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TTx技术

FTTx技术

FTTx技术3.2.1 概述传统的接入网技术难以满足Multiple-Play业务的需求,只有基于光纤接入技术的综合业务接入网能够满足未来用户的需求。

光纤接入采用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具有传输容量大、传输质量高、高可靠性、传输距离长、抗电磁干扰等优点,是未来宽带有线接入的发展方向。

FTTX是接入网提速的必然选择,最终目标是FTTH (光纤到户)。

图3-2 FTTx接入示意图图3-3 FTTH 接入示意图FTTx 系统主要由光线路终端(OLT ,局端设备)、光网络单元(ONU ,用户端设备)和光分配网(ODN ,光纤环路系统)组成。

其中光分配网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干(馈)线光缆:由中心机房引出,至光分配点● 配线设施:光缆接续盒、光交接箱、光配线箱、ODF● 光分配点:光分路器所在的位置● 配线光缆:光配线点至入户光纤配线点之间● 光分路器:1:2 ~1:64● 入户光纤配线点:对入户线光缆进行配线的设施所在的位置● 入户线光缆:入户光纤配线点至光纤端接点之间● 配线设施:楼道分线盒、光缆接头盒● 光纤端接设施:光纤插座、入户终端盒● 跳线:连通光纤端接设施与ONU接入点用户机楼ONUHome ONU n OLT建筑物铜缆网FTTH图3-4 ODN拓扑示意图图3-5 ODN应用示意图3.2.2 FTTx的划分与技术种类1、FTTx的划分根据光纤到用户的距离来分类,如图1所示,可分成光纤到交换箱(FTTCab)、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大楼(FTTB)及光纤到户(FTTH)或光纤到办公室(FTTO)等。

美国运营商Verizon将FTTB及FTTH合称光纤到驻地(FTTP)。

上述服务可统称FTTx。

(1)光纤到路边光纤到路边(FTTC)的ONU设置在路边的人孔、电线杆的分线盒处、交接箱等位置,从ONU到用户之间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等,是一种光缆/同缆混合系统。

(2)光纤到大楼光纤到大楼(FTTB)中ONU直接放在楼内,再经铜线将业务分送到各个用户。

FTTB的光纤化程度比FTTC更进一步,适合与高密度用户区如写字楼等,通常采用点到多点的结构。

(3)光纤到户/办公室光纤到户/办公室(FTTO)的ONU通常位于大企事业用户(公司、大学、研究所、政府机关等)终端设备处,由于这些用户业务量大,加上无源光网络的发展使得接入成本不断降低,因此这种结构发展很快,一般采用点对点或环型结构。

光纤到户(FTTH)的ONU位于用户家中,将光纤的距离延伸到终端用户家里,使得家庭内能提供各种不同的宽带服务,如VOD、在家购物、在家上课等,提供更多的商机。

若搭配WLAN技术,将使得宽带与移动结合,则可以达到未来宽带数字家庭的远景。

2、FTTx的技术种类FTTx的主要实现技术包括点对点技术(如点对点光以太网,包括有源、无源两种情况)和点对多点无源光网络技术(如EPON、GPON、BPON 等)两大类。

点对多点的PON技术与点对点方式相比,节省主干光纤和OLT 光接口,标准化程度高,适合于用户区域较分散、而每一区域内用户又相对集中的小面积密集用户地区,是近期宽带光接入及FTTH 应用的主要方式。

点对点方式的主要优点是专用接入、带宽有保证、设备成本低、覆盖区域较大、在低密度用户区域平均成本较低,适合于用户分布比较分散或带宽需求较高(100Mb/s 以上)的场合。

BPON/APON 由于技术比较复杂、成本较高、速率有限、IP 业务映射效率低等原因,不宜再采用,目前主推EPON/GPON。

3.2.3 FTTx的解决方案1、点到点的FTTx解决方案点对点直接光纤连接具有容易管理、没有复杂的上行同步技术和终端自动识别等优点。

另外上行的全部带宽可被一个终端所用,这非常有利于带宽的扩展。

但是这些优点并不能抵消它在器件和光纤成本方面的劣势。

Ethernet + Media Converter就是一种过渡性的点对点FTTH方案,此种方案使用媒体转换器(Media Converter;MC)方式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进行长距离的传输。

其中MC是一个单纯的光电/电光转换器,它并不对信号包做加工,因此成本低廉。

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对于已有的电的Ethernet设备只需要加上MC即可。

MC方式的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

对于目前已经普及的100 Mbps Ethernet网络而言,100Mbps的速率也可满足接入网的需求,不必更换支持光纤传输的网卡,只需要加上MC,这样用户可以减少升级的成本,是点对点FTTH方案过渡期间网络的解决方案。

由于其技术架构相当简单、便宜并直接结合以太网络而一度成为日本FTTH的主流,但在2004 OFC会议中,NTT 宣称将从现在起日本FTTH标案将采取点对多点(Point toMulti-Point, P2MP)架构的PON网络模式,势必将影响MC的未来。

图3-6 使用 Media Converter2、点到多点的FTTx解决方案在光接入网中,如果光配线网(ODN)全部由无源器件组成,不包括任何有源节点,则这种光接入网就是PON。

PON的架构主要是将从光纤线路终端设备OLT下行的光信号,通过一根光纤经由无源器件Splitter(光分路器),将光信号分路广播给各用户终端设备ONU/T,这样就大幅减少网络机房及设备维护的成本,更节省了大量光缆资源等建置成本,PON因而成为FTTH最新热门技术。

PON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市场上的PON产品按照其采用的技术,主要分为APON/BPON(ATM PON/宽带PON)、EPON(以太网PON)和GPON(千兆比特PON),其中,GPON是最新标准化和产品化的技术。

不同PON技术有着不同的优缺点,如下所示。

表3-2 xPON技术比较3.2.4 光纤回路分类FTTH的传输层分为三类:分別是Duplex(双纤双向)回路,Simplex(单纤双向)回路和Triplex(单纤三向)回路。

其中双纤回路是在OLT端和ONU端之间使用两路光纤连接,一路为下行,信号由OLT端到ONU端;另一路为上行,信号由ONU端到OLT端。

Simplex 单纤回路又称为Bidirectional,简称BIDI,这种方案只使用一条光纤连接OLT端和ONU端,并利用WDM方式,用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別传送上行和下行的信号。

这种利用WDM方式传输的单纤回路和Duplex 双纤回路相比可减少一半的光纤使用量,可以降低ONU用户端的成本,但是使用单纤方式时在光收发模块上要引入分光合光单元,架构比使用双纤方式的光收发模块复杂一点。

BIDI上行信号选用1260至1360nm波段的激光传输,下行则使用1480至1580nm波段。

而在双纤回路中则是上下行都使用1310nm波段传送信号。

单纤三向回路是指在一条光纤中上行采用1310 nm波段传送信号,下行采用1490nm 和1550nm波段传送信号。

其中1550nm波段传送广播电视,1490nm 波段传送数据,这就需要所谓的Triplex架构。

这三种情况的具体示意图,如图3-7所示。

图3-7(a) Duplex双纤回路图3-7(b) Simplex单纤回路图3-7(c) Triplex单向三纤回路3.2.5 PON技术介绍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一种基于P2MP 拓朴的技术。

随着以太网技术在城域网中的普及以及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人们提出了速率高达1 Gbit/s以上的宽带PON技术,主要包括EPON和GPON技术:“E”是指Ethernet,“G”是指吉比特级。

1987年英国电信公司的研究人员最早提出了PON的概念。

1995年,全业务网络联盟FSAN(Full Service Access Network)成立,旨在共同定义一个通用的PON标准。

1998年,国际电信联盟ITU-T工作组,以155Mbps的ATM技术为基础,发布了G.983系列APON(ATM PON)标准。

这种标准目前在北美、日本和欧洲应用较多,在这些地区都有APON产品的实际应用。

但在中国,ATM本身的推广并不顺利,所以APON在我国几乎没有什么应用。

2000年底,一些设备制造商成立了第一英里以太网联盟(EFMA),提出基于以太网的PON概念——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FMA还促成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2001年成立第一英里以太网(EFM)小组,开始正式研究包括1.25Gbit/s的EPON在内的EFM相关标准。

EPON标准IEEE 802.3ah在2004年6月正式颁布。

2001年底,FSAN更新网页把APON更名为BPON(Broadband PON)。

实际上,在2001年1月左右EFMA提出EPON概念的同时,FSAN也已经开始了带宽在1Gbps以上的PON,也就是Gigabit PON标准的研究。

FSAN/ITU推出GPON技术的最大原因是由于网络IP化进程加速和ATM 技术的逐步萎缩导致之前基于ATM技术的APON/BPON技术在商用化和实用化方面严重受阻,迫切需要一种高传输速率、适宜IP业务承载同时具有综合业务接入能力的光接入技术出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FSAN/ITU以APON标准为基本框架,重新设计了新的物理层传输速率和TC层,推出了新的GPON技术和标准。

2003年3月ITU-T颁布了描述GPON总体特性的G.984.1和ODN物理媒质相关(PMD)子层的G.984.2GPON标准,2004年3月和6月发布了规范传输汇聚(TC)层的G.984.3和运行管理通信接口的G.984.4标准。

3.2.5.1 PON原理3.4.5.1.1 PON组成如图3-8所示,PON由光线路终端(OLT)、光合/分路器(Spliter)和光网络单元(ONU)组成,采用树形拓扑结构。

OLT放置在中心局端,分配和控制信道的连接,并有实时监控、管理及维护功能。

ONU放置在用户侧,OLT与ONU之间通过无源光合/分路器连接。

所谓无源,是指在OLT(光线路终端)和ONU(光网络单元)之间的ODN (光分配网络)没有任何有源电子设备。

图3-8 PON组成结构PON使用波分复用(WDM)技术,同时处理双向信号传输,上、下行信号分别用不同的波长,但在同一根光纤中传送。

OLT到ONU/ONT的方向为下行方向,反之为上行方向。

下行方向采用1490nm,上行方向采用1310nm。

如图3-9所示。

其基本思想是在一定的物理限制和带宽限制条件下,让尽可能多的终端设备ONU来LAN共享局端设备OLT和光纤。

图3-9 PON单纤双向传输原理3.4.5.1.2 PON技术特点1、优点:●多业务:PON系统要求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等业务接入,业务透明性好,实现真正意义的全业务接入与“三网合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