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报告姓名:学号: 031520629任课老师:赵媛媛支教带给你我什么实践时间:2016年7月实践地点:山西省忻州市卢家窑小学实践内容:为期两周的短期支教实践人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17人一、导言现在很多人觉认为大学生暑期支教是并不能交给那些孩子们一些知识,只是为了自己出国,保研,就业增加筹码的,是单纯的利己工具。
我觉得虽说短期支教无法带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但是我们希望的是给那些处于闭塞环境下的小孩子一点点“走出去,看世界”的希望和动力。
而且现在国家大力发展西部,我们当代大学生也应该加入志愿西部计划,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实践背景我们去的地方是山西省忻州市卢家窑村的一所小学,小学二层楼房一排,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基础设施有些落后,篮球场是土地,有一个篮筐。
乒乓球台由石头堆砌而成,有一口废井,通有自来水。
这里小学和幼儿园在一起,教室是一个年级一个教室。
虽说学校很破,但村民家里基本都铺有地板砖,经济条件还行。
这里气候比较干燥,很少下雨,也不热;比较缺水,方圆几里没有一个池塘。
三、实践日志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山西忻州卢家窰小学,开启了我们的支教行程。
刚开始一路上既有期待,又有点担心,期待的是要和一群天真烂漫的小朋友们度过半个月,担心的是能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
不过这种担心到了那里后全都消散不见了,我很快适应了那里的生活,我们自己买菜,自己做饭,一切都是新鲜的事情,我不知道这个新鲜感能给持续多久,但我知道我们现在是很愉快的。
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我们收拾东西,铺床,准备厨具,一切都做好后,大家该准备课程了,上课前一天大家开个会,讨论了一下以后的课表怎么安排,大伙各抒己见,最终把课表安排了下来。
我的课表是周一下午第一节魔术课,开始上课那会,心里还是有点紧张的,倒不是因为要上课而紧张,只是担心自己的魔术到时候会出现问题,这不是,刚担心中途就就出了问题,第一个魔术就失败了。
不过我即时调整状态,立马表演个我的拿手魔术,算是有惊无险。
在这里最开心的无疑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我们一起打篮球,跳绳,打乒乓球,玩游戏。
我有点找到童年的回忆了。
不过好像不是那么的令人有所感触,不像以前我在家的那种感觉。
可是呢,我依然可以感到童年的快乐。
我开始以为这里会有池塘,后来发现没有,说实话,内心还是有点失落的。
也许池塘也有些记忆在里面吧。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做杨杰达的一个小男孩,他很活泼,就是那种孩子王的感觉。
我从他的口中知道了他爸爸每天让他跑八公里,原因是他爸想让他当特种兵,我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梦想。
听完后很有感触,但又不知道该感触些什么,于是乎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和孩子们打球的时光我应该永远都忘不了。
夕阳的余晖撒在每个人脸上,影子拉的格外长,几个小朋友和几个大朋友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一直到天黑还不肯散去,直到太阳都看不下去了,默默的转身离开了……还记得木心的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对啊,从前的生活真的很慢,慢到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静止的时光滴落在每个人脸上。
那是笑容,也是记忆,更是心酸。
在光和影交织的那一瞬间,也许记忆便定格了。
在这里支教的点点滴滴,我都用日记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了。
我不想让它变成从前,只能留在梦里,我要把它记下来,让它成为我一个永远都无法忘却的从前。
这里的这么多天,我学到了很多,我开始爱上了摄影,光与影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因为它留住的不只是一个瞬间,而且一段记忆。
摄影是门艺术,有个人曾经说过,我不会轻易的按下快门,因为我需要思考的时间,没错,艺术需要思考,不经历思考的艺术不是纯粹的艺术。
支教已经结束了……没错,已经结束了。
带着点不舍与思念,孩子们的一颦一笑总是在脑海里浮现。
依稀记得最后一天,我们支教团的所有老师唱了张震岳的《再见》送给孩子们。
离别来的如此匆匆,让我们措手不及。
不过有句话说的很好,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也许我们以后还会相遇,在一座城市,一条街。
一扇门前……这半个月来陪伴孩子们的岁月会伴我一生,也给了我更深层次的信仰。
有时候人是需要仰望星空的,它会让你明白一个人应该往哪行走。
在这里我认识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他们纯粹不含一点杂质的笑脸会治愈你受伤的心灵,无论何时何地,你想起他们,心里都会很是愉悦。
这里的孩子梦想平凡而又伟大,有想做老师的,有想当音乐家歌手的,有想做医生的,有想做小饭店老板的……看着他们写在纸上的这些梦想,我的内心不禁触动万分,想想自己的初心,或许不知丢哪了吧。
梦想是美的,是香的,是甜的。
一个人不能没有梦,那样和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
而我们来到这里的初衷就是点燃孩子们的梦想,短短半个月我们无法给他们带来太多知识,不过我们可以带他们看看那广阔的世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
以后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们把自己的世界观告诉他们,让他们了解这个世界,其实,更多的是传授给他们了解世界的方法,更多的精彩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去感受、体验。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歌词不断回荡在耳边,回荡的不是歌声,而是我们与孩子们的回忆,是孩子们给我们的思念。
还会想起临走的时候,孩子们骑着车送我们的场景,简直是电影里的场景啊。
坐在车里不敢回头,担心一回头泪水就不住的往下落,孩子们的呐喊声渐行渐远,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声音消失了,再一会,孩子们的身影也消失了,我知道,我们这是真的离开了。
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再见到,希望如此。
不过肯定不会全部见到。
那样只能放在脑海里怀念了。
其实,也许,不见也好。
毕竟,相见不如怀念。
一段时光,一段记忆,一群人,一种情。
四、实践感悟这次支教我自己收获了很多,有了很多的感悟,回来后也有了些改变。
我和那些孩子们仍然保持着联系,我们用qq有时候聊天,他们会和我分享一些学习上,生活上的烦恼琐事之类,我也经常开解开解他们,有一些孩子都开始发奋奋斗说要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我听到这话我觉得也许这就是支教的意义吧。
几年前大学生支教饱受诟病,好像我们全是打着公益旗号跑出去消费人家的苦难了。
有些人会质问我们:“你认为这么十几天能带给那些孩子什么?”那么我在这里告诉你,带给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一扇窗,一扇他们推开就能看到这个世界美妙之处的窗。
我想说,哪怕最后只是影响一个孩子,点燃一个孩子的梦想那也值了。
有人说我们好像只是去花钱陪他们玩了十几天,还不如把这钱换成实际的设施或吃喝直接捐过去来得实惠。
从长远角度来说,如果这些孩子里有一个孩子,因为我们的鼓励,而真正的走出原本闭塞的小圈子,迈进更广阔的世界,这些钱还多吗?我坚持认为带给孩子外界的信息是很重要的。
有的人会说,告诉他们外面世界的样子,让他们产生期盼,期盼产生苦恼,最终会造成负面影响。
我想反驳一句,阻挠我们这种小支教团体,捂上孩子们的双眼让他们安于现状,这样做就对了吗?外面世界的美好会激起他们奋斗的动力,终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这个小村庄,看到世界的美好。
而且,支教不仅影响被教的孩子们和我们自己。
同时也会感染他人。
上大学前,公益啊,志愿者啊,对我来说还是很遥远的事,但真的接过学长学姐们的责任开始做宣传工作的时候,真真切切地意识到:公益是每个人的责任。
每次在展台前为人讲解我们的活动,都是在传达:看,就在你们身边,就是你们的同学,我们在做利人利己的事情。
时间久了,可能一部分人会将支教志愿工作或其他公益事业纳入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中。
这才是真正有意义长远的事业。
大学生群体将来会成为公益事业很重要的力量,等到他们积累起足够的实力,校园中积累的公益意识会让他们产生更大的影响,等到他们走入社会,他们会带着这份意识影响更多的人,从而影响整个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我明白短期的暑期支教并不能像长期支教那样非常有深度,有体系的,有深入的情感互动,但短期支教只要有一些改变,分享你的想法就好。
长期支教就好比你静下心来连续好几个月研读一本专业书籍,短期支教就好比你去看了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或是听了一场演讲。
就像小时候读一些大家的文章,我可能记不起来整篇文上他的行文思路,他的逻辑架构,他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之类的,但我记住的可能就是一句说到心坎里的话。
我觉得短期支教中,能有那么几句话让孩子们感到说到了自己心坎里,这就足够了。
短期支教确实相对于长期支教有自己的缺陷,长期支教能给孩子带来更深入的影响,能和孩子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形式主义的色彩也要小很多,从志愿者本身来说,长期支教也能让他获得更多的体会。
但实际上我们的志愿者来源还是学生,这就决定了我们不会有那么多空闲的时间,比如拿出一整年来做支教,但志愿或者说公益,我觉得只要一个力所能及就好。
五、实践总结总而言之,这次支教对我的人生观有些改变,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东西,认识了叫杨杰达的孩子,还有很多被点燃梦想的可爱的孩子们。
写到这不禁回忆起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眼眶不禁湿润起来,这份记忆我会好好保存下去。
对孩子们来说,更多的可能是眼界的变化,知道原来世界这么大,这么美妙,算是从一个懵懂少年变为一个有志少年。
少年强,则国强。
我想支教的意义也许就在这吧。
对我们个人而言只是很少一方面,更多的传播的过程,这种影响是会传染的,我们把这些影响带回学校传染给其他人,让其他人投入到支教队伍里。
孩子们长大后,考上大学,也会因为曾经有那么一群人来到他们学校把通向世界的窗户打开而加入其中去影响他人,小我影响大我。
这次社会实践可谓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