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精品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精品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学习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学习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三、学习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四、学习课时 2五、学习过程【一展身手】1.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后代出现白豚鼠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若杂合黑豚鼠一胎生出4只豚鼠,则出现3黑1白的可能性为A.减数分裂时,基因重组;100% B.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27/256C.受精作用时,基因重组;3∶1 D.基因突变;3∶12.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3.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A.1/8 B.7/8 C.7/16 D.9/16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有一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孩。

如果该男孩与一个母亲为该病患者的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问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A.11/18 B.5/9 C.4/9 D.3/55.有甲、乙、丙、丁、戊5只猫。

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猫,丁和戊是长毛猫,甲乙为雌猫,其余是雄猫。

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猫,乙和丁的后代,长毛和短毛小猫均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最好选择A.甲猫B.乙猫C.丁猫D.戊猫6.牛的黑色(B)对红色(b)是显性。

良种场现有两栏牛,A栏全为黑色,B栏既有黑色又有红色。

A、B栏牛是亲子代关系,来场参观的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有的说B栏是A栏的亲代,有的说B栏是A栏的子代。

请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B为A的杂交后代,则A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B为______。

(2)若A为B的杂交后代,则B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A为______。

(3)若B为A栏的亲代,B栏中牛除具有相对性状(黑、红)外,还应具备的两个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答案:1-5 B A B D B 6 (1)Bb Bb、bb (2)BB和bb Bb (3) 黑、红个体全为纯合子黑、红种牛为双亲的一方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学习目标⑴知识方面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2.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⑶能力方面1、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杂交试验分析图解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试验及其图解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2.学习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三、学习方法归纳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法及讲授法等四、学习课时2五、学习过程【一展身手】()1.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A.1/4 B.3/8 C.5/8 D.3/4()2.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3.已知一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4.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

“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Cc B.Bbcc C.bbCc D.bbcc()5.某饲养场有纯种黑色短毛兔和纯种褐色长毛兔(独立遗传),它们的F2中有128只兔,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应有A.0只B.8只 C.24只 D.72只()6.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

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机率分别是A.1/2,1/8 B.3/4,1/4 C.1/4,1/4 D.1/4,1/8()7.鸡的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

豌豆冠对单冠e是显性。

现有一只公鸡甲与两只母鸡乙和丙,这三只鸡都是毛腿豌豆冠,用甲与乙、丙分别进行杂交,它们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如下:(1)甲×乙→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2)甲×丙→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公鸡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 。

A.FFEE B.FFEe C.FfEe D.FfEE8.甲品种小麦抗锈病高秆,乙品种不抗锈病矮秆。

已知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

用甲、乙两品种杂交的方法在后代选育抗病矮秆的新品种。

请问:(1)F2有多少种表现型和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中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是什么?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率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A7.解析:本题可用化整为零法。

由题干中给出甲、乙、丙的性状都是毛腿豌豆冠,可知公鸡甲的基因型为:F E ,又从一对相对性状分析,毛腿×毛腿→光腿,豌豆冠×豌豆冠→单冠,推出甲的基因型一定是“双杂答案:C8.答案:(1)4种、9种(2)ddTT,因为具有这种基因型的小麦是矮秆抗病的小麦,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3)1/16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一、学习目标1.简述减数分裂的概念(发生范围、实质和结果)。

2.阐明精子形成的大致过程。

3. 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征。

4.区分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5.学会有关识图知识。

例如:同源染色体的识别,细胞分裂图的识别。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难点:1.区分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三、学习方法归纳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法及讲授法等四、学习课时2五、导学过程卵细胞的形成阅读教材,并观察图2—5,完成右面问题2、过程:卵原细胞−−→−复制__________第一极体染色单体分开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联会四分体−−−→−染色单体分开着丝点分裂−−−→−_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思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比较精子形成过程卵细胞形成过程发生场所子细胞细胞质分裂方式生殖细胞是否变形相同点2、例题领悟:例1、下图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量变化过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题中图A是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处于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图,判断依据是每个四分体中的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开,开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但细胞质的分配是不平均的;图B是减数分裂第二AaBB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图,判断依据是着丝点已分裂,染色单体彼此分裂,这种特点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有丝分裂后期,二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但该图中已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所以只有第二种可能性;图C 是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图,判断依据是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裂,正在移向细胞两极,但细胞质的分配是平均的;图D 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第二种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极体的分裂后期图。

答案 B例2、一个含有Aa 、Bb 、Cc 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这四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 ( ) A .BbC Bbc AaC Aac B .ABc ABC aBC ABC C .ABc abC ABc abC D .ABC abc aBC Abc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前者决定了次级精(卵)母细胞、极体以及配子中不可能有同源染色体;后者使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但本题中只有一个精原细胞,在4个配子最终只能存在两种组合(见下图)。

答案:C 一展身手1.在进行减数分裂实验过程时,确认同源染色体的主要依据是 ( )A. 1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2条染色体B.能联会的2条染色体C.1条来自父方,1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D.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 2.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是指 ( )A .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B .细胞中有四个配对染色体C .体细胞中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D .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 3.右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B .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 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C .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aBbCcABcabCABc ABcabC abC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着丝点分裂D.每个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4.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和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①初级精母细胞②次级卵母细胞③初级卵母细胞④次级精母细胞⑤卵细胞⑥精细胞A.①⑤⑥B. ②③④C.①④⑥D.②③⑤5.在果蝇细胞中,由G、C、U三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细胞周期的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2个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则X、Y、Z分别是( )A.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后期B.6;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后期C.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后期D.3;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后期6、如果发现一个动物细胞中出现了染色体两两配对的情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细胞的染色体上具有染色单体 B.这种组织可能来自肝脏C.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与母细胞保持一致 D.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是体细胞的一倍7.右图是某生物细胞处于分裂过程中某时期染色体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有4条染色体,4个四分体B.该生物精巢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4、8、16条可能性C.若①号染色体上有基因R,则②号染色体的对应位点上必定是rD.若①号和③染色体上分别有基因A和B,则理论上该生物可能形成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8.人的同源染色体有23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