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宏志教育内涵做强宏志教育品牌——扬州市第一中学2014年宏志教育特色建设工作汇报2015年1月13日长期以来我校以科学的发展规划、先进的文化精神统领宏志教育特色建设,以独特彰显宏志教育办学特色,以优质突出宏志教育办学成果,以稳定保持宏志教育的生命力、影响力。
宏志教育特色建设的基本做法一、有效地做好集群式帮扶近年来,我校的办学坚持走以宏志班为龙头的宏志教育特色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学校宏志班集群式帮扶的教育规律,着力打造“面向弱势群体,关爱贫困学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宏志班教育。
学校建立了“一激二访三建档”的宏志教育管理体系(“激”是激发热情,激励宏志;“访”是普遍家访,访困访学;“建档”是建立宏志班学生的成长档案)。
我校宏志班中绝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
多年来已为来3300个困难家庭解决了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使80多名面临失学的孩子跨进了一中的校园,改变了他们长期在教育方面所处的弱势地位。
学校每年依托政府、教育局、社会各界以及自身努力,筹措大量资金用于对宏志班的学生实行助学减免、生活补助以及颁发奖学金。
2014年共有3316人次得到助学减免和补助,我校共投入资金194,7552元。
在党员、干部、教师中长期开展“四心”主题活动以及“1+1+1”帮扶活动。
二、积极开展宏志特色德育活动面对宏志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老师意识到不能让宏志班成为只追求文化成绩的尖子班,而要使宏志生成为“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的优秀人才。
我校始终关注每个学生的生命状态及发展历程,总结出宏志教育五大规律(宏大志向律,健全人格律,自主学习律,参与活动律,整合资源律)。
在宏志班乃至全校师生中开展“五个教育”活动,(爱的教育、优质教育、人格教育、和谐教育、感恩励志教育)。
在彰显时代精神、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中,使得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深邃、心灵丰富,促成全面发展。
1.磨炼意志品质(1)树人立志的励志教育:以树立宏志生放飞宏志,报效祖国的志向为核心。
我校开展了十八岁成人仪式、“理想成就人生”主题班会、“寻找奋斗之星”的评选活动。
(2)勤奋刻苦的挫折教育:以铸造宏志生勤奋踏实,顽强刻苦的精神为核心;开展“放飞宏志”、“讲述自己的故事”“青少年海军夏令营”等活动,在宏志生心中牢牢树立起“不比父母比自己,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吃穿比学习,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努力”的价值观。
在高三宏志班开展学习宝中“轮椅少年”李海捷自强不息、阳光自信的活动,全力拼搏,冲刺高考。
(3)知恩图报的感恩教育:以培养宏志生知恩感恩,回报社会的品格为核心,教育学生怀着感恩的心对待世间一切人和事,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每年学校都组织宏志生开展感恩系列教育活动,教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回报他人。
2.健全人格心理(1)自尊自强的人格教育:以健全宏志生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人格为核心;宏志班的同学家境贫寒,但他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用读书来改变命运,用知识赢得尊严。
学校通过组织寒暑假宏志生感恩大行动、宏志生勤工俭学、服务社区等活动,磨砺出他们自尊自强的人格。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开展学生会干部竞选,召开团代会,培养学生干部管理素质,让他们参与到学校各项管理中来。
(2)健康健全的心理教育:以养成宏志生健康、向上、乐观、阳光的心理为核心。
学校配有专职及兼职心理教师,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选修课,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等活动,并专门建造了“阳光心苑”和“阳光活动室”,创办了“心语心晴”心育小报。
5月底扬州新闻广播12355青春热线——2014中高考特别节目走进我校高三宏志班,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邀请知名心理专家为学生、家长答疑解惑,纾解考试压力,以科学、健康的心态迎接考试。
3.提升品位素养(1)养成教育抓习惯:组织学生学习《三个特别学习手册》《高中版八礼四仪》,重点培养“三大习惯培养”(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就餐习惯)和“八礼四仪”,我校文明礼仪参赛队参加扬州市文明礼仪风采大赛获市一等奖。
(2)社会实践开眼界:学校每年暑期都组织宏志班学生代表免费到上海、青岛、杭州、绍兴、南京雨花台等地进行社会实践,游览祖国大好山河,参观曹起溍、熊成基烈士故居,了解中国历史,让宏志生热爱自然,立志报国,融入社会,开拓眼界。
(3)大型活动展才艺:“琼园之春”艺术节、运动会入场式、各类庆典演出,宏志生在欢乐的大舞台上,尽情演绎,用活力,用激情,展现自己的特长,放大自己的亮点。
总之,学校充分挖掘宏志教育内涵、整合宏志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宏志教育“集群式帮扶+感恩励志+优质教育=成人成才”新模式,让宏志教育效果呈现螺旋式上升质态。
三、认真开展“三个特别”系列活动深刻领会谢书记“三个特别”的内涵,充分挖掘宏志生优秀事迹,树立宏志生优秀榜样,我校开展了校园十佳孝德之星、十佳美德少年、三特之星的评比。
在校园文化长廊、校报、校网、市级媒体大力宣传;把评出的每位“三特之星”事迹制作成展示牌,悬挂在教室走廊,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作用,让刻苦学习、努力勤奋成为校园的主流,让朴素节俭、勤学乐学、团结自信成为学生的主题。
学校以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宏志生教育为基础,辐射到所有非宏志生,延伸到全校学生,让宏志生的优秀共性,成为所有学生共同具有的稳定精神特质。
宏志生身上优秀的精神品质教育、影响着全校一届又一届学生,学校以宏志班为龙头强化全校班风学风建设,引领全校学生的精神风貌。
四、开发宏志教育校本化课程,开展宏志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我校充分挖掘宏志教育的价值,使宏志教育成为一种教育常态,逐步形成宏志文化,以多彩的宏志文化来丰富学校的教育内涵。
目前学校已开发出《“三个特别”德育内涵学习手册》《照亮人生的旅程》《点燃心灵的火花》《宏志生的心里话》《同宏志生一起成长》宏志教育专集、《宏志班——我成长的摇篮》画册、业余党校校本教材《让青春在党旗下闪光》以及《2014届学生美术作品集》《2014届优秀学生成长启示录—足迹》,这些教材围绕学生的情感、思想、心理、学习、成果等方面拓展德育的内涵和外延,闪烁着德育的智慧光芒。
我校还申报了扬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学宏志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通过研究对宏志生开展的各种活动,树立他们“宏图寄党恩,志远为国强”的志向,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以宏志班教师为核心,打造优秀教师群体抓住“宏志教育”特色,着重构建了“突出政治思想”、“培养教师能力”和“弘扬奉献精神”三大目标,积极开展“树正气、讲正理、干正事”的“三正”主题教育活动和教研组“三风”(组风、学风、研风)建设。
每年向教职工推荐阅读书目,组织读书交流会,今年组织了《优秀教师的六种核心品质》读书心得交流会,并将全校教职工心得体会汇编出版《采菊集》专辑,发放《廉洁从教读本》,及时通报全国、省、市有违师德的典型案例,及时宣传师德典型人物顾晨葵和李爱军等老师事迹,以“身边的感动”为主题,大力宣传崔蓉蓉、梅亚娣、袁玉英等老师的典型事迹,引领教师树立全新师德理念。
全校教职工严格遵守扬州市教育局师德“八不准”规定,确立了新型师生观,呵护学生全面成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宏志班优秀教师群体”。
宏志教育特色建设的实际成效一、办学成果丰硕喜人1999年9月,全市第一个高中宏志班在我校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宏志教育规模已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
2005年,学校成为全国宏志教育研究中心校,宏志教育模式被推广到全市。
迄今为止,我校的宏志教育已走过15个年头,现有3个初中宏志班,16个高中宏志班。
宏志班集群式帮扶教育也从学校教师自发的师爱情感出发,对家庭贫困、求学困难的弱势群体子女的关爱资助活动,发展成为有计划、有体系、有组织、有规模的系统工程,已成为一项党和政府通过教育关注民生的德政工程。
学校高考连续八年取得好成绩,大部分宏志生取得优异成绩,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国家、省、市权威媒体的广泛关注。
2014年高考达本二线253人,再创历史新高,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7月25日,扬州市慰问高考功臣座谈会在我校召开,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副市长董玉海以及教育局领导出席了会议。
目前,我校已经建成了一支涵盖全国优秀教师、省市特级教师等教学骨干的优秀教师团队,获得了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宏志教育研究中心校、扬州市先进学校、扬州市文明单位、扬州市和谐校园、扬州市教育民生工作先进学校、扬州市教科研样本校、扬州市校本教研四星级学校等荣誉,学校党总支被中共扬州市委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
二、宏志师生成为典型我校的15年宏志教育,让寒门学子享受到优质教育。
2002年高考,我校第一个高中宏志班一炮打响:50名宏志学生全部考入大学,其中不乏重点大学。
至今,一中已为高校输送了数千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宏志班毕业生,他们当中的相当部分已走上工作岗位,改写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戴媛、丁洵、孔令侃、季帅、卢静、杨晓芳、金晶等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杨晓芳在高三时就成为了光荣的学生党员。
优秀的宏志班毕业生取得的成绩鼓舞着在校的宏志生,他们在学校老师的关爱下,宏志不移,全面发展,追求理想。
王金星被评为扬州市“美德少年”,刘红秀荣获“扬州市优秀志愿者”称号,现高三(4)宏志生裴多芬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在艺术道路上不懈追求,曾获中国音乐学院二胡专业苏皖赛区一等奖、全国赛区二等奖。
凭借各方面出色表现被评为“扬州教育十大新闻人物”、扬州电视台《春晚总动员》最受欢迎的“春晚选手”,中央电视台新闻专题报道了她励志学习、刻苦练琴的感人事迹,11月底,裴多芬由扬州市委宣传部等资助在市音乐厅成功举办了一场题为“放飞音乐的梦想”二胡独奏个人音乐会,扬州电视台《扬州新闻》以《放飞音乐梦想——“追梦女孩”裴多芬举办独奏音乐会》予以详细报道,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扬州时报均主动采访宣传宏志生的优秀事迹并发表整版报道。
裴多芬的典型事例激励了更多宏志生坚定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15年的宏志教育,也培育了我校有一大批具有奉献精神的优秀老师。
崔蓉蓉老师:“江苏省第一届十佳师德模范”“感动江苏教育十大人物”“全国师德标兵”;梅亚娣老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扬州市百优十佳班主任”;袁玉英老师:“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扬州市师德标兵”;李竑老师:“扬州市文明标兵”“扬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宏志班的老师们没有双休日,没有上下班,没有寒暑假,每天都要围着宏志生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衣食住行和心理状况,因材施教,用言传身教影响宏志生,充分体现宏志教育是爱心教育、奉献教育。
形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宏志班优秀教师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