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该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教师与家长沟通

教师该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教师与家长沟通

教师该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令狐采学教师和家长是一种双向性的沟通,孩子们的健康生长是第一要事,作为学校和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家长加强联系,作为学生的家长,固然也有责任积极与校方沟通。

家长们都知道,通常情况下,“老师”在学生眼里是“神圣”的人物,老师的话几乎奉为“圣旨”。

有些孩子在家里不听话,不听劝告,做家长的总是一句:“告诉你老师”,孩子会立即接受劝告。

家长如果很好天时用这一点,积极主动地与老师坚持密切联系,将给孩子的进步与生长带来极年夜的帮忙。

有些家长往往喜欢在孩子面前对任课老师评头论足,这是对老师不尊重的表示,缺乏信任与尊重,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沟通,特别是当学校和老师有考虑不周、办法欠妥时,家长要表示出充分的理解和宽容,这样就会使双方关系更为密切,这时候再谈沟通就顺理成章了,所以家长在孩子们面前评论老师时,要掌握分寸、正确评价,切莫信口开河。

就是孩子对老师有意见,或者老师确有过失时,家长应耐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帮忙孩子理解老师的初志和出发点是要他进步,这样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和生长。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一是按期进行德律风沟通,短信沟通,主动告诉家长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和意见,了解一下近期学生在家里的思想和学习情况等,特别是可以发明一些学生进步和退步的苗头,以利于及时调整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办法。

二是认真组织家长介入家长会和家校活动。

学校每个学期至少召开一到两次家长会,或举办个性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活动,让家长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办法和教育变革的情况等,同时可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样的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走入同一轨道,对学生的生长十分有利。

三是采取家校联系手册进行交流。

对一些缺乏自觉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经常会呈现一些过失的学生,教师每两个星期在联系手册上写一下该生的主要表示等,家长也可将孩子在家时的表示记入联系手册,这样教师和家长都能及时掌控该生的基本情况,催促他们完成各项作业,及时更正缺点,引导他们积极进步。

如何与家长交流仔细倾听意见:每个人都希望他人能尊重自己,而认真倾听家长的想法,就会让家长感觉到这种尊重,同时在这样的倾听中会让你更全面地了解家长,所以和家长交谈时,先不要急着标明你的观点,给家长足够的时间,让她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她的家庭教育。

如在今天的交谈中,从L妈妈的叙述中,我深刻感受到,对这样一个儿子,她有很多的无奈,面对儿子呈现的问题,很多时候他们也很彷徨和无措。

给予家长希望:当一个家庭中有这样一个不受年夜家欢迎的孩子时,他的怙恃就只能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申讨”,老师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会一次次将孩子的不良表示反响给怙恃,其他被伤害孩子的家长会要求这些孩子的怙恃好好管教,同事、亲戚会轻描淡写地告诉这些怙恃你的孩子是何等调皮,甚至等孩子们稍年夜一点,他们也加入了告状步队,这一次次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都如一把利刃,一点点把这些怙恃心中的自豪和信任割舍,到了最后他们也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无药可求了。

所以,这时作为老师就必须明确的标明自己的态度,将孩子的优点在他的怙恃前挖掘出来,告诉家长你的孩子在进步,哪里进步了,让怙恃清楚地感受到他的孩子在老师眼中是有希望的,让这些怙恃忍痛割舍的心中情再次复燃。

在今天的交谈中,当L妈妈听到了我对他儿子的阐发和肯定后,她露出了第一次微笑,凝重的脸色一下子缓和了很多,我知道这时家长的希望已经扑灭。

提出教育建议:孩子成长成这个样子,与怙恃的教育一定有很年夜的关联,但在与这些怙恃的交谈中,我发明了一个共性,这些怙恃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随意性很年夜,对自己的行为、教育毫无意识,所以他们往往会收回感叹: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素不知孩子是家长最好的镜子,孩子耳濡目染,家长的言行在长期的熏陶下已渗透到孩子的心坎,而当孩子呈现问题时,家长们又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教育。

所以,这时需要做的就是找出症结,让家长知道自己教育的弊病在哪里,接下去一定要给家长提出具体的教育办法,这样才会真正帮忙到这些家长,让他们走入教育。

如在于L妈妈交谈中,我发明他们在处理孩子要求的方法存在很年夜弊病,即先不合意,换来的是儿子的哭闹,为了息事宁人,最后妥协,这样的方法一长,儿子就找到了治理怙恃的方法,久而久之儿子就养成了遇事就躺在地上年夜哭、打滚的坏习惯,L妈妈听我这么一阐发恍然年夜悟,但随即又紧缩眉头,问:”陆老师,你说这样的情况怎么转变。

”是呀,养成坏习惯很容易,但要帮忙孩子改失落坏习惯就很难了,家长们往往会束手无策。

所以那时我根据我的专业知识和育儿经验向L妈妈提出我的建议,即不是原则的问题一般不要轻易说不,一旦说不,请坚持,是原则、规范的问题一定要坚守,让孩子看到怙恃的坚定,当孩子无理取闹时,可以采取冷处理,孩子情绪稳定后,谈话或淡化。

当听到这样的建议后,L妈妈直说:“好,我回家试试,谢谢老师。

”真诚面对整个过程:在交往原则中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平等、真诚,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因为我们的专业和经验,让我们比一般的家长略懂教育,但这不是高于家长的理由,所以老师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一定要放正心态,以朋友、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心,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诚、真心、真意,那么家长回馈老师的也只能是真情实意了。

其实在和家长的交往中,还有很多的办法,并且面对不合的家长,交流的办法也会相应修改,我上面所说的只是针对那些“家有皮儿”的家长,但不管是怎么样的家长,相信只要我们认真看待,用心工作,家长会成为我们的朋友。

如今,当教师难,当班主任更难。

一个班级五六十位学生,一百多位家长,众口实在难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成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

”而班主任则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渗透的直接操纵者,如果与家长沟通不畅,久而久之,难免产生矛盾、积怨,甚至对立,严重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校关系的和谐成长。

下面我就“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这一话题,从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初浅看法。

一、家长类型及沟通技巧:1、唠叨型典范症状:汇报孩子一天的安插,从刷牙到洗脚,不放过任何细节,同时向你诉说孩子的种种不良表示,如何让她伤透了心。

她在一直诉说,你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

阐发:这种情况较多见于妈妈,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未能获得爸爸的支持,属于孤军奋战,她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忽略了孩子的优点。

对策:用具体的事例,帮忙家长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让家长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自己的孩子。

2、成果型典范症状:家长和我讲,孩子在小学时优秀的表示,成果如何好,上了中学以后学习如何不得法,学习效率低下,语数外不突出,小科目一无是处。

阐发:这是绝年夜大都家长都具备的类型,不是应试教育欠好,而是纯粹的应试教育欠好,能不克不及在搞应试教育的同时融入一些人文关怀,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修改,家长更要修改。

做这件事情是有一定风险的,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境界,就好像在食品中加入添加剂,如果添加,有违自己的职业操守,如果不添加,产品的口味、色泽都将不被消费者接受,结果是为对方考虑,而对方却不买你的帐。

对策:我给家长们渗透一种思想,孩子的成长,除学习,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成果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更要关注。

3、听任型典范症状:孩子不听我的,他爸爸在外地,希望您帮帮我。

阐发:孩子长期不服管教,让家长协助管理已成为不现实的想法。

对策:我认为首先要对该家长的情况暗示同情,并让她注意孩子在家的表示,一有进步,马上表扬,重新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重新树立孩子对家长的信心,同时要让孩子体会到进入中学后,布满了新意,并在感恩班会上让他说出对家长的感激之情,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4、指导型:典范症状: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是一位特殊的孩子,需要经常表扬,但在几次表扬之后,又有些骄傲,这时候需要进行适当的批评,同时注意孩子的内心是十分懦弱的,她的情感十分细腻,在她的心目中老师占有很高的位置,您的一个眼神城市对她产生影响,所以希望您注意批评的办法……阐发:这一类型的家长认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章法,并且对老师的管理透露出或多或少的担心,从家长的话中,能够感觉到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注。

对策: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让家长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也是如此,过度的关心会让孩子喘不过气来,这是这一类家长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试想:我们全天候守在一株盆栽旁,不断地施肥、浇水、翻土,后果是我们每一位都能想到的,“生命有无法接受之重”。

二、日常沟通:1、家访作为一种日常沟通方法,越来越不被老师们看好。

我们连邻居家都很少去,又没有什么太年夜的问题何必给家长制造麻烦,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想法。

我却是家访过几次,正好有几位学生住在我家邻近,并且确实有需要进行家访。

可以在事先预约的情况下,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环境,也未尝不是一件行欠亨的事。

如果不是家访,他们的情况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

我曾教过一位这样的学生,在班中表示良好,可是与家长的关系较为紧张,以致影响到了该同学的学习状态,于是我在班级中宣布,老师要去家访,有愿意者可向老师收回邀请,有三四位同学认真邀请我去他们家坐坐,其中没有我刚才提到的那位同学。

我把他找来,他谈到了对家长的不信任和没有信心之类的话题,我说:老师去和你们家长谈谈怎么样,学生同意了,于是约定在两个星期后的周四晚上和该同学一起回家,禁绝准备晚饭,同时要求孩子从第二天上课开始,每天带一张由家长书写的前一晚在家学习情况鉴定书。

学生如约都做到了,每天一张,鉴定写的都是批评的语言和不满的情绪,我安抚学生,在老师的眼中你还没有这样差,你要加倍努力,证明你可以。

到了约定的时间,我在犹豫这件事情了,因为我也认为家访会给家长带来很年夜麻烦,可是当我走出校门的时候,这位同学已经在等待。

一路上,我们很抓紧的聊了很多,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鼓励,有些话学生在办公室是不会和你说的,在学生眼中,办公室是个很正式的处所,相对谈心,更适合批评。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了家长在孩子面临中考时的焦急情绪,听到了家长对孩子的埋怨,看到了孩子在家长面前的无奈……所有这些,都让我感到颇多,第二天我给家长打了德律风,进行了沟通,告竣一致:家长要多鼓励、少唠叨,学生要在家中有计划地学习,并在中间休息时与家长沟通自己的安插,而此时家长最好不要修改学生的计划。

家访后,学生的状态确实产生了变更,甚至在一次月考中数学突破了100分(120分的满分),虽然他最终未能考取重点中学,但在中考前一个阶段,他的学习比以前更努力,与家长的关系也缓和了很多。

家访要目标专一,态度规矩,注意职业品德。

为学生所急,为学生所想的家访才可以在良性循环中成长,才干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增进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