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学习寓言《南辕北辙》,理解词句的意思。
2.理解寓意。
2.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寓意。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了寓言《亡羊补牢》,今天我们学习另一则寓言《南辕北辙》。
(板书课文题目)
二解题,引出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利用字典来了解“辕”和“辙”是什么意思。
(“辕”是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是车轮滚压出的痕迹。
)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南辕北辙”这个词的理解?(本要向南走,却往北走。
)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南辕yuán北辙zhé盘缠chan 硬yìnɡ要
2.口头组词。
四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却是朝向北方,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
)
2.分角色读课文。
思考:朋友提醒了他几次?他是怎样回答的?
(1)指名分角色读第一次提醒他的话和那个人的回答。
①从朋友的提醒中,你知道了什么?(那个人要去楚国,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
)
②那个人是怎么回答的?(“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
③马跑得快就能快点到楚国吗?为什么?(不能。
方向相反,马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
(2)那个人的朋友第二次提醒他说了什么?(指名读)
出示投影: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①这是个什么句?(反问句)
②你能换一种叙述方式说这句话吗?(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
③对比读这两句话
④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第一句。
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更强烈。
)
⑤听了朋友的话,那个人又是怎么回答的?(“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
式!”)
⑥什么是“好把式”?(驾车的技术非常好的车夫。
)
⑦同学们,车夫是好把式,就能到楚国吗?为什么?(不能。
因为他的马车跑的方向不是要去的方向。
)
(3)朋友又是怎样提醒他的?(指名读)
①那个人又说了什么?(“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什么是“盘缠”?(出门带的钱。
)
②盘缠带得多就能到楚国吗?为什么?(不能。
马车的方向不对,他永远也到不了楚国。
)
3.朋友几次提醒那个人,他都没有听,结果怎样呢?齐读最后一段。
“硬要”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地方说明了这个词?(“硬要”就是一定要。
朋友几次提醒他,他都不认真思考朋友的话,他太固执,太执迷不悟了。
)
五深入理解,揭示寓意
1.如果你看到那个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不应该不听朋友的劝告;你为什么不好好想一想,你的马车方向不对,能到楚国吗?)
2.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行动和目的相反,即背道而驰,是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