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语文试卷班别:姓名:学号: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确凿.(zuò)哽.咽(gěng)蟋蟀.(shuāi)锲.而不舍(qì)B.祈.祷(qǐ)踱.步(dù)炽.痛 (chì) 鲜.为人知(xiān)C.云鬓.(bìn)书塾.(shú)可汗.. (kèhán) 肿胀..(zhǒng zhàng)D.哺.育(pǔ)骊.歌(lì)胡骑.(qí)人迹罕.至(hàn)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菜畦渲闹臃肿人声鼎沸B.懊诲蝉蜕丑陋来势凶凶C.讪笑崎岖屏嶂九曲连环D.澎湃祈祷脑髓回环曲折3.文化常识填空(4分)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他是俄国诗人。
②《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作家。
③《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编的《》。
4.默写(8分)①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②,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③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④,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⑤出自“,雌兔眼迷离”一句的成语是。
⑥写出与黄河有关的两个成语或两句古诗:AB5.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2分)材料一: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关系。
(安徒生《丑小鸭》)材料二: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人材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王安石《伤仲永》)材料三: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我的发现:6.“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
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仿照例句再写个句子。
(3分)例句:参天大树固然顶天立地,但是,却取代不了小草的清葱漫野。
仿句:。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解释加点的字(2分)⑴于.舅家见之⑵指物作诗立就.⑶不能称.前时之闻⑷泯然..众人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A.稍稍宾客..其父 B.父利.其然也C.邑人奇.之 D.贤.于材人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C.父/利其然也D.余闻之也/久4.翻译下列句子(4分)(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回答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的句子)(2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11分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
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
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
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
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 (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选文的第二段加点的“这种方式”指什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和号声后“脸色惨白”?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选文的最后一段用了_____ _、____ __、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3分)(二)我长大了(10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1分)2.文中画线句子是描写,作用是(3分)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
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2分)4.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详写,略写),而照顾老奶奶却是(详写,略写)。
请从括号号中选出答案填在横线上。
(2分)5.“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三)9分1 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
2 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俗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3 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4 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我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寞,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
5 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的唯我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这么完美与自足的世界!6 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在乡间不惹眼的路边――岂只有哲学书里才有真理?岂只有研究院里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1.“似开不开,欲语还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分别从情态、神态、、描绘了池中的红莲。
(2分)2.第 5 段“一株莲花里有这么完美与自足的世界”一句中“完美与自足的世界”指的是什么?(2分)3.第3段中“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运用的修辞是:。
(2分)4.第4段中“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请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3分)四、作文:(共40分)人间最纯真的感情莫过于亲情,你从呱呱坠地一直到现在,有许多亲人伴随你的成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舅舅┅┅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一定有许多事情凝聚着浓浓的亲情,请你以“我和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用真实的事例来表达真情实感。
2、把故事写完整,书写要工整。
3、字数600 字左右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C 2.D (A渲---喧 B诲---悔凶---汹 C嶂----障) 3.B 4.略 5.A 6.略二.文言文阅读1.在完成相当完全2.D(A B C 是词类活用)3.B4.略5.(1)第一阶段:方仲永幼时天资聪明,极有作诗的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方仲永又过了七年后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