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
01 思想性实践性 02 时代性阶级性 03 多样性共同性
(1)思想性与实践性
它源于现实,超越现实。与现实相比,理想是 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对未来美 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两个村姑的梦想: 两个住在茅屋里的姑娘曾在一起畅想当
上皇后的享受。一个说:“我若当上皇后, 一定找两个丫环,一个帮我喂猪,一个替我 打草。”另一个说:“我若当上皇后,一定 预备两个大罐子,一个盛红糖,一个盛白糖, 想吃红糖有红糖,想吃白糖有白糖。”
请看西方人自己的答案:
评选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马克思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 题都给出了答案。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 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
路透社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 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
英国公众认为,今天世界各处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克 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内容。
➢第一,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第二,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第三,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二、把理想信念化为实际行动
• (一)崇高的理想信念必须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 马克思: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时间力量 的人
原因分析
(二)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历史。
思考: 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认可马克思主义吗?
在多次公众媒体伟人评选中:马克思被评为 “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
第一次: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
马克思高居榜首, 得票率高于分别名 列第二、第三和第 四的相对论的创立 者爱因斯坦、万有 引力的发现者牛顿 和进化论的提出者 达尔文。
——托尔斯泰
3.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
(心理学家提出的著名公式)
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 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
(三)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孟子
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 道吃吃睡睡,他还算什么东西,简 直不过是一头牲畜。
“从企业反馈过来的信息看,至少有一半大学生因吃不了苦而被 企业淘汰。”路桥人才交流中心这名负责人说,不少与企业签了就业协 议书的大学生工作了一两个星期就辞职了,有的则坚持了一两个月,吃 不了苦走了。“能吃苦的大学生很吃香”,有些企业选才的标准甚至不 再将学历放在第一位,而是将“吃苦耐劳”的品质当作了第一要求。路 桥人才交流中心这名负责人说,其实只要不怕吃苦,干他几年,挣两三 千的月薪也不是难事,只要有能力,完全可以走上管理岗位。
(三)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
牛顿在后半生用25年研究 神学,企图证明上帝的存 在。
• 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 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 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 社会领域的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信念
二、人生需要理想信念
(一)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 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 方向,而没有方向,就 没有生活。
上述答案说明?
➢ 说明西方人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 步的认识。
➢ 说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和批 判是正确的。
➢ 说明科学的理论是能够征服人心的,马克思 主义并没有过时,是永葆青春活力的!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
的矛盾; 理想和现实存在着统一的一面。
理想离开了现实,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 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又不脱离现实,脱离现实 而谈理想,理想就成为空想。 理想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原因分理析想与现实的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理想 的彼岸。
大学生应坚定科学信仰,追求远大理想,在为实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可以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特 征、意义,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 主义信念,自觉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化 理想为现实。
•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 力行的态度。
• 是人们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
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 密切联系,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即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
信念与理想的关系
1、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 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2、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 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 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思考题:你的观点是什么?
Step 1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 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 标上的集中体现。
《赠父诗》 • 孩儿立志出乡关, • 学不成名誓不还。 • 埋骨何须桑梓地, • 人生无处不青山
台湾大学 教授颜元 叔《海峡 评论》
“新中国至少做到了 两点:把帝国主义赶出去 了;把中国真正统一了。 我想这该是最低的评分了 吧?其实还应再加两项:把 中国的国力提升到国际水 平;把中国人的生活水平 普遍提高。”
(一)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一方面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 ➢ 另一方面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再见!
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一)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 “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
是完全错误的。
原因:割裂了共产主 义远大理想与现实的 辩证统一关系。
❖ (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 系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 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 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从田间小路上 走出的大科学 家——杂交水 稻之父袁隆平
“能吃苦的大学生很吃香”
十几年前,全国每年大学毕业生还不到100万人,今年则达到了 820多万人,而半数以上大学生因吃不了苦被企业淘汰。
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 被途中的细枝末节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分散 精力,扰乱视线,以至中途停顿下来,或是走 上岔路,而放弃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
读书为挣大钱娶美女?
读书是为了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现 在又成为大家争论的话题。湖南株洲教师尹建 庭提出“读书是为挣大钱娶美女”的“怪论”, 有人认为这个老师说了真话,值得肯定,而且 说的是最真实最现实的理想,就更值得肯定。 这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第四次:2005年德国评选最伟大人物
在德国《图片报》和 国家第二电视台携手主办 的评选中,马克思被评为 “德国最伟大人物”。
这是为什么?
一种预言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学说,却得到 资本主义国家公众的广泛认可;一种被它的敌 人攻击、挖苦、甚至宣告灭亡的学说,却能如 此深刻、长久、生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 会的发展进程!这是为什么?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 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 四个自信
•(三)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本质的特征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 理想是在特点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社会 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在实践中产生, 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2)时代性和阶级性
柏拉图
• 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 • 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 • 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 • 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
马克思
(3)多样性共同性
• 同一个人,不同理想信念 • 共同的理想信念
第二次:2002年英国路透社评选
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名列第一 的是爱因斯坦。与马克思并列第二的是印度的 国父“圣雄”甘地,牛顿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并列第四。
第三次: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最伟大的哲学家
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于第 二位的休谟得票率为 12.6 %,远远落在其后。 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更是望 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前 20 名。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理想实现 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 艰巨性
中国梦包括强国梦、志愿梦、健康梦、环保梦、文化梦、科技 梦、幸福梦等等。
1 伟大事业
伟大工程 3
“四个伟大”
2 伟大斗争
伟大梦想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伟大梦 想”,是“伟大事业”、“伟大斗争”和“伟 大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学内容
1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
2
科学的理想信念
3
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找问题
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只 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 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 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 逃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