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医疗核心制度》PPT课件

《解读医疗核心制度》PPT课件

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 绝或拖延抢救患者。
案例 一般救治 如医技科室。
.
20
交接班制度
对于急、危、重病患者,必须做好床前交 接班。值班医师应将急、危、重患者的病 情和所有应处理事项,向接班医师交待清 楚,双方在急、危、重病人床头交接,记 录本上签字,并注明日期和时间。
.
21
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为什么叫核心制度。 实质是工作的基本要求、基本方法、基本
程序。
梳理工作关系,各司其责。利于病人、利 于管理、利于自己。
.
5
核心制度的学习方法
不要简单背诵,理解为主 能清楚的记得里面的数字内容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6
首诊负责制度
第一个接诊患者的科室为首诊科室 第一个接诊患者的医师为首诊医师
病历报告 。
个人发言记录、重点是诊断、治疗及抢救 过程、死亡原因、最后诊断、经验教训。
.
26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
27
手术分级制度
医师分级 手术分类,并附有各科室各类手术目录。
.
28
重大手术、特殊手术审批制度
凡疑难、高危、致残、新开展和特殊手术, 要执行上报审批制度。
审批程序:科内进行术前讨论---填写《重 大手术、特殊手术审批表》---医务科审核--主管院长或院长审批---施行手术。
危重病人按照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执行。
.
12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凡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 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会诊 讨论。
经治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 理完善,写出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
.
13
会诊制度
急诊会诊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相关科室,相 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10分钟内到位。 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意见时应注明时间(具体到分 钟)。
医疗核心制度是医院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 是医疗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 用鲜血、健康甚至生命换来的
.
3
医疗核心制度与医疗安全
。其中,明确岗位职责范围,使工作程序 和工作方法条理化和规范化是其主要内容, 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医疗质量,防 止医疗事故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4
核心的含义
.
23
麻醉、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防范 措施
术后主要治疗、护理措施 术中用血的选择 围手术期抗菌素选择
.
24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1周内组织讨论; 特殊病例(存在医疗纠纷的病例) 应在24小 时内进行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 出后1周内进行讨论。
.
25
讨论记录内容:时间、地点、主持人、参 加人员。

7
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 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需请会诊的, 要及时会诊。
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 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 病历。
.
8
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 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 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 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
15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各科应制定科内突发医疗事件应急预案和 本专业常见危重患者抢救技术规范。
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由三级医师 医疗组负责,午间、夜间、节假日时间或 特殊情况(如经治医师手术、请假、出差等) 由值班医师负责,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 任、医务科或院领导组织参加。
.
16
日常一切抢救用品、药物要处于应战状态。
抢救由在场医务人员中职称最高者统一指 挥,上级医师要尽快到达抢救现场。
.
17
抢救中的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述一遍, 方可执行。
适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书面告知要及时签 字。
.
18
及时书写抢救记录。因抢救而未能及时记 录的,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如实补记,并加 注明。
抢救结果,报告医务科。
.
19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
10
具体实例:特殊情况。
住院是否看门诊的病人,住院病房陪侍 人员突发疾病,
制度 度 合理
制度是指导性原则,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所以尚需要内部会诊沟通。
.
11
三级医师查房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2次;主治 医师查房每日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 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解读医疗核心制度
2014-2
.
1
制度
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 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制度的第一含义便是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 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
汉语中“制”有节制、限制的意思,“度” 有尺度、标准的意思。这两个字结合起来, 表明制度是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
.
2
医疗核心制度
2005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医院 管理年活动”,提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 全的核心制度包括12项制度。
提醒:(非本专业的病员给予一般必要的 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测量血压、建 立静脉通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配血、止血等。)
.
9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 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
首诊医师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和决定收住 科室等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 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
29
急诊抢救手术电话报告主任、医务科或主 管院长。
手术结果报告医务科。
.
30
临床输血管理
1、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
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填写会诊单,写明会 诊要求和目的,送交被邀请科室。应邀科室应在 24小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会诊时 经治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 会诊后要填写会诊记录。
.
14
全院会诊科室应提前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 要、会诊目的和拟邀请人员报医务科,通 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会诊时由医务科或 申请会诊科室主任主持召开,业务副院长 和医务科长原则上应该参加并作总结归纳, 应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经治医师认真 做好会诊记录,并将会诊意见摘要记入病 程记录
三级及以上手术都应进行术前病例讨论。 对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及新
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并上报 医务科审批。(病情较重,基础病较多, 病情复杂,手术难度较大)
.
22
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病情复杂需 相关科室配合者,应提前2—3天邀请麻醉 科及有关科室人员会诊,并做好充分的术 前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