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高家庄煤矿粉尘测定制度1、通防部门必须在矿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定期进行粉尘浓度测定工作。
2、通防部门要配齐测尘人员,测尘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具有一定的通防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
3、通防部门要成立粉尘化验室,配足配齐粉尘测定设备。
4、测尘设备进货后必须经矿有关人员鉴定,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5、建立健全测尘月报表,记录台帐,并保存入档备查。
6、每半月对井下所有产尘点进行一次全面测尘,井下产尘点应包括生产工序的全过程,每月对井上下产尘点测定一次,不得漏测、假测。
7、粉尘浓度的测定主要包括粉尘(亦称全尘)与呼吸性粉尘。
总粉尘是指从生产环境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后能沉积在不同区域的粉尘粒子的总和;呼吸性粉尘是指粉尘中可吸入人体肺泡区的粉尘。
8、测尘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测尘工岗位责任制》。
9、采样地点应接近作业人员的操作部位及呼吸带附近,并按规定采集平行样品。
10、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粉尘分散度的测定,采样工作由矿总工程师组织进行,且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11、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粉尘分散度的测定,要由国家指定的专业部门进行测定。
12、生产作业产尘点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每半年测定一次,在变更工作面也要测定一次。
13、粉尘分散度,每半年测定一次。
14、根据测尘结果要及时采取措施,对粉尘浓度超标点要加强管理。
15、测尘人员要爱护测尘设备,不得随意乱扔乱放或破坏,否则,按矿有关规定处理。
16、粉尘测定设备要定期进行强检标校,确保测定数据的准确、可靠。
高家庄煤矿粉尘测定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煤矿测尘工。
第2条测尘工应完成下列工作:1、测定粉尘浓度。
2、提出控制粉尘的意见。
3、负责仪器的送检、标校,以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分散度的送检工作。
二、上岗条件第3条测尘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4条测尘工需要掌握以下知识:1、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
2、熟悉测尘仪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防尘的规定。
4、掌握本矿的粉尘源以及防治重点。
5、了解煤尘爆炸的有关知识。
6、了解有关尘肺病的知识。
7、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危害及预防知识。
三、安全规定第5条注意观察采样地点顶帮、运输等情况,以保证工作中的安全,如有隐患必须首先处理。
第6条井下作业场所的总粉尘浓度要每月测定3次。
第7条呼吸性粉尘,采掘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地点每6个月测定1次。
第8条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变更工作地点时要测定1次。
四、操作准备第9条认真检查测尘仪器,做到外表清洁、附件齐全,电键或旋转按钮灵敏可靠。
使用光电测尘器时,要检查电池电压,当低于使用电压时应按要求进行充电。
第10条根据该班测尘地点和采样数量准备好使用的仪表、工具及附件。
第11条使用粉尘采样器测尘时,要事先选择合适的滤膜并认真进行称重。
1、准备滤膜,常用的滤膜直径为40mm和75mm两种,若是大张滤膜可自行剪裁。
2、称重滤膜要用镊子取下滤膜两面的夹衬纸,放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并进行编号,记录下重量。
3、滤膜称重后放入滤膜盒内,要求滤膜不得有褶皱,滤膜盒盖要拧紧,并置于干燥器内。
4、若采样地点估计粉尘浓度最大不超过200mg/m3时,选用直径为40mm的滤膜。
滤膜固定:先拧开滤膜固定盖,并用酒精棉球擦净,再用镊子夹取已称重编号的滤膜,对准底座圈(使滤膜的粗糙面向上)平铺在螺丝底座上,然后放上锥形环使之压住滤膜,再将固定盖套上拧紧。
检查滤膜有无褶皱与漏缝,若有时要重新固定。
5、若采样地点估计粉尘浓度大于200mg/m3时,应选用直径为75mm的滤膜纸,并固定成漏斗形。
滤膜固定:将滤膜固定圈擦干净后,用镊子将滤膜对折两次成90°的扇形,然后张开成漏斗形状,放在固定圈内,使滤膜紧贴在固定圈内锥面上;用锥形环压紧滤膜,将螺丝底座拧入固定盖内,用圆头玻璃棍将滤膜漏斗的锥形顶推向对侧,使其在固定盖内形成滤膜斗。
装好后的滤膜边缘,不能从固定盖的内锥面上脱露出来,滤膜斗要无漏缝,否则重新装好。
第12条对采样器进行全面检查,合格时方能下井。
采样器流量计要保持清洁,检查锥形管和浮子球是否被油、尘埃玷污,玷污时要用汽油或酒精进行清洗。
第13条使用光电测尘仪时,要有足够的滤膜纸带。
明确测定的地点和个数,下井应带足够量的滤膜纸,仪器要随身携带,严禁碰撞、挤压,不得交给非测定人员管理。
五、操作顺序第14条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检查仪器→准备滤膜→现场采样→分析采样→填写数据报表→整理仪器。
六、正常操作第15条选择测尘位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采样地点设在回风侧。
2、采样高度设在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般为1.5m左右。
3、在掘进工作面采样时,应在巷道未安装风筒的一侧距装岩(煤)、打眼或喷浆等地点4~5m处进行。
4、在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采样时,应在采煤机回风侧、距采煤机10~15m处进行。
5、采煤工作面多工序同时作业时,应在回风巷距工作面回风口10~15m处采样。
6、在转载点采样时,应在其回风侧距转载点3m处进行。
7、在其他产尘场所采样时,在不妨碍工人操作的条件下,采样地点应尽量靠近工人作业的呼吸带。
第16条测尘时,仪器的采样口必须迎向风流。
第17条对测尘开始时间的要求:1、对于连续性产尘作业,应在生产达到正常状态5min后再进行采样。
2、对于间断性产尘作业,应在工人作业时采样。
(一)粉尘采样器操作第18条 采样时首先调节好所需流量(一般15~30L/min ),并检查保证无漏气,然后取出准备好的滤膜夹,固定在采样器上。
第19条 采样中应注意保持流速稳定,并根据估计的滤膜上的粉尘重量(一般在1~20mg ,但不小于1mg )来决定采样时间的长短。
要详细记录采样地点、作业工艺、样号、流速及防尘措施等,同时记下采样开始和终止时间。
采样持续时间可按下式计算:1000WT CQ (1)式中:T ——采样时间,min ;W ——粉尘应达到的重量,mg ;C ——预计作业面的粉尘浓度,mg/m 3;Q ——采样时的流量,L/min 。
第20条 采样后,将滤膜固定圈取出,迅速放入采样盒内,要求受尘面向上、不要摇晃振动,然后带回实验室称重、分析。
第21条 采样后,应将滤膜放在干燥箱内干燥1h ,然后再进行称重;如采样现场有水雾或发现滤膜表面有水珠,湿度过大,要先将滤膜放在温度为60~65℃的烘干箱内烘干2h ,然后放入干燥器内干燥30min ,最后将其置于分析天平上进行称重1次,以后每干燥30min称重1次,直至达到恒重(前后2次称量的差值不超过0.2mg )为止。
应记录所称重量。
第22条 测尘地点的粉尘浓度按下式计算:100012⨯-=QT W W C (2)式中:C ——测尘地点的粉尘浓度,mg/m 3;W2——采样后滤膜的重量,mg ;W1——采样前空白滤膜的重量,mg ;Q ——通过滤膜的流量,L/min ;T ——采样持续时间,min 。
两个平行样品粉尘浓度偏差率不超过20%时为有效样品,并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采样地点的粉尘浓度。
两个平行样品的偏差率按下式计算:100%2a b f a b-=⨯+ (3)式中:f ——两个平行样品的偏差率,%a 、b ——两个平行样品的粉尘浓度,mg/m 3。
滤膜在采样前后的称重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以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第23条采样地点空气中有油雾时,滤膜要先进行除油。
具体步骤是:1、将120号溶剂汽油装入蒸馏瓶中,置于插有200℃温度计的坩埚中,并连通冷凝管,最后接通电源,使油温保持在110℃左右,最高不超过120℃,这时就有汽油被蒸馏出来,用清洁的试剂瓶收集备用。
2、把3个称量瓶编号,并倒入已蒸馏好的120号溶剂汽油。
3、用镊子、止血钳子将采集的带油雾的滤膜对折3次,用止血钳子将折好的滤膜边缘夹紧。
在第1号称量瓶中摇动2min,之后再在第2号称量瓶中摇动2min。
4、把除油的滤膜放在清洁的玻璃板上,并用镊子打开滤膜,让除油剂挥发30min称量。
5、把第一次脱油的滤膜再按上述方法放在第3号瓶中进行第二次脱油,称重结果若是递减,应再进行脱油称重,直至恒重为止。
滤膜上的粉尘和机油浓度按下列式子计算:采样后滤膜重-采样前滤膜重(4)含油粉尘浓度=?1000流量×时间除油后滤膜重-采样前滤膜重(5)粉尘浓度=?1000流量×时间精品文档机油浓度=含油粉尘浓度-粉尘浓度(6)(二)光电测尘仪的操作第24条校正仪器的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并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调整。
第25条每个测尘地点连续测定的数据不少于3个,并取其平均值。
七、特殊操作第26条使用粉尘采样器测尘时,若采样后的滤膜被污染或粉尘失落应作废、重新采样。
第27条由于滤膜不耐高温,在55℃以上的采样现场不宜采用。
八、收尾工作第28条要及时将每次的测尘记录填入台帐。
第29条测尘完毕后,要填写粉尘测定结果报告表,月底做好本月粉尘浓度测定月报,并及时上报。
第30条检查仪器、仪表,擦拭干净。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