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师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二单元知识点

西师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一字词闯关
1、生词:
《5 捅马蜂窝》纠缠绑起来捣毁一刹那沉甸甸腾空而起复仇疙瘩痊愈惊魂稍定无家可归粘上去
《6 我没有钓到那条鱼》历历在目跋涉惬意苍翠欲滴叽叽喳喳深谙诱饵鼓励无影无踪岂料空空如也恳求若无其事拽线活蹦乱跳欣喜若狂慢条斯理惊恐万状功亏一篑屁股束缚意味深长自吹自擂情不自禁
《7 藏羚羊的故事》纹丝不动眼眶驱使土坑气息奄奄渗出肃然起敬车厢矿泉水碾
碎敷药小心翼翼湿漉漉活蹦乱跳磨蹭噙着眼泪
《8 蝈蝈》可怜巴巴自言自语无声无息夜深人静睡眼蒙眬手舞足蹈清脆洪亮习以为常自问自答
2、多音字
蒙:mēng:发蒙méng:启蒙蒙住měng:蒙古包
刹:chà古刹、宝刹。

shā刹车
粘:zhān粘连粘贴粘接nián 粘稠粘土
3、形近字:
坑(土坑)吭(一声不吭) 炕(炕头)杭(杭州)
奄(奄奄一息)掩(掩护)淹(淹没)
渗(渗透)掺(掺和)惨(悲惨)
厢(厢房)湘(湘菜)
敷(热敷)缚(束缚)
蹭(磨蹭)增(增加)
噙(噙着)擒(擒拿)
4、词语解释:
《6 我没有钓到那条鱼》
⒈跋涉: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

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

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⒉惬意:心情满足或感到畅快。

造句:秋夜,凉爽的晚风送来阵阵桂花的香气,使人感到十分惬意。

⒊深谙:课文指叔叔很熟悉哪儿有小鱼。

⒋暗忖:心理暗暗地想。

⒌苍翠欲滴:绿色非常饱和,像要滴出来似的。

⒍若无其事:装作没发生什么事一样。

⒎欣喜若狂:高兴得不得了。

⒏意味深长:话语含意深远。

造句:老师意味深长地说:“没有辛勤的耕耘,哪来丰收的喜悦呀?”
⒐慢条斯理:形容说话或做事很慢,不慌张。

造句:叔叔说话做事总是慢条斯理,一幅成竹在胸的样子。

⒑自吹自擂:自己吹嘘自己。

⒒功亏一篑:亏:缺少。

篑:盛土的筐子。

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7 藏羚羊的故事》
①纹丝不动:一点也不动。

②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

③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④小心翼翼:形容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8 蝈蝈》
可怜巴巴:非常值得怜悯、同情。

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

小囡家:江浙人对小孩的昵称,此处统称小孩儿。

蒙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手舞足蹈:形容高兴到极点的样子。

习以为常:常常做某件事,成了习惯。

二、精彩回放:
5 捅马蜂窝
1、文章叙写捅马蜂窝的故事,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记叙的?
作者先写了儿时捅马蜂窝的起因、经过,再写我对马蜂特性的认识和对捅马蜂窝的忏悔态度,最后写“我”对马蜂归来的期盼。

全文是按事情的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叙述“我”儿时因淘气捅马蜂窝挨蜇的故事,赞扬了马蜂为保护家园和入侵者同归于
尽的英雄气概,表达了“我”对马蜂誓死保护家园精神的钦佩和因淘气而伤害无辜的忏悔之情。

3、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

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什么。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交代了马蜂窝的位置、形状及马蜂家族的“人口众多”。

4、“爷爷不敢开窗,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来。

”这句话暗示了什么?
暗示马蜂窝给爷爷生活带来的极大不便。

5、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

“脱”、“蒙”、“遮盖”、“露”这些动词传神地写出了“我”既想捅马蜂窝又怕蜇的心理。

6、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

“嗵”写其声音之大,“沉甸甸”写其沉重;“一团”写出了蜂群聚集之多,“腾空而起”、“扔”、“跑”写出了蜂群受惊后猛然逃出时的可怕、紧张的情景。

7、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径直而凶猛”、“扑来”写出了马蜂不顾一切的气势。

又用了一个比喻“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写出了马蜂的拼死一搏。

8、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我”为什么会有一种罪孽感?
因为自己的鲁莽淘气让无辜的马蜂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家园,内心涌起深深的忏悔。

6 我没有钓到那条鱼
1、我在钓鱼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眼巴巴(希望)----大为失望----恳求----欣喜若狂----沮丧
2、那时初秋时节的一天,和煦的阳光静静地照耀着树林,在地上投下长长的阴影,使我们觉得格外凉爽惬意。

一路上,树叶苍翠欲滴,十分悦目;花儿鲜艳可爱,芬芳醉人;鸟儿们叽叽喳喳,欢叫不已。

惬意:文中指森林的景色让人感到舒适。

苍翠欲滴:绿色非常饱和,像要滴出来似的。

这是描写环境的语句,但文章讲的是钓鱼,这段话与钓鱼无关,为什么要写它呢?
这部分描写优美的环境:和煦的阳光、苍翠欲滴的树叶、鲜艳芬芳的花儿、欢叫不已的鸟儿,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可谓形、声、色都作了描绘,作者这样写,表达出“我”当时的心情怎样?
表达出“我”首次钓鱼的兴奋和愉悦。

3、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

在事情未办成之前就自吹自擂一点用
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无须自夸,这不是明摆着吗?
这段话蕴涵的道理:事情还没办成,就自我吹嘘、四处张扬是不可取的。

做任何事情都应养成谦虚谨慎的好习惯。

7 藏羚羊的故事
1、根据“冒死截车队员救助羚羊团聚”这三个关键词,谁来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按照什么写作顺序写的?
课文先写一只老藏羚羊冒死截车,向过路行人求救的无助与悲哀,接着写科考队员耐心细致地救助受伤的小藏羚羊。

后来小藏羚羊伤愈回归大自然,回到老藏羚羊的身边。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2、忽然,一只藏羚羊从对面的草坡上飞奔而下,一直奔到狭窄的路中央,“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司机紧急刹车,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从“飞奔”、“扑通”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老羚羊要救小羚羊的急迫的心情,体会老羚羊对小羚羊的爱。

3、老羚羊静静地注视着,待汽车发动起来,才缓缓离去。

从“静静注视缓缓离去”体会到老羚羊对小羚羊的不舍,对科考队员的期盼。

4、全体科考队员噙着眼泪,默默地注视着,待两只羚羊逐渐没入草丛中,才缓缓离去。

队员们被老羚羊对小羚羊的爱打动而流泪,为父子俩的团圆而流下幸福的泪。

句中的“默
默”“注视”“缓缓”表达科考队员对老羚羊和小羚羊的不舍与祝福。

积累与运用二
1.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

2.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

3.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4.因为被沙滩阻止着,它便吐出一堆白沫而退下去,但又立刻亲赴后继地拥上来,像非将这片沙滩征服不可。

思考:这四个句子都带有“像”或“好像”,它们都是比喻句吗?(明确其中1、3是比喻句,2、4不是比喻句。


描写绿的形态:
苍翠欲滴翠色欲流绿荫如盖
描写“绿”的范围:
千山一碧碧波万顷一碧千里
描写绿的时间:
青山不老万古长青四季常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