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病毒感染性疾病(甲型H1N1流感)课件
病毒感染性疾病(甲型H1N1流感)课件
这次流感呈现出了一个相当奇怪的特征。以往 的流感总是容易杀死年老体衰的人和儿童,这次的 死亡曲线却呈现出一种“W”型,20岁到40岁的青壮 年人也成为了死神追逐的对象。到了来年的2月份, “西班牙流感”迎来了它相对温和的第三阶段。数 月后,“西班牙流感”在地球上销声匿迹了。不过, 它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却是难以估量的。科学家估计, 大约有2000万到4000万人在流感灾难中丧生。相比 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1000万人死亡只有它 的1/2到1/4。据估计,在这场流感之后,美国人 的平均寿命下降了10年。
流感大流行与两次大流行之间因病毒亚型内
的变异所引起的局部地区流行相比,危害后 果明显不同。20世纪人类曾发生过4次流感大 流行,即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 1957-1958年的“亚洲流感”、1968-1969年 的“香港流感”和1977年的“俄罗斯流感”。 每次大流行都给人类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带 来灾难性打击。
卫生部11日通报,截至9月11日,我国 内地31个省份累计报告7505例甲型H1N1 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4470例,没有因甲 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 9月9日15时至9月11日15时,我国内 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048例, 其中18例为境外输入性病例,1030例为境 内感染病例。
体态细长的甲型H1N1流感病 毒——日本东京大学医科研 究所野田岳志拍摄
本次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
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研究发现,该毒株包含猪流感、禽流 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流 行 病 学
(一)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 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 物为传染源。
俄罗斯流感
1977-1978 俄罗斯流感 (病毒类型 H1N1) 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在前苏联,“俄罗斯 流感”流行。至1978年冬,其他许多国家也纷纷出 现感染流行。此次“俄罗斯流感”大大不同于以往 历次流感。引发此次流感流行的致病病毒为1950年 流行的H1N1病毒株的变异体。因此,在该病毒株 流行期生活过的人,对于1977-1978年再次出现的 甲型流感病毒H1N1病毒株感染具有免疫力和抵抗 力。所以,绝大多数有关1977-1978年流感流行的 报告均指出,尽管此次流行为典型的爆发流行,但 成年人均为轻微感染,而在校青少年发病率很高。
从1580年人类首次对流感爆发有详尽记载以
来,流感的大爆发呈现周期性特征,一般为 二三十年爆发一次,最长的间隔为39年。从 这种分析来看,如今肆虐世界的流感,很可 能引发新一轮的全球大流感爆发。
甲型流感目前流行状况
2009.06.11世界卫生组织把流感警戒级别 提升至最高的第六级。这意味着甲型H1N1流 感已在全球大流行 。不过,病毒的致命性实 际上只属于中等。全球评估显示甲型流感是 中等程度的流感。
亚洲流感
1957-1958
亚洲流感 (病毒类型 H2N2) 1957年2月22日,首发于中国贵州,3、4 月间席卷中国。5月到6月袭击了日本及东南 亚各国,7月到8月流行于中东、非洲,美国 在9月开始流行,10月加拿大和前苏联也遭侵 袭。这次世界性的大流感发病率高达15%-30 %,全球至少1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病毒模型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 发表的流感病毒形态为圆形照 片,被证明是该流感病毒的 “断片”。报道称,此“断片” 是 因为CDC在拍摄前使用了离 心分离机,导致流感病毒的 部分“身体”与杂质一起被清 除而造成的。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表的圆 形甲型H1N1流感病毒形态的电子显微镜 照片 。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 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 接触传播。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 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患者多数年龄在25岁至45 岁之间,目前报道以青壮年为主,应注意老 人和儿童
临 床 表 现
潜伏期和传染期
香港流感
1968-1969
香港流感 (病毒类型 H3N2) 1968年7月,香港突然爆发流感,发病人 数多达50万。8月,流感传入新加坡、印度、 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这次流感使美国 5100万人染病,超过3.4万人死亡。接着又传 入前苏联和欧洲。根据国际红十字会组织统 计,这场流感至少波及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 造成全球150万-200万人死亡。
潜伏期一般7天以内。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 疫情,造成人员伤亡事件。
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 将流感大流行警告
内容
流感历史
病原学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流感历史】
西班牙流感
1918-1919
西班牙流感(病毒类型 H1N1)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结的年头,战争造成 了850万人死亡,然而当年一次更大的灾难悄悄袭 击人类,其惨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5倍。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数百万人口死亡与流感比较简直是小巫 见大巫,导致了2000-4000万人的死亡。它就是所 谓的“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流感”也被称作 “西班牙女士”(SpanishLady)
我国卫生部于4月30日宣布将其纳入《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 染病,依照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病原学】
Hale Waihona Puke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 毒属。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 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 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 蛋白M2。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 10nm。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 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病毒对乙醇、碘伏、碘 酊敏感;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