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整治项目施工方案措施

土地整治项目施工方案措施

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项目施工设计背景 (1)1.2项目施工设计目的 (2)1.3项目施工设计依据 (2)1.3.1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2)1.3.2行业技术标准 (3)1.3.3相关规划 (3)1.4项目实施期限 (4)第二章项目区概况及施工设计项目概况 (4)2.1项目区概况. (4)2.2施工设计项目概况 (4)第三章施工条件 (5)3.1自然条件 (5)3.1.1地形、地貌 (5)3.1.2水文地质 (6)3.1.3气候与水文 (6)3.1.4土壤 (6)3.2自然灾害 (7)3.2.1 干旱 (7)3.2.2洪涝 (7)3.3社会经济条件 (7)3.4农作物种植情况 (8)3.5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8)3.5.1 交通 (8)3.5.2 水利设施 (8)3.5.3 电力 (8)3.5.4农民居住状况 (9)3.5.5生态状况 (9)3.6土地利用现状 (9)第四章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11)4.1项目设计标准 (11)4.1.1土地平整工程标准 (11)4.1.2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标准 (11)4.1.3 田间道路建设标准 (12)4.1.4 农田林网建设 (12)4.2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12)4.3项目主要工程施工设计要求 (13)4.3.1土地平整工程 (13)4.3.2农田水利工程 (14)4.3.3 道路工程 (19)4.3.4 其他工程 (23)4.3.5 典型田块设计 (24)4.4工程变更说明及调整对比表 (25)第五章施工组织设计 (30)5.1施工条件 (30)5.2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1)5.2.1土地平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1)5.2.2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3)5.2.3 田间道路工程组织设计 (34)5.2.4 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 (35)5.2.5 安全施工部署 (36)5.2.6 文明施工 (37)5.3施工总进度 (38)第六章投资规模 (38)第七章施工措施 (41)7.1加强项目组织领导 (41)7.2强化项目实施管理 (41)7.2.1 项目公告制 (42)7.2.2 项目法人责任制 (42)7.2.3 项目招投标制 (42)7.2.4 项目监理制 (42)7.2.5 项目竣工验收制 (42)7.2.6 工程资金拨付制 (43)7.3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43)7.4利用农闲季节施工 (44)第一章前言土地开发整理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它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它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建设用地需求量迅速增加,耕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紧张的人地关系使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极大挑战,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客观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为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贯彻土地规划、土地利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方针,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开展土地开发成为实现耕地保护、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更好地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工作,根据《四川省荣县望佳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资金预算》,并结合当地施工实际条件,特编制荣县望佳镇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

1.1 项目施工设计背景荣县望佳镇土地整理项目于2005年由荣县国土资源局上报,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准,列入2006年土地整理项目库,作为2006年四川省投资重点项目。

项目类型为土地整理,建设规模799.81 hm2,总投资为1510.29万元,单位面积投资1.89万元/ hm2。

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已经于2005年8月份完成,初步设计和预算工作由四川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由泸州市水利电力勘测建筑设计院负责编制,施工设计确定由自贡市农丰农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负责编制。

本项目的实施,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对于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项目施工设计目的1. 为工程施工、管理提供依据。

2. 为项目招投标提供依据。

3. 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方案,使原有农业基础设施与规划路、沟、池、塘等基础设施完美结合。

4. 结合各项目区实际,优化配制资源、提高投资效益。

1.3 项目施工设计依据1.3.1有关法律法规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6)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 ;(8)国土资源部《关于2003年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87号];(9)国土资耕函[2005]010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报件的函》;(10)国土资发[2005]29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11)中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1.3.2行业技术标准(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6)《四川省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DB51/T379-2003);(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8)《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9)《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10)《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11)《四川省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12)《四川省中部丘陵地区改造中低产田项目技术工作要点》(试行)1.3.3相关规划(1)《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2)《荣县望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3)《荣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4)《四川省2000—2005年新增108万亩耕地开发方案》(5)《荣县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规划》;(6)《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7)《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国土规划》;(8)《荣县统计年鉴2000》;(9)《荣县国土志》;(10)《自贡市荣县土壤》;(11)《自贡市荣县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研究》;(12)《自贡市荣县县志》(13)荣县2004年度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1.4 项目实施期限本项目的设计建设期限为1年,工期:2007年5月~2007年12月。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及施工设计项目概况2.1项目区概况.项目区位于自贡市荣县望佳镇,位于东径104°26′04″—104°28′32″,北纬29°22′45″—29°25′16″,涉及品山村、望佳村、插旗村和玉河村四个村48个组。

项目区东至两品塘村、麦子村;西接新龙村、两木村;南与乌老村、柑柏杨村、曲洒村接壤;北邻观音铺、郑家村。

2.2 施工设计项目概况项目边界所围面积为1023.42hm2,参与土地整理面积为799.81 hm2,其中耕地面积635.68 hm2,含水田293.53 hm2,旱地342.15 hm2;其他农用地125.91 hm2,含田土坎面积88.93 hm2;未利用地38.22 hm2,含荒草地36.75 hm2,裸土地1.47 hm2。

通过土地整理, 项目整理区新增耕地潜力为87.1公顷(荒草地36.75公顷,裸土地1.47公顷,通过整理,可新增耕地37.95公顷;田土坎88.93公顷。

通过土地整理,实施坡改梯、田块、地块归并,减少田土坎面积,降低田土坎系数至5%,可新增耕地49.15公顷),扣除新增工程占地3.15公顷,可净增耕地83.95公顷,新增耕地率为10.5%。

表2.2.1 新规划建设项目用地统计表表2.2.2 项目区整理前后土地结构表单位:公顷第三章施工条件3.1自然条件3.1.1地形、地貌荣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丘陵、低山、平坝及沟谷组成。

溪河、沟谷交错,地形被切割成许多高矮不同、形状各异的山丘。

地貌上属四川盆地浅丘陵区,类型以丘陵为主。

3.1.2水文地质项目区主要为侏罗纪系中统沙溪庙祖地层,岩性为砂泥岩互层,覆盖第四系土层。

地下水受其影响,主要有第四系土层孔隙水和侏罗纪岩层孔隙-隙水。

由于有粘性土及泥岩分隔,地下水面不连续,埋藏较深,水量有限。

地下水来源,主要靠大气降雨补给。

项目区内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04.5mm,年内降雨、径流分布不均,约72.5%集中每年的6—9月,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42,年最大24小时暴雨均值为93.2mm。

3.1.3气候与水文自贡市荣县属于四川南部亚热带湿润季候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

其主要特点是: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在17.6℃左右,平均日照时数为1227.6h,夏季多年平均为460.2h;春季为359.9h,秋季为213.4h,冬季只有167.9h,全年太阳总辐射值85.36千卡/cm2;无霜期长,年平均为329天。

雨量充足,多年平均降水量962.8mm左右,降水量夏多冬少,夏季炎热潮湿,雨水多,旱涝交错;秋季多绵雨。

3.1.4土壤项目区主要有保罗系沙溪庙组成沙岩页沙岩,母质发育的灰棕紫泥土土属。

土壤风化程度浅,以物理风化为主,矿质养分丰富,胶体品质好,先天肥力高,保水肥力强,种性广。

土层厚度大多在20-60cm,20cm以下的面积占1/4。

土壤PH值在5.6-8.4。

有机质1.49%,全氮0.16PPM,速效氮70PPM,速效胛91-81PPM,速效磷3PPM。

3.2自然灾害影响项目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

3.2.1 干旱根据49年的气候资料(1955—2004年)统计,冬旱占37次,春旱占18次,夏旱占34次,伏旱占19次。

3.2.2洪涝项目区连续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百年中占43%,累计32次,平均2.5年一遇,年出最多的达3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