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维新派出现
19世纪90年代初,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1898年戊戌变法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1915—1919年早期的新文化运动,1919—1923年后期的新文化运动,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
1840—1919年旧民主主义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三民主义的开端
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内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期,
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1927年8月—1937年7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又叫国共十年对峙,是国内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
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是国内第三次革命战争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56—1966年探索时期
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56年《论十大关系》
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系统概括。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许多新变化。
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的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003年神舟五号飞上太空。
1956年实行双百方针。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赔款,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赔款,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榷,割九龙司给英国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榷,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1901年9月,签订《辛丑条约》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94年7月25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9月,签订《辛丑条约》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1894年,建立兴中会
1905年8月召开中国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12年2月12日,清朝覆灭,同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26—1928年北伐战争
1927年9月秋收起义,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34年10月—1935年10月19日,长征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年7月7日泸沟桥事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1945年8月底,《双十协定》
1954年9月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1982年修改宪法
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
1987年开始,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
1992年“九二共识”
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1953年12月,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
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中国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中日建交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打着“求富”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10年间,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1915年抵制日货
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曲折而又艰难发展)1945—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困境
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掀起“大跃进”高潮
1959年—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1962年经济慢慢得到恢复和发展
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农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村民委员会
1984年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挫折,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人的服装饮食建筑娱乐方面翻天覆地变化着
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