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神奇水果屋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幼儿吃到水果时,总要问我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有的孩子就开始讨论起家里有什么水果。
现在正直秋季,秋天也是各种果实成熟丰收的季节,于是我们就开展了“你好,水果宝宝”这个主题活动,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丰富幼儿对水果外部和内部特征及味道等方面的认识,并且通过这个主题活动,使幼儿能了解水果的营养作用,喜欢吃各种水果。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合理的猜测和想象。
2.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
挂图《神奇水果屋》、幼儿用书第2册第12—17页。
活动过程:
一、丰收的快乐。
1.根据颜色猜水果,
(熊妈妈的果园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有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的,你们知道都有哪些水果?)
2.观察挂图第一幅,倾听故事第一段。
(谁来摘水果了?熊妈妈和熊宝宝是怎么运水果的?谁能学一学它们的动作?)
二、丰收的烦恼。
1.观察挂图第2幅,倾听故事第二段。
(发生了什么事?它们怎么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欣赏故事第三段。
(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熊妈妈和熊宝宝。
)
三、丰收的庆祝,
1.观察挂图《神奇水果屋》第3幅,说说水果屋的样子。
(熊妈妈和熊宝宝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水果屋是怎么做成的?)
2. 观察挂图《神奇水果屋》第4幅,欣赏故事第四段到结尾。
(熊妈妈和熊宝宝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小动物们是怎么庆祝的?)
3.完整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我们也来唱歌跳舞,庆祝熊妈妈和熊宝宝的丰收。
)
活动反思:
《神奇水果屋》是一篇充满童真的故事,它以欢乐、温馨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孩子们,角色清晰可爱,场景简洁美丽,
使孩子在阅读图书中获得美的享受。
小班《神奇水果屋》讲述了熊妈妈和熊宝宝采摘水果、运送水果、用水果造围墙的一个有趣故事。
首先我借助绘本画面,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在学习短句时,小朋友很投入,乐意大胆表述。
小朋友的想法很贴切他们的生活,比如说在黑夜的有大风的晚上,熊妈妈和熊宝宝在冻得瑟瑟发抖,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时候,我们的小班宝宝就被故事吸引着,想看看,到底我们的熊妈妈和熊宝宝为什么会冻得瑟瑟发抖?该怎么办?在帮小熊想办法的时候,孩子们思维非常活跃,有的说帮小熊再造一间屋子,有的说把所有水果都丢了等。
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活动中对于幼儿的回答我虽然都给予鼓励和肯定,没有针对性的去应当幼儿,只是好好好,没有针对性,没有把幼儿的思路挖掘出来。
“引导”过多,变成“灌输”,压制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不到位,又导致放任自流,失去了教育的有利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