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课件
【北半球夏半年】
N
N
直射点以北地区
直射点以南地区
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 东北--正北--西北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 课件( 共34张P PT)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 课件( 共34张P PT)
太阳在一天中的轨迹
三点定轨迹,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位置。
③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两地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 度就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④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正午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背向太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影子永远朝北; 南回归线以南的的地区正午影子永远朝南;南北回归线之间 的地区正午影子有南北朝向变化。
【扩展】昼夜长短的关于纬度的对称性
同一纬度同一日期,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刚好相反。
A B
A夜弧长=B昼弧长
太阳直射点移动对各地昼长变化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变长,南半球昼变短, 赤道上不变;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各地昼变长,北半球昼变短, 赤道上不变;冬至日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相反。
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
1.轨道 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又叫黄道 2.方向 自西向东 俯视图:南顺北逆
15210
14710
3.周期 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4.速度 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做回归运动的范围。 也决定了发生极昼极夜地区的范围。
日出日落方位可以根据日期确定,关键在于正午太阳的位置。
【北半球冬半年】
N
N
直射点以北地区
直射点以南地区
东南--正南--西南 东南--正东--东北--正北--西北--正西--西南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 课件( 共34张P PT)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 课件( 共34张P PT)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 课件( 共34张P PT)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 课件( 共34张P PT)
太阳在一天中的轨迹
三点定轨迹,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位置。
日出日落方位可以根据日期确定,关键在于正午太阳的位置。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
正午时分
H
日出时分
日落时分
地平面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 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从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从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赤道上昼夜平分; 全球越向北昼越长
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赤道上昼夜平分; 全球越向南昼越长
【二分日】
N
N
直射点以北地区 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 课件( 共34张P PT)
直射点以南地区 正东--正北--正西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 课件( 共34张P PT)
太阳在一天中的轨迹
三点定轨迹,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位置。 日出日落方位可以根据日期确定,关键在于正午太阳的位置。
⑤确定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 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 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⑥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和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互 余,即α+H=90°时效果最佳。
整个北半球则都达一年最小
(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H=90˚- 纬度差
β α
(5)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 的地方时是12时。
②确定房屋的朝向 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为了获得更充足 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因此 房屋坐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因 此房屋坐南朝北。
(3)不同地区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
①回归线之间:
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即一年 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在冬至或者夏至时距离直射点最 远,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小值。
②回归线上:
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即 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在冬至或者夏至时距离直 射点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小值。
③ 回归线至极点之间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距离直射点最近时(夏至或者冬至)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值出现在距离直射点最远时(冬至或者夏至)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不同纬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 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 的最小值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 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
由于黄赤交角 的存到导致地 球在绕太阳公 转的过程中, 直射点在南北 回归线之间作 有规律的回归 运动
秋分
次年春分
冬至
回归周期:回归年 365天5时48分46秒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直射的范围变大 极昼极夜范围变大 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α=纬度差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 课件( 共34张P PT)
(6)日出日落方位问题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 课件( 共34张P PT)
春分秋分时全球 日出正东,日落 正西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 大多数地区日出东北, 日落西北; 出现极昼区日出正北日 落正北
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 大多数地区 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南 半球出现极昼区日出正南, 日落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