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升高三家长会发言稿

高二升高三家长会发言稿

高二升高三家长会发言稿篇一:高二家长会代表发言稿高二家长会代表发言稿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我们的孩子们,因为他们努力考进黄陂一中,才有今天家长们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可能。

更感谢一中的领导和老师们组织这次家长会,让这种可能变成现实。

张老师让我在会上发言,我第一反应是很惭愧,我是一个普通家长,我的孩子也不是出类拔萃的,可张老师这么信任我,所以我只好硬着头皮,斗胆说几句,谈不上经验,仅与各位家长交流探讨一下。

有不对的地方,请老师和家长们批评指正。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教育。

学校更多地交给孩子的知识、技能,而家庭更多地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成长以及孩子前进的动力。

我觉得,首先,得给孩子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它对孩子性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极其重要。

在我家里,我妻子孝敬公婆,爷爷奶奶非常疼爱自己的孙辈,家庭和谐,所以不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心理影响,夫妻关系和睦,孩子能感到幸福,性格自然就开朗,阳光。

前几天晚自习后,她背一个单肩包回家,我就说:“熊老板下班了!”她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能感觉到了她内心的快乐和自信。

今天,在座这么多优秀家长,正在用自己的黄金年华,伴随着孩子一起成长,我相信孩子所能感到的幸福。

在孩子的青春年代,家长的每一个成功的足迹,都是对孩子的指引;家长的任何追求,都会成激励孩子的榜样。

像朋友一样和孩子交流,分享彼此的酸甜苦辣,我们就会和孩子一起共同进步。

第二、家长应该学会欣赏孩子,帮孩子树立自信。

高二了,孩子长高了.在我眼里,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我也经常对她说,这里该怎么怎么,那里有多少对和错。

其实我们都知道,父母无论有多么正确,有一条终归无法改变:无情的时光终会将父母淘汰,这个世界永远会属于孩子,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要看到他们的优点长处,由孩子们自己把握去吧。

高二还剩一个多月了,孩子事实上学到很多东西,比我们家长的进步大得太多了。

这里没有成功和失败,只有孩子努力学习的过程。

眼光长远些,和孩子一起感受,现在的学习成绩对孩子一生的事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和一生的成功没有必然联系。

我只告诉她,孩子,你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争第一,但要做不断追求不断进步的你,做独一无二的你,这样在爸妈的心中你就是最棒的女儿。

第三、帮助孩子管理自己。

孩子毕竟是孩子,也有贪玩懒散的时候。

在学校里,可以依靠学校各种作息时间、各种制度严格管理;关键周末、假期回家后,父母必须要监管,督促孩子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参加户外活动,外出和同学聚会什么时候回家。

我们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情趣,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第四,适度支持孩子的同学交往。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玩伴,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会有很多话愿意向同学倾诉而不愿意对父母讲。

这种情况,我只告诉她应该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和朋友相处,要注意哪些问题。

比如假期里她有时候和同学一起看电影,一起吃饭,一起购物,我会要求她告诉我去哪里,在外面逗留多长时间,并要求随时保持联系。

我和孩子多次讨论这么一个问题:《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大圣,有大闹天空的本事。

在取经路上,被戴上了紧箍咒,要是你就是孙悟空,感觉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啰,戴着头痛啊!可没有了紧箍咒,孙猴子那样,不知天外有天,自以为是,就绝对成不了佛。

当然,念那个咒语也很不容易。

首先得有紧箍咒,第二会念咒语,第三要选对时候。

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分寸,要不然达不到效果。

最后,再说一点,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学校教育,多和学校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思想动向,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的教育。

说实在的,孩子的课本我们现在基本都看不懂了,根本就辅导不了孩子。

但是孩子的言谈举止,在校表现,学习状况,思想动态,这些作为家长是必须掌握的一手资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如果没有整个社会,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善的效果。

这就要求家庭学校必须携手努力,像人的两条腿那样,让我们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打造属于孩子们的美好明天!最后祝老师和家长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孩子们学习进步,前程似锦!谢谢大家。

篇二:高二年级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高二年级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尊敬的班主任韩老师、11班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我是文班滕维琦家长,在我发言之前,我想对在场的各位任课老师们说声“谢谢”!感谢各位老师对名学子的关心体贴,感谢各位在靖远二中这片沃土上付出的辛劳与汗水。

今天我的发言主题是《高考路上,我们与孩子同行》,我的发言共有六个方面。

第一、敬重,敬佩老师们的担当和奉献。

我要先叙述11班几位老师让我感动的典型事例。

去年8月底,班主任韩老师的女儿考上了东北一所高校。

孩子入学时间正是外高开学之初,韩老师放弃该送女儿上学的重任,他怀揣对53名学生的厚爱,毅然投入学生中来。

教物理的吕老师,家里没有人带孩子,每当上晚自习的时候,她总是把孩子放在办公室里,以至于有一天当她上完自习回到办公室时,孩子竟然在地上已经睡着。

我在吕老师13年6月20日的空间里还看到这样一段话:“临近期末,各种事情都比较多,我的宝贝觉得我对她的作业质量不太重视,我的学生想让我辅导的时间稍微再加长一点,我的亲人觉得我的关心越来越少,我觉得我对不起所有人!”吕老师用她柔弱的身躯,不仅要一人撑起家庭的重担,而且把她有限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孩子们身上。

她只能在个人空间中,用文字倾诉无奈。

今年3月12日、13日,教英语的李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在郑州举办的创新英语大赛,在临考前的晚上,她还在逐人辅导参赛选手,一直到晚上11点半。

我还知道,由于工作关系,李老师5岁的孩子不在身边,一个月才能见上一面。

本周四,我在网上和教语文的郭老师聊起孩子的期中考试,在最后再见的时候,郭老师给我留下下面一句话,她说:“我会继续更加努力的,请相信”。

虽然只有12个字,但“一字千斤重,字字含真情”。

这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更是外高人不懈追求“伟大事业”的执着。

上述场景,只是11班任课老师辛劳奉献,不求索取的一个缩影,数学老师,生物老师也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不再一一列举。

我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我发自心底的感受到,老师们很辛苦,老师们很奉献,老师们很努力!家长朋友要引导孩子看重这份辛苦,要在除了学习之外,能够或多或少替老师有所分担。

第二,欣赏孩子一点,胜过批评十次。

在我准备这个发言稿的时候,我仔细回忆起晓宁在过去的将近两年的高中生活中每次考试成绩。

从孩子成绩来说,与班里其他品学兼优的孩子相比,还有不足。

但我认为,晓宁和她自己相比,已经相当优秀。

这些优秀归功于老师的严谨执教,家长的欣赏与赞美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晓宁有一个学科,在月考成绩中成绩比较落后,分值很低。

孩子周日回家的时候告诉我说,这一学科无论如何努力都考不好。

我看了看各学科成绩比较,很随意地说:从各科成绩看,这一科有更多的上升空间。

虽然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让孩子自卑感烟消云散。

从上面这件事上,我想说,我们做家长的,在引导孩子发展上要更加注重引导正方向、积聚正能量、发挥正效应。

如果我们做家长的心中有了一份明媚的阳光,我们的孩子必将更加灿烂无比。

第三、心中有目标,前进有方向。

转眼间,三年的高中生活已经过去了两年。

孩子们在班主任指导下,制定了较为清晰的高考目标。

但对高考目标我还是要讲两点:首先,要理性制定高考目标。

我们通常在制定目标时,一类是把平时成绩结合起来能够达到的高校,制定为高考目标;一类是把自己向往的大学定为高考目标。

我想说的制定高考目标的最佳方式是:结合自己的平时成绩,掂起脚尖,还差那么一截,必须要再使把力,蹦起来才能够得着的大学定为目标更为合理。

其次,按照孩子选定的目标大学,要把去年、前年的高考分数线记在心理,每次考试都要比较一下,看看理想还有多远。

我想,有了每次考试的比较,我们一定会静下心来寻找差距,更有信心继续前进。

第四、增进互动交流,感受家的温暖。

我在《读者》杂志上曾经看到过样一句话:“家长要和孩子交流,如果你现在还不给孩子交流,等孩子长大了,他将不再与你交流”。

这句话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在此,我引用这句话,也期望我们的家长能够多和孩子沟通,你会发现你将生活在无比幸福之中。

回忆晓宁从会说话那天起,我们家就能够在非常平等和谐的前提下坦诚面对每一个话题。

上了高中之后,在孩子到家的有限时间里,我能够从孩子口中,获取到发生在学校的更多信息,包括前面提到的老师的感人事迹,这些都源自交流的功劳。

那么如何交流,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在《读者》杂志上也有一段简单而又喻意深刻的描述。

读给大家:如果有机会,与孩子只聊4个问题,就完成了家庭教育:1、学校有什么事情发生吗?调查孩子的价值观。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积聚正能量。

3、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巩固所学知识。

4、有什么需要父母帮助的吗?分清责任。

另外,我还要说明的是,我们各位家长与孩子之间除了父子、母子、父女、母女关系外,家长与孩子之间更多的是朋友关系、兄弟姐妹关系!我们要通过平等的沟通交流,不仅要知道孩子的考试成绩,还要知道孩子的理想抱负、兴趣爱好、喜怒哀乐。

第五、宽容孩子胜于宽容自己。

上了高中的孩子,无论是情感还是思考力,都显示了他们独有的成熟特征。

随着网络媒体的逐步普及,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机会成倍增长,他们开始用自己的视角审视和判断问题。

但是,他们毕竟是孩子,还不具备用成年人的眼光审视社会,因此,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记住,也许残缺的才是完美的。

对于孩子,我们要多一份理解,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苛求;切记不能求全责备。

我们家长已是成年人,还经常出现错误,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孩子们不出一点差错呢?因此,我们家长朋友,要引导孩子们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

努力做到成功不骄傲,失败不气馁,顺境中不得意忘形,逆境中不怨天尤人。

第六、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思想。

我曾记得一个教育专家说过一句话,他说:“孩子在成人之前,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比例是5:3:2,也就是说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栖息地,学校位居第二,社会名列第三。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说“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思想”的前提。

外高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平时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里的时间要多的多。

前面说到,家长要与孩子多交流,在此略做重复。

当孩子回到家里时,我们家长要利用吃饭、聊天等时间,多了解一些孩子在校情况,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一定不要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可以万事大吉。

有的家长忙于工作,从不或者很少过问孩子的思想与学习,也从不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交流。

我敢说,我们在座的家长中,肯定有人连六个任课老师都不一定认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