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概述


各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三次产
业间的分布变化(单位﹪)
国别
第三产业 45.6 37.2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1、前工业化时期: 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 2、工业化初期: 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人均GDP接近或达到300美
元) 3、工业化中期: 第二产业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人均
GDP在300~2000美元)
4、工业化后期: 第三产业占有支配地位(人均GDP在2000~
4000美元) 5、后工业化时期: 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 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其主要标志有两个: (1)知识型企业发展迅速; (2)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小测验: 2009年我国人均GDP 突破3500美元,第二产 业在GDP中的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在GDP 中的比重为42.6% ,请问我国的工业化现在处 于哪一个阶段?
本 次产业第三次产 5
18
19
24
26

10
20
29
31
37
1971
16 35 49
1870
美 第一次产业第二 50
国 次产业第三次产 25

25
1910
31 31 38
1930
22 31 47
1940
17 31 52
1960
7 34 59
1971
4 31 65
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 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 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 三次产业移动。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变动趋势是第一次产业的劳 动力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 增加。
第三章 产业结构 第一节 产业结构概述
▪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 ▪ 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 ▪ 即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 ▪ 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
系。
工业与运输业之间大体上存在以下数 量比例关系:
每生产一万吨化肥或水泥 每生产一亿度火电 每生产一万吨钢 每生产一万吨煤 每生产一万吨石油
我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变化趋势是否符 合配第—克拉克定理?
我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变化(单位﹪ )
1978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6 2008 2009
第一 产业
70.5 62.4 60.1 52.2 50.0 50.0 42.6 39.6 38.1
第二 产业
库兹涅茨的三次产业分类: A——第一次产业,即农业部门; I——第二次产业,即工业部门; S——第三次产业,即服务部门。
内容:
各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间 的分布变化(单位﹪)
国别
时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法国
1893
25.0
46.2
28.8
1963
8.4
51.0
40.6
意大利
1940-42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 1、三个前提条件 (1)以若干国家按时间序列发生的变化为依
据。 (2)以劳动力作为考察经济发展的指标 (3)使用的产业分类法是三次产业分类法
2、内容:
有关国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移动情况
1872 1912 1930 1936 1958
日 第一次产业第二 85
62
52
45
37
22.4
43.6
34
1951-52
20.2
36.0
43.8
1963-67
13.7
47.9
38.4
美国
1919-29
11.2
41.3
47.5
1953
5.9
48.4
45.7
1963-67
3.3
44.3
52.4
1、第一次产业(农业部门),创造的国 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同第一次产业劳动力的 相对比重一样,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17.3 20.8 21.4 23.0 22.5 22.3 25.2 27.2 27.8
第三 产业
12.2 16.8 18.5 24.8 27.5 27.7 32.2 33.2 34.1
(二)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库兹涅茨的主要贡献: 是使用了国民收入(或国内(民)生产总值GDP
(GNP))这个指标。
牧业
渔业
1985
69.2
5.2
1990
64.7
4.3
1997
56.4
3.3
2004
51.5
3.8
22.1
3.5
25.7
5.3
31
9.3
34.5
10.2
3、第三层次:产业内的行业结构
1978 1980 1985 1990 1992 1993 1994
轻工业(%) 43.1 47.2 47.4 49.4 47.2 44 47.1
42.9
28.7
1990
27.1
41.3
31.6
1995
19.9
47.2
32.9
2000
15.1
45.9
39.0
2001
14.4
45.1
40.5
2006
11.1
47.9
40.9
2008
10.7
47.4
41.8
2、第二层次:三大产业的内部结构
我国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
结构的总产值构成
单位﹪
农业
林业
发展中地 14.73 ﹪ 区
45.71 ﹪
39.56 ﹪
▪ 这充分说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性质。
▪ 即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在工业化的过程 中,因此,各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与发达国 家相比,普遍较低。
从特定地区来看,则差距更大。
广东与广西的GDP比较 单位﹪
广东 广西
第一产业 5.1 18.9
第二产业 49.3 43.9
(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P181-182
1、以农业为主导的阶段 2、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3、以原材料和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为重心
的重化工业阶段
4、以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阶 段
5、以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6、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7、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重工业(%) 56.9 52.8 52.6 50.6 52.8 56 52.9
(三)产业结构的动态性
我国比较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发展 中地区的GDP比较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比较发 达地区
5.86 ﹪
48.24 ﹪
45.92 ﹪
中等发达 12.76 ﹪ 地区
49.36 ﹪
37.88 ﹪
产生3万吨运量 产生5万吨运量 产生6万吨运量 产生7000吨运量 产生8000吨运量
二、产业结构的特征
(一)产业结构的相关性 (二)产业结构的层次性
1、第一层次:三大产业结构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GDP构成(单位﹪ )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1979
31.3
47.1
21.6
85
28.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