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讲座概述
二、内容简介
这样一来,保健文化、旅游文化、饮食 文化、服饰文化、收藏文化、装饰文化、影 视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以及企业文化、 机关文化、大学文化等等,名目繁多。一时 间“文化”无处不在,而且所有的“文化” 都与传统思想有密切的连带关系。这一过程 也确实繁荣了市场,激活了经济。这种由学 术的“传统文化热”引发社会的“文化产品 热”,反过来又触发了社会不同行业有心人 士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关注,这样就促 成了全社会对“传统思想文化”关注的氛围。
二、内容简介
第三,讨论道教与古代思想文化,第四,讨论佛教 与古代思想文化。这两讲是从宗教角度谈中国古 代思想文化的儒释道结构。最后一讲,是探讨十 七世纪思想界对传统的总结批判与创新叛逆。这 是从主流意识面对晚明社会巨变所作出的回应, 意味着传统思想文化进入了对过去展开全面总结 并准备创新未来的特殊时期。
二、内容简介
一时间论著迭出,辩论四起,丛书不断,刊物 如林。因此这场关于传统文化的热论,很快就 跨越了学术界而变成了社会思潮。于是“文化” 就变成了社会的时髦,显得魅力无穷。在市场 经济的大潮中,除了政府也适应潮流搞出文化 搭台、经济唱戏的的新作为,社会实体不同行 业、集团在自己的产品经营中更是试着从“文 化”找到切入点以增加产品的底蕴与档次。
三、课程目录
第六讲:佛教与古代思想文化
一:佛教的产生及其基本主张。 二:佛教的中国化: 三:带给中国文化的影响。
三、课程目录
第七讲:宋明时期主流思想文化 的转型与分化
一:主流思想文化的转型。 二:主流思想文化的分化。
三、课程目录
第八讲:十七世纪思想界的批判总结 与创新叛逆
5、刘泽华著 《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10. 7、葛兆光著 《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2. 8、张岱年著 《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1989.12. 9、张立文主编 《中国学术通史》人民出版社 2004.4. 10、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6.
一: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理学阵营出现了新的分 野。 二:王艮与李贽的叛逆。 三:傅山以“经子齐观”、方以智以“质测通几” 的创新。
五、参考书目
1、钱穆著《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安徽教育 社2004.7. 2、尹继左、周山主编 《中国学术思潮史》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2006.5. 3、牟宗山著 《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 出版社 2005.4. 4、赵吉惠著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江苏教 育出版社2007.3. 5、薛名阳主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旦 大学出版社 2003.9.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
——儒道释结构梳理
主讲:贾东平
二、内容简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 深入,国内学术界,尤其是人文与社科学界 在与国际交流的过程中除了积极地走出去或 引进来,学习欧美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外,同 时也饶有兴趣地整理和挖掘传统思想文化, 梳理二十世纪前期的一些论题,进而在全国 逐渐兴起了“传统文化热”。而海外的一些 华人学者以及外籍汉学家也为这一热潮添柴 加火。
三、课程目录
第三讲:思想文化的成长
——以道、儒两家为主的诸子学观念梳理 一:道家的主要观念与传统价值观。 二:儒家的主要观念与传统价值观。 三:先秦道儒在源头上相同与相近的价值取向。
三、课程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四讲:汉唐时期主流思想文化的 确立与调整
一:主流思想文化的确立。 二:主流思想文化的调整。
三、课程目录
第一讲:自然环境、经济模式、社 会结构与早期思想文化特质
一、自然环境与早期思想文化特质。 二、经济模式与早期思想文化特质。
三、社会结构与早期思想文化特质。
三、课程目录
第二讲:思想文化的萌芽
理
——从英雄神话传说到阴阳易变说的观念梳
一:从灵魂观念产生到英雄神话传说看先民早期 的价值取向。 二:汉字里程碑与商周价值观。 三:阴阳易学与早期民族精神。
二、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遗 产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它历史最悠 久,体系最博大,特点最鲜明,经历最 坎坷,影响最深广而生命力最强大。
二、内容简介
它是在独特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与社会结 构中诞生。它经历了本民族特有的历史变迁,并 经受了来自外部的多次冲击,在强烈的历史意识 支撑下绵延前进,不断调整,既有吸纳,又不丢 根本。它的核心价值体系历久弥坚,它独特的人 文魅力迄今犹存。(关于中国新文化建设,有兴 趣的同学可研读张岱年先生的“文化综合创新 论”,见河北人民出版社的《张岱年全集》)
二、内容简介
本讲座以传统思想文化的儒道释结 构为理路展开梳理,从探讨自然环境、 经济模式与社会结构对形成早期思想 文化特质的影响讲起。对产生思想文 化的土壤背景有一定了解后深入到思 想文化内部,先从神话传说到先秦诸 子的观念意识入手,梳理古代思想文 化在萌芽与成长时期的价值取向。
二、内容简介
秦汉以来主要从:第一,是秦汉之际、百年之间中 央集权的统一帝国为确立统治思想所做的抉择,最后汉 武帝与董仲舒以“独尊儒术”“奉天法古”为整个封建 社会构建起大一统信念。魏晋以来作为主流思想文化正 是有以道补儒的玄学调整,所以隋唐时期虽然有佛道严 峻的挑战,但儒学仍处于主流地位。第二,是宋明时期 作为主流的儒学在迎接挑战和维护尊严的努力中进行了 大的转型,不仅学贯古今,而且道通天地,以理学的全 新面貌出现。同时其庞大的体系所包含的分歧最终在明 中期出现了分化,展示了其内在的生命力。
•
• 所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演变,
把握传统文化的特质,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不仅对我们每个人是有意义的,而且对我们整个 民族在富民强国的伟大复兴过程中构建起有自己 特色的民族文化意义重大。因为我们现代民族文 化只能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外来外来文化的 吸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