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蟹“安家”
寄居蟹是一种非常可怜的海洋生物。
我最初在海边发现它,完全不知它的名字。
我只是喜欢那些种种斑纹,种种色彩,种种凹凸形态的海螺。
奇怪的是,无论我捡起哪一样海螺,里面都没有它本身的那种白色软体伸缩性肉质,都是空壳。
当再稍加留意时,却发现里面有一个黑色小动物窜进窜出。
我哥告诉我,这种小动物便是寄居蟹。
这小小的海洋生物,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寄居蟹是不是一生下来就带着壳呢?
我找来了资料查阅:寄居蟹的学名是寄居虾,又称为“白住房”、“干住屋”。
它的鼎鼎大名是由于它常常吃掉贝壳等软体动物,把人家的壳占为己。
其实它是介于虾和蟹之间的一种节肢动物。
寄居蟹生下来时只是一个较小且带钩状的灰色的单体,并不是就有壳的;后来,由于不具备螃蟹、虾那样全副武装的硬壳,而且动作又慢,天敌很多,为了保护自己才钻进空壳的。
但这种寄居蟹是怎样钻进空壳的呢?以后又是怎样搬家的呢?书上没有记载,我心想,何不自己观察呢?
我拿出一个宽口玻璃瓶,倒进半瓶白天带回来的海水,然后拿出从海滩采集回来的多余的螺壳,放进水里。
我又拿出了自己从海边捡回来的寄居蟹,挑出许多不同形状的。
开始我打算把寄居蟹从螺壳里拉出来放进水里,不料竟拉断了。
于是,我又开始做准备工作,我找来一把小锤头,用锤头轻轻敲打螺壳的顶部,这可是一项细活,弄不好就会将寄居蟹砸死。
我将一个敲裂的寄居蟹壳轻轻剥开,才看清了它的真面目:它头顶长着两只纤薄的红角,其下为两只长眼,向外突出,两眼之下为口,四周有几个须状体;挨次又有两只分叉的大小不等的螯,估计为取食御敌用。
两边各为两只小脚,体躯左右不对称,在胸部以下全部柔软,其中有青灰色物。
他懒惰的下体,已经臃肿的胀满了那废壳的螺旋巷道。
由于大多数肢足已经退化,只用最后一只紧紧勾住螺尖,像不要命了似的勾着。
所以,我们很难把它从螺壳内拉出。
我把剥出的寄居蟹扔进宽口瓶里,为了观察的更细致,我又拿来了早已准备好的手电筒和放大镜。
只见脱离了螺壳的寄居蟹在水底用第一、二对足爬行于空螺壳之间。
过了一会儿,一只寄居蟹在一个螺口要比自己大一倍的空壳前停了下来,大概它是选中了这个“家”吧?只见它确定了壳中无“人”之后,才背对螺口,用足倒退着先将软体部分慢慢地伸进空螺壳内,又小心地将身体旋进了螺壳深处,从而整只蟹就盘曲在了螺壳之中,并以螯足塞住螺口。
我计了时,从它找到螺壳到安“家”完毕,用了不到2分钟!又过了一会儿,它与其它的寄居蟹背着新家就自由自在的爬行了。
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它本来可以成为游动灵活的虾,或者成为披挂铠甲的螃蟹,只是由于它寻找到了现成的安乐窝,便满足于这副模样了。
寄居蟹依赖螺壳而生,也负着螺壳而死,除了螺壳,便没有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