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专题高考真题(2012.上海)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读下图回答下列1-2小题。
1.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2.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2016.上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
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回答3-4题。
3.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A.新月形沙丘B.山地梯田C.三角洲平原D.滨海沙滩4.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2013.四川)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 30 米。
读图回答5-6题。
5.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A.鞍部B.山谷C.山脊D.山顶6.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A.156 米B.178 米C.220 米D.255 米(2012.I)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7-8题。
7.Q地的海拔可能为()A. 90米B. 230米C. 340米D. 420米8.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 260米B. 310米C. 360米D. 410米(2011.I)读图,回答9-11题:9.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 mB.55 mC.60 mD.65 m10.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11.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 )A.15 mB.40 mC.65 mD.90 m(2011.四川)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12-13题:12.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13.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油菜花黄蜜蜂忙B.阴雨绵绵梅子黄C.稻田受旱暑骄阳D.落叶遍地秋风狂(2012.天津)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4-15题。
14.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水产品养殖B.棉花种植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15.在图中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A.山体坡度大B.地表崎岖不平C.河水流速快D.泥沙淤积严重(2016.江苏)5 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
右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
读图回答16-17题。
16.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A.①B.②C.③D.④17.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③B.④C.⑤D.⑥(2010.Ⅰ)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第18题:18.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 16 ℃D. 18 ℃(2015.四川)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20.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2016.北京)右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
读图,回答第21-22题。
21.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A.1月B.4月 C.7月 D.10月22.该山地()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D.山顶海拔低于1 000米(2011.四川)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23-25题。
23.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A.甲城市B.乙城市C.丙城市D.丁城市24.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A.调整农作物熟制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25.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D.降水稀少且呈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2016.天津)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回答26-28题。
26.图1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A. 由东北向西南倾斜B. 由西向东倾斜C.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D. 由北向南倾斜27.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A. 海平面间歇性下降B.气候持续性变暖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D.地壳阶段性下沉28.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A.锋面过境频繁B.地处迎风坡C.空气对流旺盛D.多气旋活动(2016.江苏)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图3 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29-30题。
29.此时我国()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30.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2015.II)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31-33题。
3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3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3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2016.III)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右图所示。
据此完成34-35题。
34.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项、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35.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2016.海南)右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据此完成36-38题。
36.该固定沙丘()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37. 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降水量较少A. ①②B. ②③C.③④D. ①④38. 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 植树B. 种草C. 栽灌木D. 自然演化39.(2014·四川.28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6.5 9.0 13.0 18.0 22.0 25.0 27.5 27.5 23.0 18.0 13.5 8.0 (℃)降水量16 17 31 74 118 148 177 139 141 84 39 18 (mm)(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
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
40.(2010.陕西.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如图示意某区域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等值线专题高考真题参考答案1-5 CDBCB 6-10 CDCCC 11-15BCCCA 16-20BDCDA 21-25 CCCDD 26-30 CABDA 31-35 BACBB 36-38 CBD39. (1)丘陵;鞍部。
(2)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3)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4)赞成。
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不赞成。
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
40.(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1分)。
表明沿MN 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
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
(1分)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1分),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1分)。
(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1分)。
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1分)。
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1分),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1分)。
(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1分),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1分),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1分),丙地更易被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