业用电量环比情况(%). 10图14: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增速(%) (11)图15:房屋当月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11)图16:商品房当月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11)图17:世界硅铁及工业硅产量情况(千吨) (12)图18:硅铁出口量(万吨) (13)图19:硅铁进口量(万吨) (13)图20:主产地硅铁年产量(万吨) (13)图21:主产地分月硅铁产量情况(万吨) (13)图22:我国硅铁产能情况(万吨) (14)图23:硅铁主产地产能利用率(%) (14)图24:我国硅铁年产能及消耗量(万吨) (14)图25:全国、内蒙及鄂尔多斯硅铁年产量(万吨) (15)图26:粗钢累计产量及累计同比情况(亿吨,%) (16)图27:镁累计产量及累计同比情况(万吨,%) (16)图28:硅铁主产地开工率情况(%) (17)图29:陕西兰炭及河北一级冶金焦价格(元/吨) (17)图30:硅铁及方坯含税价格情况(元/吨) (19)图31:西北硅铁(75#)及北京镁1#价格(元/吨) (19)图32:内蒙硅铁即期毛利润模拟(元/吨) (20)图33:2011-2016年我国硅锰产能分布情况(万吨) (21)图34:主产地硅锰年产量(万吨) (22)图35:2015年锰储量分布情况 (23)图36:我国锰矿进口量及同比情况(万吨) (24)图37:进口锰矿来源情况 (24)图38:锰矿进口量与进口锰矿消耗量情况(万吨) (24)图39:锰矿港口库存情况(万吨,元/吨度) (25)图40:分港口南非Mn38块锰矿价格(元/吨度) (26)图41:分地区焦炭市场价(元/吨) (26)图42:硅锰及方坯含税价格情况(元/吨) (27)图43:内蒙硅锰即期毛利润模拟(元/吨) (27)图44:分产品营业收入(亿元) (28)图45:分产品毛利润(亿元) (28)图46:分产品营业收入(亿港元) (29)图47:分产品毛利润(亿港元) (29)表1:硅铁生产成本敏感性分析(元) (18)表2:硅锰生产成本敏感性分析(元) (26)铁合金与钢铁行业紧密联系铁合金是由铁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是钢铁工业和机械铸造行业中必不可少的原料。
其主要用途分为两类:一是作为脱氧剂,脱除钢液中过量的氧,常用的脱氧剂有硅铁、锰铁、铝铁、硅钙、硅锰等;二是作为合金剂,调整钢的成分,从而改变钢铁产品的性能。
铁合金品种多样,主要有硅系、锰系、铬系、镍系等,其中硅系和锰系最为常见,占比最高。
铁合金在其他领域也有一些应用,如锰铁粉用于生产特种焊条,铬铁用于生产镀铬的阳极材料等。
铁合金供给逐步回落随着系列产业政策的出台以及下游行业的疲软,铁合金产量开始逐年缓慢下降,2016年产量为3558.80万吨,同比下降2.93%。
铁合金产量略有下降2001年到2010年,十年的时间里,我国铁合金产量由450.83万吨升至2435.50万吨,增幅达440.23%。
同期,我国新增铁合金产能3096.89万吨/年,远大于产量1984.67万吨的增量,呈现出产能过度的扩张。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铁合金产量快速攀升,在2014年达到峰值3786.25万吨,随后产量逐年缓慢下降,2015、2016年产量分别为3666.40和3558.80万吨。
2017年1-7月,我国铁合金产量2000.40万吨,同比下降1.70%。
图1:我国铁合金产量情况(万吨,%)我国铁合金产量向优势地区集中2010年,内蒙、广西、宁夏、贵州、湖南、青海、四川七省区产量合计1458.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9.86%;2015年,此七省区产量合计2475.3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7.51%。
2010年,内蒙、广西、宁夏三地产量631.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25.91%;2015年,三地产量合计1488.9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0.61%。
从2010年到2015年,除2013年广西地区产量突增,三地的铁合金产量占比呈现稳步增长。
与全国铁合金总产量不同,并未出现下降趋势。
图2:2015年各省铁合金产量(万吨)图3:内蒙、广西、宁夏地区铁合金产量(万吨)产业政策引导产能向合理方向调整铁合金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盲目发展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早在2004年,国家发改委就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对电石和铁合金行业进行清理整顿的若干意见》,提出“对现有电石、铁合金生产企业和在建(拟建)电石、铁合金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坚决淘汰敞开式和1万吨(单台装机容量为5000千伏安)以下的电石炉、单台装机容量3200千伏安及以下的铁合金矿热电炉和100立方米以下的铁合金高炉”。
面对铁合金发展过程中,生产能力过剩、工艺装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生产集中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在2006年,国家发改委以及相关部门发布《关于推进铁合金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提出“铁合金行业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严格行业准入管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节能降耗改造,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组织布局,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
2006到2007年,国家发改委分三批公告了符合《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涉及铁合金企业462家,涉及产能1413万吨/年。
铁合金企业产能普遍较小,462家企业平均产能3.06万吨/年,其中年产能大于10万吨的企业仅有32家。
2013年,根据《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等要求,工信部公告撤销不符合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涉及属落后产能、已转产、已停产、已淘汰或已关闭企业180家。
2015年,工信部产业政策司修订发布《铁合金、电解金属锰行业规范条件》和《铁合金、电解金属锰生产企业公告管理办法》。
促进铁合金、电解金属锰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引导和规范铁合金、电解金属锰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
一系列的政策有效引导落后产能的淘汰。
从2010年到2015年,全国共淘汰铁合金落后产能1383.52万吨。
其中,去产能超过100万吨的省区分别有贵州、广西、内蒙和湖南,对应产能258.01、162.94、162.89和151.33万吨。
同时,政策也抑制了铁合金产能的盲目新增。
铁合金冶炼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在经历了多年的上升之后出现下降趋势,固投完成额在2012年达到513.55亿元,致2015年已下降到395.49亿元。
图4:国内淘汰铁合金落后产能情况(万吨) 图5:铁合金冶炼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铁合金净进口量连年提升从2009年起,我国从铁合金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
近年来,在国内外供需市场的综合影响下,铁合金净进口量不断升高,2014、15、16年净进口量分别为118.66、240.79、324.00万吨。
铁合金出口量同比上升在2008年8月,商务部正式发布《铁合金出口许可申领条件和程序》,标志着我国铁合金自由出口的时代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铁合金出口许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