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分层走班教学的具体实施
佛山六中胡致棉
[内容摘要]刚结束初二阶段,经过两年的数学学习的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因素,同一个班明显的一个分层,在升上初三时,谈在大胆尝试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走班分层教学,如何进行心理辅导、落实课堂的管理工作,学生的跟进,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个性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
[关键词]走班分层、探索、实践
1、引言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必然的,有智力上的因素,又有非智力上的因素。
刚升上初三,绝大部分学生面临中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通过中考考到一所理想的学校。
面对着各方面的压力,成绩上他们都想在初三有更大的提升。
这就需要更有针对性的走班分层教学,在同一层次的班级中,他们有更高的自信去进行学习。
2、探索与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后一方面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因此同一教学班的学生尽管他们处于同一年龄段,受到几乎相同的教育;在许多方面有共同点,但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
其中在数学学科体现尤为明显。
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也势必造成学生参与能力的差异,另一方面传统教法受大教学班、课时40分钟时间等限制只能照顾中等学生。
采用一种教法、一种作业和一种评估测试而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必然不能照顾各个层面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具体地了
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大纲》要求既要有层次、有步骤地搞好面向全班学生的集体教学,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提出不同的标准并给予具体的指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二阶段,我在常态班下进行分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对升上初三,在数学课的教学采用更有针对性的走班分层教学是非常必要。
下面谈谈走班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的落实。
二、走班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1)把四个常态班的学生全部混合,按成绩分为A、B、C、D四层,这四个班的课表同一节为数学课,当上数学课时,学生们按自己所属层次走到相应的班上课。
(2)在走班分层前,对分层的学生做好心理指引工作,稳定他们的心。
按成绩分为A、B、C、D分层走班,尤其对于C、D层的家长和学生,正常的心理反应,是不是老师把好一类归在一起,作重点进行教育,随便找一个老师看管看管成绩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只要他们破坏纪律,学不学无关重要,换句话进行放弃。
因此,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学生,先让他们明确,我们的老师是教A层的同时也教D层,第二,我们了解对C、D层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大部分已经失去信心,是针对他们的实际,讲他们能够容易接受的知识,让他们先树立自信,我也能学,把自信先找回来,逐步把他们拉回来,分阶段,给与压力,
(3)分层要更一步细化。
对于我所任教的A层班,初二期未区统考平均分为81分,C 层班平均分为37分,虽然已经分层,但同层的学生分差非常大。
A层最高分113,最低分63,分差50,C层最高分49,最低分17,分差32分,面对分差这么大的同层班,上课也有一定的难度。
于是我把学生划分了多个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由数学成绩来分,采用高低搭配,在每组中都设了一名数学成绩较好的组长,一人负责两人或三人的学习。
从收、发作业、到安排课堂座位,提问、辅导,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采用组长责任制,分阶段评价,选出优秀小组、优秀组长,进步较大小组、组员等多个项目,无论是组长、还是组员都有一定的奔头和压力。
发作业时,要求组员的作业先让组长过目,组员在哪里出错,让组长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外辅导。
(4)对A、C两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对待。
对A层的学生,我的要求较高。
课堂上,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组内自行确定主讲人员,以及点评拓展,规律提升,方法,技巧,归纳等问题,当然不同组的问题可随时进行分抢解答以及提问,例讲解1组问题时,1组的同学可提问其他5个组的同学,当然另外五个组的同学对此题有不同的见解或问题,也可提问1组的同学,对于这层学生,尤其侧重在方法的探索、总结,题型的变式,思维的拓展和语言的表达上。
对A班的学生我经常施与一定的压力,“这些题目,C班的同学都能做出来,你们加紧一点,别让别人超过你们哦!”
对C层的学生,侧重在于实战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降低难度,多创设机会,让他们随时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兴趣,有时激励他们,“这些都是A层题,你们都能做到,你们很快就会超越A班的同学了”,树立自信,激励他们,让每位学生在每节课上感受收获的喜悦。
(5)分层进行有效的师生交流。
对于初三的学生,面临着毕业升学,家长的期望,老师的盼望,亲戚、朋友的关心,造成相当大的心理压力,每一次考试的打击,都会造成学生异常的反应,这时教师应及时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通过有效的情感交流,能够了解近段学生对上课掌握的情况,了解教师近段有哪些可继续发扬的,有哪些必须立刻改正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态……,教师应从学生中获得一些直接或间接的信息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特别是部分后进生,他们知道学习,但效果不好,成绩老提不上来,这时教师应主动承担责任,说声“你没学会,我有责任”,减轻他们的思想包袱,让他们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习。
而对于A层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较强,在学习上输不起,他们很容易因为一次的失利,一蹶不振。
在学习上对不懂的知识,碍于面子不敢去问,多注意他们不稳定的情绪表现,及时纠正鼓励他们,是非常必要的。
(6)指导学习方法,解决学习困难
学生学习差的原因不只是一个,学习不得法是其中一个原因。
差生思维不够灵活,想问题没有这么快,如果只讲不反思,后进生的效果是很差的,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课后大脑
一片空白,6个题,真正理解好3个题就不错了,因此,每个题完成后或一类题完成后,必须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反思,梳理,这时组长,帮扶对子特别有实用价值,反思后必须有一简单的落实即随即提问几个后进生,观其效果,当然不同组的后进生也可进行评比,量化,这也是促进他们学习的方法之一。
这些学生在预习时也抓不住重点,除了组内帮扶外,教师也可以把他们单独编成一组进行引导,给他们说明如何抓重点,找难点。
(7)对分层的学生,做好一培三扶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因为换了老师,风格变了,要求也变了,题目难度深,新环境等原因,掉队了,这时需要老师作及时、长期的跟踪,帮扶。
针对这群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利用中午放学后,进行15分钟有针对性的每日一题训练,即时缴交,即时批改,即时指导。
(8)经过一个学期的走班分层,两层的学生都有相应的进步,A班的平均分由81分上升到102分,C班的平均分由37上升到62分,C层的学生进步尢为明显。
下面是进步较大的学生之一:
2014年2月8日。