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企业管理考研经验学弟学妹们好,我是来自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李子言,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这是我第二次考研,最终考研成绩为391分,其中,政治75分,英语一67分,数学三118分,管理学专业课131分,初试排名第12,复试排名第6,被南京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拟录取。
显然,英语和数学没有发挥好,所以这块希望学弟学妹们吸取我的教训。
关于从2018.3.3-2020.5.8两年的备考经验,我想从四个方面去谈:报考篇、复习规划篇、心态调整篇、收获篇写在开头考研结束快大半年了,这篇经验贴是对过去两年考研历程的回忆和总结,很多具体的课程知识细节已然记不太清,但一些深刻的感悟仍记忆犹新,一些重要的画面犹历历在目。
报考篇我在考研之前其实有过一段工作经历了,在本科期间在教培行业创业了两年时间,这段创业经历让我吃尽了苦头,也培养了坚韧的性格,积累了很多管理学方面的思考,虽然最终公司做的还不错,但自己已经厌倦了这个行业的生活,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幸福感,所以2018年3月3日下定决心无论基础怎么样都选择考研来为自己争取一次学习的机会(那个时候已经挂了七八门课)。
「考研的初心」所以,你考研的初心一定要明确,你是为了什么考研,而不是室友考,别人都考,那我也考一个吧,或者因为迷茫而选择考研,这样只会让自己在路途中受挫时更加迷茫加忙。
只有想清楚了考研的目的,它才可以在你难熬时给你动力,在你孤独时给你勇气,在你失败时给你方向。
所以我就是看过了外面的风景,看过了围城外很多人的生活,我觉得一个人最大的悲哀不是过着他们不想要的生活,而是没有机会去改变这种生活。
那相对而言,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还能通过考研去实现我的生活追求,去给自己创造更多可能性。
徐涛老师有段分享我很感同身受,他当年也是工作后考了三次研才考上,他在毕业之后在南航工作,一个长辈对他说,在你这个年龄段,有些东西比挣钱更重要。
我想徐涛老师也是想清楚了读研的目的,所以他能坚持三年吧(所以某种程度上,犹豫考研或者决心不够的学弟学妹们可以跟一些你已经毕业工作了的直系学长学姐们聊一聊,适当听听他们的感受)。
「必要的咨询」3月确定考研后,我就着手选择要考学校和专业,当然我先定的专业,因为本科专业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难,我自己本身也不太有兴趣在这个专业深造,所以我就决定跨考,那个时候很后悔没有去找一些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或者朋友咨询院校专业,当时就想着考经管类,而管理类跨考门槛低,只需要背一背,也觉得好像自己很会学管理的样子(事实是想当然了,管理类没有专硕分流,一般好的学校学硕都推免比例高,招人少,而且正因为门槛低所以报的人特多,考不上调剂就是火葬场)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报考的时候还是找专业人员咨询一下院校和专业,以免入坑。
「信息战」在决定考管理学里面这个考数学(因为觉得自己数学天赋还可以)名字又比较高大上的企业管理后,就在考研帮上找学校,本来准备考中山大学,因为希望未来在广州深圳发展,所以托人找学姐买了资料,后来发现中山企管要考管理学和微观,范里安中级微观看着头疼,于是放弃了(希望大家吸取教训,选学校时候把专业科目和招生人数都了解清楚。
今年我的朋友考中山企管,和我差不多的分没上岸,因为中山复试比例太大了)。
想想当时自己真的是个无头苍蝇,到处踩坑,没有人指导走了很多弯路。
后来慢慢吸取经验,因为我不想考经济学,所以就找哪些学校只考管理学,然后招的人还比较多,复试相对公平。
冥冥之中就发现了南大哈哈哈,当时看到南大这个专业排名全国前三,校友人才济济,关键是只考管理学,复试也是80%考管理学。
那时候无知者无畏头铁,没有去想自己这个二本工科生考南大企管难度有多大。
所以也为后来一战没能上岸埋下了一定的伏笔(所以学弟学妹们如果是想一次就上岸,那学校一定要选合适,你要冲985,那就要做好承担后果的心理准备)确定好专业和学校后,我就想尽办法,寻找资源希望能联系上直系上岸的学长学姐。
那个时候在考研帮刚好认识了上届一个专业课考了第一的学长,于是就找了他买资料,并且这位学长也很负责,帮我们答疑到考前,还给我们押题。
所以如果大家能找到学长学姐带你是最好的,这样能少走很多弯路,包括初试和复试。
考研前期就是一场信息战,你要想办法早点搜集到最有价值的资料和靠谱的学长学姐,然后进入备考状态。
「选择大于努力」报考篇最后,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学弟学妹,二本逆袭C9的励志故事听起来是热血沸腾,但一定不要感性的把他人的目标套在自己身上,我们可以吸取热血沸腾故事里的经验,但目标这个东西因人、因时而异。
我如果没有那两年苦逼的经历是不可能让我在考研时候有这么大决心的。
同时,如果我没有经常读管理学学籍,听线上商学院的课、对管理学没有兴趣的话,也不可能让我一个高中理科生、大学工科生第一次去背书背的那么带劲,不会有一定思考和文笔来写管理学论述题的。
所以,定目标要理性,聆听他人的观点,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
今年的特殊形势带来的报考人数激增以及在家复习效率也会增加很多不确定性。
选择大于努力在调剂的时候会感受得真真切切复习规划篇由于我从3月3日决定考研,前期走了很多弯路,一战真正进入状态是到五月份,那时候学校还有课,我还要补考和重修七八门课,所以集中学习的时间不足。
学弟学妹们如果有这个情况,一定不要慌,心态要好不要急。
先和老师们处理好关系,我当时直接跟重修老师说,我要考研可能没有时间来上课,希望可能申请后面直接考试。
老师们都很体谅我,同时也跟班委和任课老师处好,平时混个脸熟,期末前跟老师说声考研希望不要挂科,老师一般都不会为难。
「一战的失利」一战当时真的是tryingtoohard,每天六点起床第一个到图书馆,晚上十一点多关门才走。
进度是很快,但其实质量不高,自己因为睡眠不足第二天状态也不好,后期每天靠着咖啡吊着。
所以一战失利也是在所难免。
其实每天没有必要说一定要强迫自己起早贪黑,因为时间的投入并不必然转化成最终考试的效果,关键在于时间的利用效率。
图书馆也有很多同学每天早去晚归,看似很用功,但中间经常一大早过去做会题就趴着睡会、玩手机看各种考研群里信息、走廊和别人聊天等等,真正连续性、高度专注学习的时间很短。
所以我二战尽管学习时间不多,但是很高效,最终打了翻身仗。
「二战的开始」一战失利后,真的非常痛苦,那时候亲朋好友都知道我考南大,知道我没考上后的反应我印象深刻,我记得我连调剂系统都没登录过,就决定二战。
原因一方面来自于我前面提到的考研初心问题,另一方面来自于我对失败的分析,我认为我没考上原因不是智商问题,不是努力问题,而是方法问题、心态问题。
我数学学得还不够踏实,专业课背诵和答题没有结合起来,英语阅读真题分析力度不够。
于是我迅速冷静下来,制定调整状态的策略,先是看了几本之前存着王朔的书,慢慢的转移了情绪,然后安排12月份出去玩了一趟,从成都到重庆到西安,彻底清空了阴霾。
回来之后也不急着立马就准备,先把毕业论文的事弄好,然后去东莞实习一个多月(这段时光的所见所闻所感再次让我感受到了机会的意义),让我内心坚定而从容。
正好在4月的某一天,超哥的打卡行动开始了,我开始通过就跟着每天一套题打卡开始了二战的复习(这100天打卡我给自己定目标,每天十二点之前按时交作业,不得缺席一天,算错一题,晚上跑三公里当锻炼体力)4月下旬,实习结束回学校搞完答辩,在五月底在学校里面租了个房子开始在图书馆全面复习。
整个二战,我没有告诉任何人,二战期间只发了两条朋友圈,一条是我成绩出来考了391,另一条是我被南大录取。
下面我将结合一战的教训和二战的经验对每一科的复习规划进行说明【政治】选择题48分,总分75一、所用资料:1.复习全书(跟谁的课用谁的书)2.习题:肖1000题,腿姐30天刷题计划,徐涛优题库3.模拟题:肖4,肖8,腿5,徐84.背诵手册:腿姐背诵手册(后期做题就用这个了),腿姐冲刺讲义,徐涛小黄书二、课程:基础班没听,强化班马原、毛中特、思修听的腿姐,史纲听的徐涛(因为涛涛史纲扩充了好多有趣的知识hhh);腿姐技巧班(强推必听);徐涛押题班三、复习经验:我政治一战和二战都是从九月底开始的,一战71,二战75,我觉得对于我这个没学过政治的工科生来说很满意了。
政治分还不错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方法很好,导致选择题正确率很高,后期做肖四肖八选择题基本上是45+左右的水平。
政治这门课是投入回报比很大的课,你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但是学的时候一定要用心!不要对老师依赖性太强,光听课爽着去了,要多做一些必要的笔记,特别是马原和政经自己难理解的知识点,腿姐和涛涛都会举很多例子,你可以记下来。
前期学习看视频过知识点政治每天花两个小时学习我觉得够了,主要是要把习题练好(注意只做选择题即可!分析题后面直接背),这个练好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习题集用好,一般大家都会选择肖1000题,我把1000题做了三遍,具体方法是,听完视频课或者看完复习全书第一遍做,把答案写在1000题每页的最上面;强化第二遍做,把答案写在1000题每页最下面;最后冲刺最第三遍才把答案写在题目旁边。
这样你就可以发现哪些题是重复错的,哪些题是第一次做对了,第二次却错了。
这样能发现那些是蒙对而非真正掌握的题,还有一错再错的题。
到后期复习的时候,就把这些重复错的题看一看就好了。
But!非常非常重要的点,政治一定要有纠错本,这个纠错本不像数学的纠错本,而是把你做错的但很重要的题所对应的知识点写到纠错本上!还有包括易错的,考试频率高的也写上,这并不会花太多时间,你刷完一章的题,对完答案后就写一下就好了,特别是到后面刷模拟题的时候,这个习惯尤为重要。
我就是因为这个习惯,所以选择题拿捏的死死的,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就拿着纠错本把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复习,第二天考试受益匪浅只错了两道单选,错的两道题都是超纲题没学过的。
政治主观题因为我背的时间少,加上江苏今年压分所以也没啥遗憾。
政治最主要还是在于选择题,选择题能拿40+,总分70+就没太大问题。
所以希望大家用好腿姐的技巧班+纠错本【英语一】67分一、所用资料:1.单词:《单挑》,《红宝书》2.阅读:《阅读的逻辑》3.真题:张剑黄皮书二、课程:1.阅读:唐迟2.作文:屠皓民(强推屠屠刷题班)3.单词:朱伟恋恋有词(有时间的同学就看吧,二战我没看)4.新题型、翻译、完形填空:宋轶轩(宝藏老师)三、复习经验:英语老实讲,我是学得不够认真的,有点半裸考的状态。
一战69,二战67,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不到一个半小时,两次都是在坑老本,所以最后英语成绩在南大垫底。
考名校或者基础差的同学还是要重视,南大英语一今年最高分85,我67,一下子就被拉了18分差距。
英语前期要注重单词,可以买一本核心词汇书,每天制定一个记忆计划,来回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