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教案
高一A组陈清华
指导老师楚延林
2013―01―09
课题:《新文化运动》
课型:讲授新课
课时:一课时
内容标准: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说明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先进人物奋斗的结果。

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的有着自身的缺陷,但他对推动中国思想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加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理解。

使用移情式教学的方法,选取相关的电影和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切身体会,最后给与适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曲折,甚至还会出现倒退的现象。

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也有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板书设计:
新文化运动
一、背景
1、政治方面
2、思想方面
3、经济方面
二、兴起
1、兴起标志
2、代表人物
3、指导思想
4、运动中心
三、内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迷信与专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四、评价
1、进步性:(1)(2)(3)
2、局限性:(1)(2)
导入新课
(展示幻灯片1)通过北京大学一个世纪前后变化的对比,提出问题“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性转折是什么”,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展示幻灯片2)出示本课课题《新文化运动》。

一、背景
(展示幻灯片3)让学生根据幻灯片信息,并结合教材53页1、2、3自然段内容,自行归纳政治方面和思想方面两大背景。

1、政治方面: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
2、思想方面: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尊孔复古的逆流
(展示幻灯片4)根据学生归纳情况进行评述。

(展示幻灯片5)让学生根据幻灯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归纳经济方面的背景作为补充。

(展示幻灯片6)检查归纳情况并概括答案要点。

3、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通过举例让学生区分原因的种类,在此基础上得出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方面,直接原因是思想方面。

二、兴起
(展示幻灯片7)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最后一自然段,依此填充幻灯片上表格内容。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鲁迅
3、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4、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展示幻灯片8)通过幻灯片信息让学生体会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三、内容
(展示幻灯片9)让学生根据教材54页第2自然段找出新文化运动内容(三提倡、三反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展示幻灯片10)体会20世纪初中国虽然经历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
制制度,但专制思想仍旧盛行。

然后提出问题:陈独秀是如何批判专制度的?
(展示幻灯片11)体会20世纪初中国国民的迷信和愚昧。

然后提出问题:要改变20世纪初中国这种专制、愚昧和迷信必须怎么做?
(展示幻灯片12)体会“德先生”与“赛先生”(民主与科学)的深刻含义。

然后提出问题:陈独秀所说的“新青年”是什么含义?
(展示幻灯片13)深刻体会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摧残。

然后提出问题:封建伦理道德还有哪些表现?陈独秀如何称呼这些旧道德?他所提倡的新道德又是什么?
(展示幻灯片14)体会文学革命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

然后提出问题:胡适和陈独秀所说的旧文化和新文化分别指什么?二者对旧文学的态度有何区别?
(展示幻灯片15)分析新文化运动三大内容之间的关系:一为政治主张,二为思想主张,三为工具(武器)。

(展示幻灯片16)思考幻灯片中两大问题: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表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进入一个新阶段”?
(器物――制度――思想)
四、评价
(展示幻灯片17)让学生根据幻灯片信息,并结合教材55页2、3、4自然段,归纳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展示幻灯片18)检查学生归纳情况并进行评述。

1、进步性:
(1)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3)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展示幻灯片19)通过“断句”(用标点)的重要性体会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白话文的使用;钱玄同:用标点;蔡元培:男女同校)。

(展示幻灯片20)结合教材56页最后一自然段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局限性进行补充和扩展(可与后来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对比,从而得出结论)。

2、局限性:
(1)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
(2)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展示幻灯片21)课堂探究: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猛烈抨击旧文化。

而现在我们却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你认为两者矛盾吗?(不矛盾。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
课堂小结
(展示幻灯片22)带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并强调本节课重点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难点为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以进步性为主)。

最后让学生根据幻灯片提纲对本节课整理、消化。

课后作业
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们各有什么特殊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