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三章电子设备的元器件布局与装配3.1元器件的布局原则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学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撑握元器件的布局应遵守的原则。
2.学会布局时的排列方法和要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元器件布局的能力,并为以后学习实践中能够合理的对元器件进行布局。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有条理的思想,增加对电子设备组装与布局的兴趣教法举例、引导教材分析重点元器件的布局原则布局时的排列方式和要求难点布局时的排列方式和要求教具多媒体投影仪、电脑板书设计第三章电子设备的元器件布局与装配3.1元器件的布局原则§3.1.1元器件的布局原则元器件布局应保证电性能指标的实现元器件的安装元器件的布局元器件布局应有利于散热和耐热和耐冲击振动§3.1.2布局时排列方法和要求(1)按电路图顺序成直线排列是最好的排列方式电路元器件成直线排列的优点(2)注意各级电路、元器件、导线之间的相互影响(3)排列元器件时,应注意其接地方法和接地点(4)在元器件布局时应满足电路元器件的特殊要求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调控时间分配本章简介引入本章介绍了电子设备组装时元器件、组件、连线的布局原则,组装方法和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元器件的布局原则、导线选用时考虑的因素,扎线的工艺要求及方法、电子设备的组装结构形式及总体布局原则、电子设备的链接连接方式和连接工艺。
电子设备由元器件、组件、及零部件组装而成,只有通过合理的布局、妥善安排其位置,才能有得于保证技术指标的实现,并使其稳定可靠的工作。
教师简介展示一个布局合理完整的电子设备的图片5分钟5分钟布局原则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调控时间分配新授课3.1元器件的布局原则§3.1.1元器件的布局原则电子设备、组件中元器件的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元器件布局应保证电性能指标的实现电性能一般指:频率特性、信号失真、增益、工作稳定、相位移、噪声电平、效率等有关指标,具体要随电路不同而异。
2.元器件的安装元器件布局时应考虑到布线,做到相互照顾。
3.元器件的布局元器件布局应考虑使安装结构紧凑,重量分布均衡,排列有序、有利于结构设计。
4.元器件布局应有利于散热和耐热和耐冲击振动高温对大多数元器件影响较大,特别是半导体器件和对温度敏感的元器件。
§3.1.2布局时排列方法和要求元器件布局时排列方法和要求(1)按电路图顺序成直线排列是最好的排列方式图3.1按顺序直线布局通过投影仪上的图片实例,教师依次介绍和描述布局原则投影仪上给出一个元器件呈直线排列的电子设备图像35分钟6分钟课题第三章电子设备的元器件布局与装配3.2典型单元的组装与布局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调控时间分配巩固练习课后小结课后作业1.元器布局有哪些原则?2.元器件成直线排列的优点是?元器件的布局原则、布局时的排列方法和要求元器件布局时有哪些排列方法和要求?个别提问扼要总结8分钟5分钟3分钟课后回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学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了解组装与布局,了解典型单元的组装与布局2.学会典型单元组装与布局时应注意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典型元器件组装与布局的能力,掌握组装与布局时应注意的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有条理的思想,增加对电子设备组装与布局的兴趣教法教材分析重点1.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与布局2.放大器的组装与布局3.高频系统的组装与布局难点高频系统的组装与布局教具板书设计第三章电子设备的元器件布局与装配3.2典型单元的组装与布局§3.2.1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与布局整流稳压电源组装、布局时应考虑的问题重量分布均衡易出故障的元器件的安装发热量大的元器件的安装电源内往往有高压、要特别注意安全电源与低频电路(特别是放大器)要隔开防止电源变压器在冲击振动时产生过大挠度§3.2.2放大器的组装与布局放大器组装、布局时应考虑的问题(1)直线布置,不能交错,有足够的空间(2)垂直布置§3.2.3高频系统的组装与布局1.高频系统的布局、布线和装配(1)要减小电感耦合和电容耦合(2)高频系统要求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3.高频系统屏蔽的特点(1)振荡回路的屏蔽特点(2)高频系统屏蔽时应注意的问题○1.单独屏蔽。
○2.注意隔开,注意分开走线。
○3.采用镀银铜材。
○4.采用镀银裸铜线。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调控时间分配复习引入元器件的布局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为了进一步理解组装与布局,下面就电子设备典型单元或组件讨论其组装与布局。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介绍一下本次将学的内容2分钟1分钟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调控时间分配新授课3.2典型单元的组装与布局§3.2.1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与布局1.整流稳压电源的要求(1)能输送给负载规定的直流电流和电压,并能在最大负荷下保持输出稳定。
(2)在输入电压波动情况下,能保持输出电压稳定,并有较高稳压系数。
(3)保证输出直流接近于恒定直流,纹波系数较小。
(4)电流应具有较高效率。
2.整流稳压电源组装、布局时应考虑的问题(1)安装布局时应使重量分布均衡。
(2)易出故障的元器件应安装在便于更换的部位。
(3)发热量大的元器件,在布局时应考虑便于散热,应安装在空气容易流通的地方。
(4)电源内往往有高压、要特别注意安全。
(5)电源必须与低频电路(特别是放大器)隔开,或者把电源的铁心器件屏蔽起来。
(6)电源变压器重量较大,在布局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以防止在冲击振动时产生过大挠度。
§3.2.2放大器的组装与布局1.对放大器的要求(1)低频放大器要求较好的频率特性。
(2)中频和高频放大器应具有适当的增益。
(3)放大器失真程度要小,对中频、高频放大器的失真应有严格的要求。
(4)放大器应工作稳定,不产生自激振荡。
(5)对功率放大器要求有较高的效率。
2.放大器组装、布局时应考虑的问题(1)放大器的元器件布局必须按电路顺序直线布置,各级元器件不能交错,级与级之间有足够的空间。
(2)各种变压器(输入、输出、级间)、扼流圈之间以及它们和其他元器件之间应相互垂直布置。
讲解讲解8分钟12分钟10分钟12分钟课题第三章 电子设备的元器件布局与装配3.3 布线与扎线工艺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调控 时间分配巩 固 练 习课 后 小 结课 后 作 业1.整流稳压电源元器件布局举例 课本上68页例3.12.放大器元器件布局举例 课本上70页例3.21.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与布局 2.放大器的组装与布局 3.高频系统的组装与布局1.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与布局应注意哪些问题? 2.放大器的组装与布局应注意哪些问题? 3.高频系统的组装与布局应注意哪些问题?参照课本上的图解,对布局要求和注意问题作解释教师作总结10分钟 6分钟 2分钟 课 后 回 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学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导线在选用时应考虑的问题。
2.了解软线束和硬线束及其产品结构和性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布线与扎线走向与安排的能力,并能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有条理的思想。
教法教材分析重点导线选用时应考虑的因素。
难点导线选用时应考虑的因素。
教具板书设计第三章电子设备的元器件布局与装配3.3布线与扎线工艺§3.3.1选用导线要考虑的因素工作电流机械强度导线电压降1.电气因素额定电压2.环境因素环境温度频率及阻抗特性信号线屏蔽耐老化腐蚀3.装配工艺因素(1)选用导线尽可能考虑装配工艺的优化(2)导线颜色的选取应符合习惯、便于识别4.扁平电缆§3.3.2线束布线两种方式:(1)分散布线(2)线束布线或集中布线1.软线束一般用于产品中功能部件之间连接。
一般用套管将同功能线穿在一起2.硬线束多用于固定产品零件之间的连接。
(1)线束图(2)线束标记(3)线束捆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调控时间分配复习引入课布局高频系统(电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元器件布局好后,需要用导线将元器件连接起来,才能组成一个较完整的电子设备,这样的设备才能工作。
那么,对于导线的连接与走向安排,将会有怎样的考虑?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布线与扎线的相关知识。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启发引导学生3分钟2分钟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调控时间分配新授课3.3布线与扎线工艺§3.3.1选用导线要考虑的因素1.电气因素(1)工作电流导线通过电流会产生温升,实际选择导线时导线中最大电流应小于允许电流并取适当安全系数。
常用导线参考工作电流见表3.1(2)导线电压降导线较短可忽略导线电压降,导线较长就需考虑。
(3)额定电压导线绝缘层的绝缘电阻是随电压升高而下降的,如果超过一定电压则会发生击穿放电现象。
(4)频率及阻抗特性若通过导线的电流频率较高,则必须考虑阻抗及介质损耗、趋肤效应等。
(5)信号线屏蔽传输低电平信号时,为了防止外界噪声干扰,应选用屏蔽线。
2.环境因素(1)机械强度如果产品的导线在运输、使用中可能承受机械力的作用,选择导线时就要对抗拉强度、耐磨性、柔软性有所要求(2)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会使导线变软或变硬甚至变形开裂(3)耐老化腐蚀各种绝缘材料都会老化腐蚀,应根据产品的工作环境选择相应导线。
在导线选用时,可参见附录2绝缘导线、电缆的型号和用途。
3.装配工艺因素(1)选择导线时要尽可能考虑装配工艺的优化(2)导线颜色应符合习惯、便于识别,可参考课本表3.2对电气因素讲解时适当举例讲完下课18分钟12分钟6分钟4分钟课题第3章 电子设备的器件布局与装配3.4 组装结构工艺3.5 电子设备连接发法及工艺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调控 时间分配巩 固 练 习课 后 小 结课 后 作 业1.选用导线时的电气因素有哪些? 2.选用导线时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这次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在布局时选用导线应考虑的电气因素、环境因素、装配工艺因素、扁平电缆。
了解线束中的软线束及硬线束。
课本习题3.7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回忆这次课学习的知识6分钟 5分钟 1分钟课 后 回 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学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电子设备的组装结构形式、总体布局原则、组装时有关工艺性问题。
2.熟悉螺纹连接和铆钉连接的基本知识。
3.熟练掌握连接的实际操作步骤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组装结构工艺和紧固件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际操作的热情。
教法教材分析重点紧固件连接中的螺纹连接和铆接难点螺纹连接和铆接的实际操作过程教具螺纹连接和铆接的工具板书设计第3章电子设备的器件布局与装配3.4组装结构工艺§3.4.1电子设备的组装结构形式§3.4.3组装时有关工艺性问题1.插件;单元盒;底板;插箱 1.装配工艺性原则2.组装结构的决定因素 2.紧固零件、锁紧结构合理选用材料和尺寸,使用§3.4.2总体布局原则螺母、垫圈、装配工具利于布线、重心最低、尺寸合理、3.电装连接工艺机电协调、减少干扰、有利散热等3.5电子设备连接发法及工艺§3.5.1固件连接一、螺纹连接二、铆接定义;优点定义;优点;分类(冷铆、热铆)选用螺纹连接器材铆钉的五点要求拧紧方法:长方形、方形和圆形铆钉连接实心铆钉注意事项铆接工艺空心铆钉抽芯铆钉螺纹连接防松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调控时间分配复习引入导线选用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了解电子设备的组装结构形式,熟悉电子设备的常用连接方法,对电子产品的结构工艺有整体认知,有助于我们在生产实际中提高生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