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建设工程资料编制及归档指南篇

上海市建设工程资料编制及归档指南篇

上海市建设工程资料编制及归档指南篇目录第一讲什么是“ABCD四册”? (3)第二讲工程资料的分类与编号 (4)第三讲开工前准备 (6)第四讲和图纸有的资料 (7)第五讲材料取样与送样(一) (8)第六讲材料取样与送样(二) (12)第七讲材料取样与送样(三) (14)第八讲材料取样与送样(四) (17)第九讲监理资料管理 (23)第十讲监理工作记录 (24)第十一讲竣工验收资料和其他 (29)第十二讲建筑工程基建文件管理 (33)第十三讲建设工程管理与验收资料 (38)第十四讲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资料 (46)第十五讲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50)第十六讲建设工程施工测量记录 (57)第十七讲建设工程施工物资资料 (62)第十八讲建筑工程施工记录 (66)第十九讲建筑工程施工试验记录 (73)第二十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82)第二十一讲建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89)第二十二讲工程竣工图概述 (91)第二十三讲竣工图编制要求及竣工图章 (93)第二十四讲工程资料编制与组卷要求 (96)第二十五讲工程资料封面与目录 (98)第二十六讲案卷规格与装订 (100)第二十七讲工程资料验收与移交 (101)第二十八讲建设项目(工程)竣工档案报送 (103)第二十九讲建设工程(项目)竣工档案归档范围 (108)第三十讲档案馆对工程资料的要求 (131)第一讲什么是“ABCD四册”?1988年上海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发布了沪筑管[1988]技术第315号文《单位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若干规定》(俗称ABC资料),沿用至今已有15年,已经远远落后于当前日新月异的工程建筑发展形势。

根据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要求,在原资料体系上,调整补充了表式内容,制定了新版资料内容和要求,并以市建管办沪建建管(2003)第177号文“关于启用新版《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竣工资料》的通知”正式发布,上海市新开工工程于2004年1月1日全面施行。

A册: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资料在开工前,由项目工程师编制,根据工程的特殊性制定各种制度、施工方法、各项技术措施等组成的施工方案。

编制完成后先由公司内部审批,包括质量、安全、材料、技术部门等,审批完毕后交由监理部门报审,经过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后,此方案才能最终用于该项目。

B册:施工技术管理资料B册资料的形成涵盖了从开工、施工、竣工各时间段所需要的资料。

其中图纸会审、技术核定更是竣工验收后归档必不可少的资料。

C册:工程质量保证资料C册资料是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的检测、检验、试验、评定,以确保工程质量所形成的资料,具有其重要性。

D册:工程质量验收资料D册资料产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按照工序的先后逐步报验。

首先是检验批验收,检验批是质量验收的最小单位,然后是分项工程验收(也称:检验批汇总),再接下来是子分部工程(注:根据各个工程的要求,不做的也有),最后是分部工程验收,这个分部验收非常重要,在质监站验收时是不可缺少的。

现在粗略地把ABCD的分类大致介绍一下,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会详细地讲(以土建为例)。

第二讲工程资料的分类与编号一、工程资料的分类:A类:基建文件A1决策立项文件:A1-1:项目建议书A1-2: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A1-3:可行性研究报告A1-4:可行性报告的批复文件A1-5:关于立项的会议纪要、领导批示A1-6:专家对项目的有关建议文件A1-7:项目评估研究资料A2建设用地、征地、拆迁文件:A2-1:征占用地的批准文件和对使用国有土地的批准意见A2-2:规划意见书及附图A2-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许可证附件及附图A2-4:国有土地使用证A3勘察、测绘、设计文件A4工程招投标及合同文件A5工程开工文件;A6商务文件;A7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文件;A8其他文件(如影像资料、竣工总结等)B类:监理资料①监理管理资料(监理规划、月报、会议纪要和工作日志等);②监理工作记录(各类报审表、审批表、申请表);③竣工验收资料(竣工移交证书、评估报告);④其他资料(工作联系单、变更单)C类:施工资料施工物资资料,包括出厂证明书、质保书和复试报告等;⑥各类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记录;⑦施工试验记录;⑧施工质量验收记D类:竣工图第三讲开工前准备开工前需要哪些资料?公司的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资质:如果是分包单位的话要填写“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报监理单位审核。

项目部管理人员名单: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等相应的上岗证复印件以及联系方式。

特殊工种上岗证复印件:填写“B2建设工程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审查表”,特殊工种有电工、电焊工、架子工、塔吊指挥员等。

开工报告:填写“B5开工报告”,如果工程中有很多单项工程则要分开来填写。

例如:整个项目共有五幢楼ABCDE,那么开工报告里“工程名称”就要写“某某工程A 型楼”,而不是“某某工程”就行,五幢楼就要写五张开工报告,并附“开工报告报审表”。

质量人员从业资格审查表:报建项目需要,填写“B1建设工程质量人员从业人员资格审查表”,施工单位要留一份原件,竣工验收后交档案馆存档。

定位放线复核单:填写“B13建(构)筑物测量复核单”和“B17工程技术复核单”及测量复核过程控制内容第四讲和图纸有的资料图纸会审纪要(开工前)在开工以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家单位要就施工图的施工提出疑问和解答。

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图纸的变动等等达成共识,以后在编制竣工图时作为修改竣工图的依据之一。

填写“B8-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纪要”,加盖四家单位的公章。

技术核定单(施工中)由施工方提出,针对结构上的变动提出的修改,填写“B9-技术核定单” ,必须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家加盖公章后,技术核定单才有效。

在竣工验收时也是作为修改竣工图的依据之一。

设计修改通知单(施工中)由设计方提出,针对结构上的变动提出的修改,在竣工验收时也是作为修改竣工图的依据之一。

竣工验收资料交付档案馆时,要填写“设计变更依据性文件对照表”,此表是档案馆要求施工单位对所有针对图纸修改的依据性文件。

按照每个单项工程编制,并加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公章。

第五讲材料取样与送样(一)一、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及制作(一)现场搅拌混凝土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结构实体检验用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等。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由各方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不宜少于10组,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

4、当试件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方可对同条件养护试件进行强度试验。

所谓等效养护龄期,就是逐日累计养护温度达到600℃.d,且龄期宜取14d~60d。

一般情况,温度取当天的平均温度。

(三)预拌(商品)混凝土预拌(商品)混凝土,除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GB14902-94)规定取样。

1、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

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样也不得少于一次;当在一个分项工程中连续供应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立方米时,其交货检验的试样为每200立方米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用于出厂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搅拌地点采取,按每100盘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工作班组相同的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亦不得少于一次。

3、对于预拌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每车应目测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检验的试样,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检验不得少于一次;当一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立方米时,也不得少于一次。

(四)混凝土抗渗试块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混凝土抗渗试块取样按下列规定:1、连续浇筑混凝土量500立方米以下时,应留置两组(12块)抗渗试块。

2、每增加250~500立方米混凝土,应增加留置两组(12块)抗渗试块。

3、如果使用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应另行仍按上述规定留置。

4、抗渗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留置的两组试块其中一组(6块)应在标准养护室养护,另一组(6块)与现场相同条件下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28天。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混凝土抗渗试块取样按下列规定: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五)试件制作和养护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的要求,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养护按下列规定:1 试件的制作1.1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1.1 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并符合GB/T 50081—2002的规定;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1.1.2 在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度:水泥、掺合料、水和外加剂为±0.5%;骨料为±l%。

15min。

1.1.4 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检验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官与实际采用的方法相同。

1.1.5 圆柱体试件的制作按有关规定执行。

1.2 混凝土试件制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2.l 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

1.2.2 按以上1.1.4的规定,选择成型方法成型。

1)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a.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b.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符合有关要求的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