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员工的六种不安全心理因素

企业员工的六种不安全心理因素

企业员工的六种不安全心理因素
一、自我表现心理
这种心理在年轻员工身上比较突出,他们虽然进入公司的时间较短,工作经验往往不足,但常常表现得非常自信,很有把握,在同事面前喜欢表现自己的能力。

有的不懂装懂,盲目操作;有的一知半解,生硬作业;有的甚至横充“好汉”,乱摸乱动。

对这种心理,如果不及时纠正和制止,是很危险的。

二、经验心理
持这种心理状态的员工多为老员工,特点是喜欢凭自己的经验来办事,对别人合乎科学依据的劝告常常听不进去,经常说的话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是这么做的,也没出啥事故”。

有的在技术上有一套,工作热情很高的老员工发生事故,多数原因在于过分相信“自我经验”上。

三、侥幸心理
完成一些操作,往往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

有些安全操作方法比较复杂,部分工人心存侥幸心理,为图省事,常把安全方法视为多余的繁琐,理由是别的省事的方法也不一定会出事故。

把“不一定”这样的偶然当作“一定”的必然。

于是,对明明要注意的事项不去注意,严令禁止的操作方法他照样去操作。

四、从众心理
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绝大多数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环境下,都会有所表现。

比如中午休息吃饭时,看到有部分人越过产线抄近道,自己心想“这么多人都这样,我跟着过去也不会有事”。

五、逆反心理
这种心理状态常常表现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紧张的情况下。

持有这种心态的员工往往气大于理,他的指导思想可能是“你要我这样做,我偏偏要那样做,跟你对着干”,于是,由于逆反心理引起的违章作业,从而产生的安全事故的案例不乏其例。

六、反常心理
人的情绪通常受到生理、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夫妻间争吵后上班的职工,多数心情急躁或闷闷不乐;小孩生病在家或牵挂着家里某件要紧之事的员工,在工作时会心神不定。

一心二用,职工在反常心理状态不能得到缓解的情况下作业,很容易出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