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1 绪论工程概况此工程建于江西省南昌市(某企业4#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采用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类建筑场地;基本雪压m2;基本风压m2,地面粗糙程度为B类;地基允许承载力为f ak=80kPa。

设计内容与方法建筑设计1.建筑方案设计根据房屋建筑学、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知识进行建筑方案设计,针对工程的使用性质作出具体的设计。

功能分区要细致合理、符合规范,使建筑物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2.建筑施工图运用CAD、天正进行绘图,绘出建筑的平、立、剖等图。

结构设计1.结构设计内容(1)结构类型的选择,包括结构的布置及柱网尺寸。

(2)估算结构的梁、板、柱的截面尺寸以及材料等级。

(3)荷载计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包括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4)内力计算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

(5)内力组合包括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

(6)框架梁、柱正截面设计斜截面设计。

(7)板的配筋计算。

(8)楼梯设计,包括楼梯板,平台板,梯梁等设计。

(9)基础的截面尺寸确定,承载力验算,冲切验算,配筋计算。

2.结构设计方法(1)荷载计算:荷载计算包括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计算,竖向荷载包括恒荷载与活荷载;水平荷载包括水平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

(2)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位移及内力可采用D值法计算。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内力计算:一般取一榀框架单元,按平面计算简图进行内力分析。

(4)内力计算。

(5)通过内力组合求得梁、柱构件各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设计值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后,即可对其进行截面配筋计算和采取构造措施。

(6)基础设计:根据上部荷载及与建筑物有关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场地环境条件等来确定基础的类型以及基础埋深。

首先要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按地基持力层承载力和地基软弱层承载力进行验算。

应用地基计算模型计算,然后进行各项配筋计算。

(7)按照制图标准绘制结构施工图。

2 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做法防水层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150mm厚水泥蛭石保温层120厚钢筋混凝土板V型轻钢龙骨吊顶地砖地面120厚钢筋混凝土板V型轻钢龙骨吊顶内墙体为200mm厚的加气混凝土,墙面两侧各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

外墙体为200mm厚的烧结多孔砖,墙面两侧各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

女儿墙做法女儿墙墙体为200mm厚的烧结多孔砖,墙面两侧各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

其他建筑设计其他建筑详见建筑施工图。

3 结构设计设计依据国家标准(1)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国家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5)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地质勘察报告建筑场地较平坦,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80kPa,场地为类。

结构设计参数结构计算参数表3-1荷载取值风、雪荷载取值表3-2结构计算原则和方法手算采用简化方法选取横向一榀框架计算结构内力和位移。

电算1.软件名称:PKPM2.版本:20103.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 工程部4. 结构布置结构布置方案构件尺寸结构承重方案选择根据建筑功能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布置图,本工程确定采用框架方案,框架梁、柱布置如图所示。

4-1 结构布置图梁截面尺寸估算1. 横向框架梁AB 跨梁:=0l 7300mm ,==0)12/1~8/1(l h ~,取=h 550mm==)3/~2/(h h b 275mm~,取=b 250mmBC 跨梁:=0l 2400mm ,==0)12/1~8/1(l h 300mm~200mm ,取=h 400mm==)3/~2/(h h b 200mm~,取=b 250mmCD 跨梁:=0l 7300mm ,==0)12/1~8/1(l h ~,取=h 550mm==)3/~2/(h h b 275mm~,取=b 250mm2 纵向框架梁=0l 4500mm ,==0)12/1~8/1(l h ~375mm ,取=h 400mm==)3/~2/(h h b 200mm~,取=b 250mm柱截面尺寸估算按轴压比要求初估框架柱截面尺寸,以B 柱(C30混凝土)为例。

==βααγ21qsn N G ×14××4×××1=1694kN===cN C f Nh b A μc c 错误!=×μN ——框架柱的轴压比一级抗震;二级抗震;三级抗震;四级抗震Ac ——框架柱的截面面积f c ——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 ——柱轴向压力设计值γG ——竖向荷载分项系数q ——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可取q=12~14kN/m2S ——柱一层的受荷面积n ——柱荷载楼层数α——考虑水平力产生的附加系数,四级抗震时α1=,三~一级抗震时α1=~α2——边角柱轴向力增大系数,边柱α2=,角柱α2=β——柱由框架梁与剪力墙连接时,柱轴力折减系数,可取为~柱子截面尺寸 表4-1板厚度确定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板的跨厚比: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综合考虑取屋面板厚为100mm,楼面板厚为100mm。

确定结构计算简图三个假设:(1) 平面结构假设:认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该方向的抗侧结构承担,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不受力;(2) 板在自身平面内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3) 考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扭转作用;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以第④轴作为计算单元如图4-2所示。

水平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图4-2 水平框架计算简图垂直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图4-3 垂直框架计算简图(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起)基础埋深,基础假设高度梁、柱惯性矩、线刚度计算构件惯性矩公式:123bh I ,其中平行于弯矩平面的截面宽度定义为h 。

AB 跨梁:I b = bh 312=×12=BC 跨梁:I b = bh 312=×12=CD 跨梁:I b = bh 312=×12=柱:I c = bh 312=×12=梁、柱线刚度计算中框架梁取I=2Ib ,线刚度计算公式l/EIi 。

梁混凝土等级为C30,弹性模量E b=kPa,柱混凝土等级为 C30,弹性模量Ec=kPa。

AB跨梁:ib = EbIb/l=kN·mBC跨梁:ib = EbIb/l=kN·mCD跨梁:ib = EbIb/l=kN·m2~4层柱:ic = EcIc/l=kN·m1层柱:ic = EcIc/l=kN·m图4-4 框架线刚度图(kN·m)5.荷载计算恒载标准值计算恒载标准值屋面面荷载计算防水层m2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m2150mm厚水泥蛭石保温层×5=m2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25=3kN/m2 V型轻钢龙骨吊顶m2屋面荷载合计m2屋面框架梁线荷载计算AB跨梁自重××25=m AB跨梁抹灰2×合计mBC跨梁自重××25=m BC跨梁抹灰(2×合计mCD跨梁自重××25=m CD跨梁抹灰2×合计m gab=gcd=×= kN/mgbc=×= kN/m恒载标准值楼面面荷载计算地砖地面m2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25=3kN/m2 V型轻钢龙骨吊顶m2楼面荷载合计m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计算AB跨梁自重××25=m AB跨梁抹灰2×跨梁上墙自重跨梁上墙面抹灰2×合计mBC跨梁自重××25=m BC跨梁抹灰(2×合计mCD跨梁自重××25=m CD跨梁抹灰2×跨梁上墙自重2×跨梁上墙面抹灰2×合计m 楼面线荷载gab=gcd=×=mgbc=×= kN/m节点集中恒载标准值A、D轴顶层节点集中恒载连系梁自重+/2×××25=连系梁抹灰2×女儿墙自重+/2×××16=女儿墙抹灰2×+/2×××20=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合计B、C轴顶层节点集中恒载连系梁自重+/2×××25=连系梁抹灰2×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合计恒载标准值A、D轴顶层节点集中恒载连系梁自重+/2×××25=连系梁抹灰2×窗自重2××2×2=墙自重(+×墙抹灰(+×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合计B、C轴顶层节点集中恒载连系梁自重+/2×××25=连系梁抹灰2×门自重2×1××2=墙自重(+×墙抹灰(+×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合计图5-2 恒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活载标准值计算屋面框架梁线活载标准值根据屋面的使用功能查询《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得出屋面均布活载见图5-3活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

(注:板传递给框架梁的梯形荷载或三角形荷载为板面荷载与板的短方向长度的乘积的一半。

)楼面框架梁线活载标准值根据楼面的使用功能查询《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得出楼面均布活载见图5-3活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活载标准值屋面框架节点集中活载标准值A、D顶层节点集中活载屋面传递活载××2=屋面传递活载××2=合计B、C顶层节点集中活载屋面传递活载××2=屋面传递活载××2=屋面传递活载屋面传递活载合计A、D标准层节点集中活载屋面传递活载××2/2=屋面传递活载××2/2=合计B、C标准层节点集中活载屋面传递活载 ××2/2=屋面传递活载 ××2/2=屋面传递活载屋面传递活载合计图5-3活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为了简化计算,作用在外墙面上的风荷载可近似用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等处的等效集中荷载替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